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废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1-5-15 8:57:52

申请日 20201030 

公开(公告)日 20210209 

IPC分类号 C02F9/14; C02F103/2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池、曝气池、ph调节池、絮凝池、消毒池、引水管、第一电机、纤维回收室、收集箱、第二电机、透气窗、加药管、格栅机、格栅叶片及开口,所述絮凝池设于消毒池的一侧,所述ph调节池设于絮凝池的一侧,所述曝气池设于ph调节池的一侧,所述格栅池设于曝气池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活动安装于格栅池的前端外表面一侧下端位置,该造纸废水处理系统能够对过滤后的纤维进行脱水,避免纤维夹带大量污水而造成污染以及浪费水源,同时脱水后的纤维体积变小,便于回收,能够在不借助人力物力的前提下对ph调节池进行搅拌处理,提高了调节效率的同时节约成本,加药管的独特设计,保障了加药的安全及准确性。

1.pn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池(1)、曝气池(2)、ph调节池(3)、絮凝池(4)、消毒池(5)、引水管(6)、第一电机(7)、纤维回收室(8)、收集箱(9)、第二电机(10)、透气窗(11)、加药管(12)、格栅机(13)、格栅叶片(14)及开口(16),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4)设于消毒池(5)的一侧,所述ph调节池(3)设于絮凝池(4)的一侧,所述曝气池(2)设于ph调节池(3)的一侧,所述格栅池(1)设于曝气池(2)的一侧,所述引水管(6)活动安装于格栅池(1)与曝气池(2)之间、曝气池(2)与ph调节池(3)之间、ph调节池(3)与絮凝池(4)之间及絮凝池(4)与消毒池(5)之间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第一电机(7)活动安装于格栅池(1)的前端外表面一侧下端位置,所述纤维回收室(8)设于格栅池(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曝气池(2)的一侧,所述收集箱(9)设于格栅池(1)与纤维回收室(8)的后端外表面之间,所述第二电机(10)活动安装于纤维回收室(8)靠近曝气池(2)的一侧外表面后端下端位置,且第二电机(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电机(10)呈上下分布,所述透气窗(11)设于曝气池(2)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加药管(12)设于ph调节池(3)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絮凝池(4)的一侧中间位置,所述格栅机(13)活动安装于格栅池(1)的内部与格栅池(1)倾斜六十度,且格栅机(13)延伸至纤维回收室(8)的内部,所述格栅机(13)与第一电机(7)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格栅叶片(14)固定安装于格栅机(13)的外表面,所述开口(16)开设于纤维回收室(8)的一侧外表面; 

