一体化净水装置

发布时间:2021-11-10 9:03:18

申请日2020.05.14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IPC分类号C02F9/04; B01D24/4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一体化净水器,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装置具有清洗效果好以及装置结构简单,包括絮凝区、沉淀区以及过滤区,所述絮凝区内包括搅拌器,加药口以及进水口,所述絮凝区内还设置有出水口a,出水口a与沉淀区连通;沉淀区内设置有蜂窝斜管,沉淀区顶部设置了出水口b,出水口b连通过滤区,过滤区内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上设置有砂床,过滤区内设置有出水口c以及清洗水口,所述清洗水口设置在过滤区最底部,过滤区内设置有清洗装置。

1636077392.jpg

权利要求书

1.一体化净水器,包括絮凝区、沉淀区以及过滤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区内包括搅拌器,加药口以及进水口,所述絮凝区内还设置有出水口a,出水口a与沉淀区连通;

沉淀区内设置有蜂窝斜管,沉淀区底部设置有鹅卵石,沉淀区顶部设置了出水口b,出水口b连通过滤区;

过滤区内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上设置有砂床,过滤区内设置有出水口c以及清洗水口,所述清洗水口设置在过滤区最底部,过滤区内设置有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设置在砂床底部的曝气发生器,以及设置在过滤区内壁的开口瓶,所述开口瓶开口端插入砂床,开口瓶的另一端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延伸至过滤区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区内还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靠近絮凝区顶部设置,且溢流槽与出水口a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b上设置有内螺纹,输水管上设置有连接头,输水管通过连接头与出水口b螺纹咬合固定连接,输水管插入至砂床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连接软管连接外部的水泵进行抽水工作。

说明书

一体化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净水器。

背景技术

一体化净水器在饮用水处理、工业用水处理和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等领域应用广泛。相对于传统的小型净水厂,一体化净水器占地面积大幅减小,同时自动化水平较高,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降低了运行管理成本。传统的一体化净水器集合了反应、沉淀、过滤等工艺中的两种或三种工艺,通常是以重力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先将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去除,然后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进行沉淀处理。

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化净水器内部进行清理时,通常采用反进水进行冲洗,将污泥洗掉,但是存在清洗不干净以及装置内部结构复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一体化净水器,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体化净水器,包括絮凝区、沉淀区以及过滤区,所述絮凝区内包括搅拌器,加药口以及进水口,所述絮凝区内还设置有出水口a,出水口a与沉淀区连通;

沉淀区内设置有蜂窝斜管,沉淀区底部设置有鹅卵石,沉淀区顶部设置了出水口b,出水口b连通过滤区;

过滤区内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上设置有砂床,过滤区内设置有出水口c以及清洗水口,所述清洗水口设置在过滤区最底部,过滤区内设置有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设置在砂床底部的曝气发生器,以及设置在过滤区内壁的开口瓶,所述开口瓶开口端插入砂床,开口瓶的另一端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延伸至过滤区外部。

优选的,所述絮凝区内还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靠近絮凝区顶部设置,且溢流槽与出水口a连通。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b上设置有内螺纹,输水管上设置有连接头,输水管通过连接头与出水口b螺纹咬合固定连接,输水管插入至砂床内。

优选的,连接软管连接外部的水泵进行抽水工作。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三部分处理区,将水处理的絮凝过程、沉降过程以及再过滤过程进行整合,使得装置更为简单,对于过滤区内的砂床进行清洗,本装置采用一端开口瓶连接外部水泵,辅以在砂床底端进水,在外部水泵抽水时,砂与水流动性的差别,会导致砂在瓶内打转,水中夹杂的杂质会被一起带走,采取此方式处理更为方便。

(发明人:朱跃明;王井芳;柯青松;朱宇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