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解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生化指标装置

发布时间:2021-4-25 9:00:13

申请日 20200928 

公开(公告)日 20210205 

IPC分类号 C02F9/14 

摘要:

一种降解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生化指标的装置,包括取水系统,ABFT系统,澄清系统,O3‑BAC系统,石英砂过滤系统以及清水池;其中,取水系统与ABFT系统相连通,ABFT系统与澄清系统相连通,澄清系统与O3‑BAC系统相连通,O3‑BAC系统与石英砂过滤系统相连通,石英砂过滤系统与清水池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在降解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生化指标时,充分利用生物脱氮原理、高级氧化原理和吸附过滤原理来处理生化性较差的电厂循环水排污水;本实用新型针对于生化性较差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经处理后可使COD值得到充分降解,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满足后续进膜系统的要求。 

2.pn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降解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生化指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水系统,ABFT系统(5),澄清系统,O3-BAC系统,石英砂过滤系统以及清水池(15);其中,取水系统与ABFT系统(5)相连通,ABFT系统(5)与澄清系统相连通,澄清系统与O3-BAC系统相连通,O3-BAC系统与石英砂过滤系统相连通,石英砂过滤系统与清水池(1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解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生化指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O3-BAC系统包括臭氧接触给水池(8)、臭氧接触池(10)、生物活性炭滤池(11)及中间水池(12);其中,澄清系统与臭氧接触给水池(8)相连通,臭氧接触给水池(8)与臭氧接触池(10)相连通,臭氧接触池(10)与生物活性炭滤池(11)相连通,生物活性炭滤池(11)与中间水池(12)相连通,中间水池(12)与石英砂过滤系统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解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生化指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澄清系统为澄清池(7);臭氧接触池(10)连接有臭氧发生器系统; 

取水系统包括循环水排污水取水泵(2)及均质调节池(3),循环水排污水取水泵(2)入口与冷却塔池(1)相连通,循环水排污水取水泵(2)出口与均质调节池(3)相连通; 

均质调节池(3)与ABFT系统(5)之间设置有废水提升泵(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解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生化指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ABFT系统(5)包括池体,池体内设置有2层或多层多孔填料,每层多孔填料顶部和底部设置有格栅板; 

池体底部设置有穿孔曝气管; 

ABFT系统(5)连接有碳源加药装置; 

澄清系统连接有凝聚剂加药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解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生化指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臭氧接触给水池(8)位于臭氧接触池(10)下方,臭氧接触给水池(8)与臭氧接触池(10)之间设置有臭氧接触给水泵(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解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生化指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臭氧接触池(10)底部均匀安装若干微孔曝气盘;生物活性炭滤池(11)包括过滤层和承托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解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生化指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水池(12)与石英砂过滤系统之间设置有过滤器给水泵(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解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生化指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石英砂过滤系统包括1个或多个并联的石英砂过滤器(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解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生化指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石英砂过滤器(14)自下而上包括鹅卵石垫层、粗砂垫层及石英砂填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降解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生化指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鹅卵石垫层与粗砂垫层的总体积与填料层体积比为3:1;其中,鹅卵石垫层与粗砂垫层体积比为2:1。 


说明书  

一种降解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生化指标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电厂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解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生化指标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保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各地区对火力发电厂外排水的水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循环水排污水作为电厂外排水的主要构成部分,其排放标准越来越严苛,某些地区已要求将排污水中主要生化指标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COD≤50mg/L, NH3-N≤5mg/L)提升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标准(COD≤30mg/L,NH3-N≤1.5mg/L)。 

循环冷却水作为火力发电行业的用水大项,一般由污水处理厂出水(再生水)或地表水补入,其经过冷却系统浓缩后导致排污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富集且生化性较差,通常BOD和COD的比值低于0.3传统的生化处理法已难以满足排污水中COD及氨氮等生化指标的环保排放要求。 