所述纤维回收室(8)的内部下端设有脱水机构(15),所述脱水机构(15)包括金属滤网(151)、从动轴(152)、主动轴(153)、压辊(154)及回收口(20),所述从动轴(152)与主动轴(153)分别活动安装于纤维回收室(8)的两侧内表面之间前后两端下端位置,所述金属滤网(151)包裹于从动轴(152)与主动轴(153)之间,所述压辊(154)活动安装于纤维回收室(8)的两侧内表面之间后端位于金属滤网(151)的上端,所述压辊(154)及主动轴(153)靠近曝气池(2)的一侧均与第二电机(10)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回收口(20)开设于纤维回收室(8)的后端外表面,所述纤维回收室(8)与收集箱(9)之间通过回收口(20)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回收室(8)的前后两端内表面之间一侧上端位置均活动安装有喷头(17),前后端所述喷头(17)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所述喷头(17)由上而下向格栅机(13)方向倾斜布设,所述喷头(17)向靠近纤维回收室(8)一端的方向倾斜三十度安装,所述格栅池(1)的内部位于格栅机(13)靠近曝气池(2)的一侧设有水泵(18),且水泵(18)与喷头(17)之间活动安装有导水管(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153)的外表面设有凸块(21),且凸块(21)贯穿于金属滤网(151)的滤孔中,所述凸块(21)的上端外表面为球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池(3)的内部设有搅匀机构(22),所述搅匀机构(22)包括齿辊(221)、搅拌轴(222)、轮盘(223)、搅拌杆(224)及进水口(225),所述齿辊(221)活动安装于ph调节池(3)的前后两端内表面之间一侧上端位置,所述搅拌轴(222)活动安装于ph调节池(3)的前后两端内表面之间中间位置,所述轮盘(223)固定安装于搅拌轴(222)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搅拌杆(224)固定安装于搅拌轴(222)的外表面前后两端,所述进水口(225)开设于ph调节池(3)的一侧外表面对应引水管(6)的位置,所述齿辊(221)与轮盘(223)之间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管(12)包括固定环(121)、凹槽(122)、分药管(123)、转轴(124)、盖板(125)、卡槽(126)及缺口(127),所述固定环(121)固定安装于加药管(12)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凹槽(122)开设于固定环(121)的内表面,所述分药管(123)固定安装于加药管(12)的内部,且分药管(12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轴(124)固定安装于加药管(12)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盖板(125)镶嵌于凹槽(122)的内部,所述卡槽(126)开设于盖板(125)的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转轴(124)贯穿于卡槽(126)的内部,所述缺口(127)开设于盖板(125)的前端外表面中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药管(12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塞管(128),所述活塞管(128)包括出药口(1281)与橡胶层(1282),所述出药口(1281)开设于活塞管(128)的一侧外表面下端位置,且出药口(1281)与活塞管(128)之间呈斜切面,所述橡胶层(1282)包裹于活塞管(128)的外表面。 


说明书  

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造纸废水指制浆造纸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制浆蒸煮废液、洗涤废水、漂白废水与纸机白水等,造纸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属于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是我国主要的工业污染源之一;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0995436.7,包括通过水管依次连通的废水池、纤维过滤池、絮凝沉降池、有机物降解机构、固液分离机构、芬顿反应池和浅层气浮机;还包括污泥浓缩机构,污泥浓缩机构用于收集处理絮凝沉降池、固液分离机构和浅层气浮机污泥。本实用新型的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将现有技术中的废水池、纤维过滤池、絮凝沉降池、有机物降解机构、固液分离机构、芬顿反应池和浅层气浮机等结构有机的整合,设计了一整套全新的造纸废水处理系统,整个系统的连续化较好,污水处理效率高,处理后的水质好,处理成本低; 

上述装置虽然连续化较好,污水处理效率高,处理后的水质好,处理成本低,但要面对含有大量纤维的废水处理时,对于废水中的纤维等成分过滤后未能进行脱水处理,纤维具备吸水能力,过滤后的纤维直接收集,一方面会携带大量污染废水,这些废水会污染环境,同时会造成大量水源浪费,同时纤维被格栅过滤后容易吸附在格栅表面,随着格栅的转动,部分纤维杂质会被带入已过滤的废水中,造成过滤不完全,另外在进行ph调节时,药物反应速度慢,需要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搅匀,采用人工搅拌耗时耗力,利用搅拌器搅拌又增加成本,并且废水酸碱度存在差异,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加药,药粉加入加药管中后会在管壁形成残留,导致通过同一加药管加药时会出现药物混合的情况,影响调节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该造纸废水处理系统能够对过滤后的纤维进行脱水,避免纤维夹带大量污水而造成污染以及浪费水源,同时脱水后的纤维体积变小,便于回收,能够在不借助人力物力的前提下对ph调节池进行搅拌处理,提高了调节效率的同时节约成本,加药管的独特设计,保障了加药的安全及准确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池、曝气池、ph调节池、絮凝池、消毒池、引水管、第一电机、纤维回收室、收集箱、第二电机、透气窗、加药管、格栅机、格栅叶片及开口,所述絮凝池设于消毒池的一侧,所述ph调节池设于絮凝池的一侧,所述曝气池设于ph调节池的一侧,所述格栅池设于曝气池的一侧,所述引水管活动安装于格栅池与曝气池之间、曝气池与ph调节池之间、ph调节池与絮凝池之间及絮凝池与消毒池之间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第一电机活动安装于格栅池的前端外表面一侧下端位置,所述纤维回收室设于格栅池的上端外表面靠近曝气池的一侧,所述收集箱设于格栅池与纤维回收室的后端外表面之间,所述第二电机活动安装于纤维回收室靠近曝气池的一侧外表面后端下端位置,且第二电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电机呈上下分布,所述透气窗设于曝气池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加药管设于ph调节池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絮凝池的一侧中间位置,所述格栅机活动安装于格栅池的内部与格栅池倾斜六十度,且格栅机延伸至纤维回收室的内部,所述格栅机与第一电机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格栅叶片固定安装于格栅机的外表面,所述开口开设于纤维回收室的一侧外表面; 

