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污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1-7-7 9:31:15

申请日2020.05.26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IPC分类号B01D29/11; B01D29/58; B01D29/9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过滤组件;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进水管,其下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壳体内壁固定有阶梯圈,阶梯圈位于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圆环和多层过滤筒;所述圆环外沿紧密嵌入阶梯圈内,过滤筒从内到外间隔固定于圆环下端;所述过滤筒上设置有过滤孔,且过滤孔的孔径从内到外逐层减小;每层所述过滤筒设置有排渣组件;所述排渣组件包括排渣管、挡渣板和支撑弹簧;所述排渣管上端与过滤筒底部连通;所述挡渣板横向设置于排渣管内,且其一端与排渣管铰接;所述支撑弹簧上端与挡渣板固定连接,其下端与排渣管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出渣管,最外层排渣管下端嵌入出渣管内。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过滤组件(2);所述壳体(1)上端贯穿设置有可开合的进水管(10),其下端贯穿设置有可开合的出水管(11);所述壳体(1)内壁水平固定有阶梯圈(12),阶梯圈(12)位于进水管(10)与出水管(11)之间;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圆环(20)和多层过滤筒(21);所述圆环(20)外沿紧密嵌入阶梯圈(12)内,过滤筒(21)同轴心从内到外间隔固定于圆环(20)下端;所述过滤筒(21)上设置有过滤孔(210),且过滤孔(210)的孔径从内到外逐层减小;每层所述过滤筒(21)均同轴设置有排渣组件(3);所述排渣组件(3)包括排渣管(30)、挡渣板(31)和支撑弹簧(32);所述排渣管(30)上端与过滤筒(21)底部连通;所述挡渣板(31)横向设置于排渣管(30)内,且其一端与排渣管(30)铰接;所述支撑弹簧(32)上端与挡渣板(31)固定连接,其下端与排渣管(3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下端设置有可开合的出渣管(33),最外层排渣管(30)下端紧密嵌入出渣管(33)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21)下端均为倾斜设置;上层所述排渣管(30)向下延伸,且上层排渣管(30)与下层排渣管(30)间留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管(30)顶端内壁固定有用于限制挡渣板(31)向上翻转的凸块(3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端设置有顶盖(4),所述顶盖(4)通过一锁紧装置(5)锁紧在壳体(1)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端外壁固定设置有真空泵(6);所述真空泵(6)的抽气管(60)与圆环(20)下方的壳体(1)内腔连通;所述顶盖(4)上端贯穿固定有可开合的通气管(4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监测水位高度的水位管(7);所述水位管(7)两端分别与壳体(1)上下端连通。

说明书

一种多层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层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以使处理后的排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或再次利用的标准。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实际污水处理中,常需对其进行过滤,以便除去污水中的杂质。现有污水处理装置的过滤网通常为单层、单方向设置,砂石、淤泥等杂质容易沉积在过滤网上,常导致滤孔堵塞,污水过滤速度慢、过滤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污水处理装置,该多层污水处理装置不但可多层、多角度进行污水过滤,而且每层滤渣沉淀到一定量时,挡渣板将向下翻转及时排出滤渣,具有自适应排渣、过滤速度快、过滤效果好以及不易造成过滤孔堵塞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过滤组件;所述壳体上端贯穿设置有可开合的进水管,其下端贯穿设置有可开合的出水管;所述壳体内壁水平固定有阶梯圈,阶梯圈位于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圆环和多层过滤筒;所述圆环外沿紧密嵌入阶梯圈内,过滤筒同轴心从内到外间隔固定于圆环下端;所述过滤筒上设置有过滤孔,且过滤孔的孔径从内到外逐层减小;每层所述过滤筒均同轴设置有排渣组件;所述排渣组件包括排渣管、挡渣板和支撑弹簧;所述排渣管上端与过滤筒底部连通;所述挡渣板横向设置于排渣管内,且其一端与排渣管铰接;所述支撑弹簧上端与挡渣板固定连接,其下端与排渣管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可开合的出渣管,最外层排渣管下端紧密嵌入出渣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筒下端均为倾斜设置;上层所述排渣管向下延伸,且上层排渣管与下层排渣管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排渣管顶端内壁固定有用于限制挡渣板向上翻转的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通过一锁紧装置锁紧在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端外壁固定设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抽气管与圆环下方的壳体内腔连通;所述顶盖上端贯穿固定有可开合的通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监测水位高度的水位管;所述水位管两端分别与壳体上下端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层污水处理装置,从内到外过滤孔的孔径逐层减小,污水从内到外逐层通过过滤筒时,污水中的杂质被逐级过滤,可防止过大的杂质直接堵塞小的过滤孔,不但可多层、多角度进行污水过滤,而且每层滤渣沉淀到一定量时,挡渣板将向下翻转及时向下排出滤渣,具有自适应排渣、过滤速度快、过滤效果好以及不易造成过滤孔堵塞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层污水处理装置,过滤筒下端均为倾斜设置,便于滤渣沉积在挡渣板上,由于上层排渣管向下延伸,且上层排渣管与下层排渣管间留有间隙,不仅可使下层的滤渣流向排渣管中,还可使上层滤渣快速沉积到下层的排渣管中,不易造成上层滤渣在下层的过滤筒内发生扩散,排渣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层污水处理装置,真空泵可使过滤组件内外两侧形成压力差,可提高污水的过滤速度。

4、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层污水处理装置,过滤组件可拆卸安装在壳体内,长期使用后可快速对过滤组件进行拆卸、清洗和安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发明人:季炳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