所述纤维回收室的内部下端设有脱水机构,所述脱水机构包括金属滤网、从动轴、主动轴、压辊及回收口,所述从动轴与主动轴分别活动安装于纤维回收室的两侧内表面之间前后两端下端位置,所述金属滤网包裹于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所述压辊活动安装于纤维回收室的两侧内表面之间后端位于金属滤网的上端,所述压辊及主动轴靠近曝气池的一侧均与第二电机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回收口开设于纤维回收室的后端外表面,所述纤维回收室与收集箱之间通过回收口相连通。 

工作时,将造纸废水导入格栅池中,格栅池被格栅机一分为二,废水经格栅机由格栅池的一侧过滤至另一侧,然后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格栅机运转,使的格栅叶片沿格栅机进行顺时针传送,利用格栅叶片对废水中的纤维等杂质进行打捞,随着格栅机的传动,使得格栅叶片由格栅机的一侧被传送至另一侧,并实现了格栅叶片的反面,此时格栅叶片上的纤维在自身重力的中用下与格栅叶片脱离下坠,由于格栅机通过开口延伸至纤维回收室的内部,使得下坠的纤维落在纤维回收室内部的脱水机构中; 

由于纤维具备吸水能力,过滤后的纤维直接收集,一方面会携带大量污染废水,这些废水会污染环境,同时会造成大量水源浪费,因此通过脱水机构可对纤维进行脱水处理; 

首先,启动第二电机,两个第二电机分别驱动压辊主动轴转动,纤维下落至脱水机构中的金属滤网上后,主动轴配合从动轴带动金属滤网转动,使得金属滤网由纤维回收室的前端向后端传动,进而使得金属滤网表面的纤维被传送至压辊的下方,然后压辊配合金属滤网相互挤压,将纤维中吸附的废水压出,完成纤维的脱水处理,之后纤维跟随金属滤网继续向后传送,直至与回收口接触,回收口的棱边将金属滤网表面的纤维刮入收集箱中,被脱水后的纤维体积缩小,减小了纤维在收集箱中的占据空间,变相的增加了收集箱的储存量; 

之后,过滤后的废水通过引水管引入曝气池中进行好氧反应,然后再通过引水管引入ph调节池中进行ph调节,接着通过引水管引入絮凝池中进行絮凝沉淀,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最后再通过引水管引入消毒池中进行消毒杀菌,从而完成对造纸废水的处理。 

优选的,所述纤维回收室的前后两端内表面之间一侧上端位置均活动安装有喷头,前后端所述喷头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所述喷头由上而下向格栅机方向倾斜布设,所述喷头向靠近纤维回收室一端的方向倾斜三十度安装,所述格栅池的内部位于格栅机靠近曝气池的一侧设有水泵,且水泵与喷头之间活动安装有导水管。 

格栅机与传送带相似,其表面设有格栅叶片,随着格栅机的传动,对格栅叶片进行提升,从而利用格栅叶片将废水中的纤维打捞出来,随着格栅机的传动,使得格栅叶片由格栅机的一侧被传送至另一侧,并实现了格栅叶片的反面,此时格栅叶片上的纤维在自身重力的中用下与格栅叶片脱离下坠,但由于纤维较为湿润,有一定的吸附力,会导致部分纤维附着在格栅叶片上跟随格栅叶片一同被传送至已过滤的废水中,影响废水的过滤效果,因此需要对附着在格栅叶片上的纤维进行冲洗; 

工作时,利用水泵将格栅池中已过滤部分的废水通过导水管导入纤维回收室内部的喷头中并由喷头喷出,废水从喷头喷出后喷洒在格栅叶片上,对其表面的纤维进行冲洗,从而利用水流带动纤维下落至纤维回收室内部的脱水机构上,由于喷头向靠近纤维回收室一端的方向倾斜三十度安装,使得水流呈倾斜喷出,能够更好的对格栅叶片进行冲洗,并且设置三层喷头,并保持喷头与格栅机保持相同斜度,通过三重喷洗,确保格栅叶片上的纤维被彻底冲刷干净。 

优选的,所述主动轴的外表面设有凸块,且凸块贯穿于金属滤网的滤孔中,所述凸块的上端外表面为球面状。 

由于纤维附着在金属滤网的表面,在受到压辊的碾压后很容易卡入金属滤网上的滤孔中,从而造成金属滤网堵塞,影响废水正常通过金属滤网; 

通过凸块将嵌入滤孔中的纤维顶出,可对金属滤网进行疏通,工作时由于主动轴受到金属滤网的包裹不断转动,其表面的凸块卡入与其接触部位金属滤网的滤孔中,通过凸块对滤孔进行闭合,避免在压辊对纤维挤压时将纤维压入滤孔中,使得纤维始终保持在金属滤网的表面,方便金属滤网在经过回收口时,回收口的棱边将金属滤网表面的纤维刮入收集箱中,同时凸块的表面设为球面状,能够减少其与滤孔棱边的磨损,使得凸块轻松卡入滤孔中。 

优选的,所述ph调节池的内部设有搅匀机构,所述搅匀机构包括齿辊、搅拌轴、轮盘、搅拌杆及进水口,所述齿辊活动安装于ph调节池的前后两端内表面之间一侧上端位置,所述搅拌轴活动安装于ph调节池的前后两端内表面之间中间位置,所述轮盘固定安装于搅拌轴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搅拌杆固定安装于搅拌轴的外表面前后两端,所述进水口开设于ph调节池的一侧外表面对应引水管的位置,所述齿辊与轮盘之间相啮合。 

为了确保加入ph调节池中的药剂能够充分溶解,需要在添加药剂后对废水进行搅拌处理,传统的搅拌方式分为人工搅拌与电动搅拌机搅拌,前者消耗人力且效率低,后者耗费资源,增加成本; 

通过搅匀机构在保障搅拌效率的同时,又能够节省人力与成本,工作时,由于造纸属于大型工程,其产生的废水也较多,因此可以利用废水的冲击力,将水力转换为机械力,首先,经过曝气后的废水通过引水管由曝气池引入ph调节池中,废水进入ph调节池中时通过进水口落下,废水落下时会产生冲击力,因此废水下落至齿辊上后,会通过冲击力带动齿辊进行逆时针旋转,由于齿辊与轮盘相啮合,因此,当齿辊转动时带动轮盘顺时针转动,而搅拌轴与轮盘固定安装,使得搅拌轴跟随轮盘同步转动,并带动其表面的搅拌杆转动,对废水进行搅拌,使得药剂得以充分溶解,无需借助人力以及增加搅拌器等设备,利用废水自身的冲击力配合搅匀机构来完成搅拌,保证搅拌效率的前提下,节约了人力降低了成本。 

优选的,所述加药管包括固定环、凹槽、分药管、转轴、盖板、卡槽及缺口,所述固定环固定安装于加药管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凹槽开设于固定环的内表面,所述分药管固定安装于加药管的内部,且分药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轴固定安装于加药管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盖板镶嵌于凹槽的内部,所述卡槽开设于盖板的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转轴贯穿于卡槽的内部,所述缺口开设于盖板的前端外表面中间位置。 

由于废水存在酸性或者碱性的情况,因此对废水处理时需要对废水进行中和处理,中和处理需要通过加药管向废水中添加酸性或者碱性药剂来完成,而药剂存在酸碱性的差异,若共用一个加药管加药时,会有残留药物附着在加药管的内壁,导致添加另一种药剂时,会出现部分药剂被中和的情况,从而影响废水的中和处理; 

因此通过设置两组分药管,将加药管一分为二,便于对酸碱性药剂进行独立添加,工作时,由于盖板时通过卡槽与加药管上的转轴连接的,因此,可以转轴为转动点,对盖板进行转动,通过将盖板上的缺口转动之对应的分药管处时,使得分药管裸露出来,然后向其中添加对应的药剂,添加完成后,再将盖板上的缺口转动至加药管上端外表面实心处,确保两个分药管被遮挡,由于盖板是镶嵌于加药管上端固定环内壁的凹槽中的,使得盖板被固定环所包裹,从而避免误触盖板,保障了盖板对分药管的防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分药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塞管,所述活塞管包括出药口与橡胶层,所述出药口开设于活塞管的一侧外表面下端位置,且出药口与活塞管之间呈斜切面,所述橡胶层包裹于活塞管的外表面。 

由于ph调节池中需要对废水进行搅拌以确保调节药剂的充分溶解,在搅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水花,导致废水溅落至分药管上,造成分药管内壁潮湿,使得在加药时,会有部分药剂附着在分药管的内壁上,造成药剂的损耗; 

为了保持分药管的内壁干燥,工作时,在分药管的内部设置活塞管,利用活塞管对分药管进行闭合,阻止废水溅入分药管内部,当加药时,将活塞管向下推动,使得活塞管向下伸出分药管,直至活塞管上的出药口伸出分药管,药剂加入分药管中后顺势滑落至活塞管中,然后通过斜切面的出药口滑落至废水中,加药结束后再将活塞管向上提升,使其收缩至分药管的内部,对分药管进行闭合,由于活塞管表面包裹了橡胶层,利用橡胶层增加了活塞管与分药管之间的密封性,同时也增加了活塞管与分药管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活塞管因自身重力下沉与分药管产生脱离。 

有益效果 

1、压辊配合金属滤网相互挤压,将纤维中吸附的废水压出,完成纤维的脱水处理,避免纤维夹带大量污水而造成污染以及浪费水源,之后纤维跟随金属滤网继续向后传送,直至与回收口接触,回收口的棱边将金属滤网表面的纤维刮入收集箱中,被脱水后的纤维体积缩小,减小了纤维在收集箱中的占据空间,变相的增加了收集箱的储存量,通过凸块将嵌入滤孔中的纤维顶出,可对金属滤网进行疏通,避免纤维在受到压辊的碾压后卡入金属滤网上的滤孔中,从而造成金属滤网堵塞; 

2、利用废水的冲击力,将水力转换为机械力,带动搅匀机构对废水进行搅拌,使得药剂得以充分溶解,无需借助人力以及增加搅拌器等设备,利用废水自身的冲击力配合搅匀机构来完成搅拌,保证搅拌效率的前提下,节约了人力降低了成本; 

3、将加药管一分为二,便于对酸碱性药剂进行独立添加,便面药剂被中和,保障了废水的调节质量,阻止废水溅入分药管内部,保持分药管的内壁干燥,避免废水溅落至分药管上,造成分药管内壁潮湿,使得在加药时,部分药剂附着在分药管的内壁上,造成药剂的损耗。 

(发明人:王少花;武志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