目前,针对火电厂生化性较差的循环水排污水尚无妥善的处理方法,传统的生化处理系统工艺多样且流程较长,占地面积大、维护工作复杂,受水力水质负荷变化影响较大,出水稳定性较差。另外,循环排污水中富集的难降解有机物往往会造成后续回用的膜系统污堵频繁,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或设备的不足,实用新型了一种降解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生化指标的装置,应对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的深度处理,解决后续的膜系统的污堵问题。该工艺能够高效稳定的处理生化性较差的循环水排污水,其出水水质好、启动快速、自动化程度高、维护成本低且受水力水质负荷变化影响较小。循环水排污水经处理后,可满足较高排放标准,也可满足后续回用要求,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降解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生化指标的装置,包括取水系统, ABFT系统,澄清系统,O3-BAC系统,石英砂过滤系统以及清水池;其中,取水系统与ABFT系统相连通,ABFT系统与澄清系统相连通,澄清系统与O3-BAC系统相连通,O3-BAC系统与石英砂过滤系统相连通,石英砂过滤系统与清水池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O3-BAC系统包括臭氧接触给水池、臭氧接触池、生物活性炭滤池及中间水池;其中,澄清系统与臭氧接触给水池相连通,臭氧接触给水池与臭氧接触池相连通,臭氧接触池与生物活性炭滤池相连通,生物活性炭滤池与中间水池相连通,中间水池与石英砂过滤系统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澄清系统为澄清池;臭氧接触池连接有臭氧发生器系统; 

取水系统包括循环水排污水取水泵及均质调节池,循环水排污水取水泵入口与冷却塔池相连通,循环水排污水取水泵出口与均质调节池相连通; 

均质调节池与ABFT系统之间设置有废水提升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ABFT系统包括池体,池体内设置有2层或多层多孔填料,每层多孔填料顶部和底部设置有格栅板; 

池体底部设置有穿孔曝气管; 

ABFT系统连接有碳源加药装置; 

澄清系统连接有凝聚剂加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臭氧接触给水池位于臭氧接触池下方,臭氧接触给水池与臭氧接触池之间设置有臭氧接触给水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臭氧接触池底部均匀安装若干微孔曝气盘;生物活性炭滤池包括过滤层和承托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中间水池与石英砂过滤系统之间设置有过滤器给水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石英砂过滤系统包括1个或多个并联的石英砂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石英砂过滤器自下而上包括鹅卵石垫层、粗砂垫层及石英砂填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鹅卵石垫层与粗砂垫层的总体积与填料层体积比为3:1;其中,鹅卵石垫层与粗砂垫层体积比为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高效的处理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各工序之间连接紧密且衔接合理。使经过臭氧处理含氧量较高的出水进入生物活性炭滤池,满足了池体运行的水体溶氧量需求,同时也降低了滤池曝气风机的开启时间及频率,从而节约了能耗;经过滤池处理的出水经过石英砂过滤器过滤,保证了系统出水的观感。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均质调节池、中间水池、清水池及臭氧接触给水池等构筑物均可采用地埋式或半地埋式,极大的节省了占地面积。本实用新型中生物活性炭滤池采用比表面积较大的活性炭滤料,不仅对水中污染物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同时其多孔状特点为水体中微生物提供了较好的生存环境,使得吸附在活性炭颗粒内的有机物被生长在活性炭孔道内微生物吸收利用,形成了天然的吸附-解析过程,大大延长了活性炭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生化性较差的污水处理工程,特别是针对循环水排污水的深度处理,同时控制系统出水总磷及SS等指标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本实用新型各系统简洁高效,易于自动化控制,运行稳定,并可以与其他循环水排污水回用工艺结合,实现了对循环水排污水的综合治理。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可充分利用系统内部高差,多处采用重力自流,降低能耗同时减少了水泵等机械设备的安装成本。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ABFT系统采用固定化菌技术,利用多孔状填料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进行生物脱氮,不仅大大增加了生物负荷,同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流化床内生物膜由内到外厌氧、缺氧、好氧的功能分区,使得脱氮所需的硝化反硝化反应可在一个池体内完成,使得工艺得到了简化,脱氮效果得到了提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碳源加药装置,ABFT系统所需碳源可根据来水水质进行投加,可随时调整适宜的碳氮比,解决了循环水排污水来水水质随季节性波动的问题。当来水水质出现高碳低氮现象,便可无需投加碳源,相反需要额外补入碳源。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臭氧接触池,采用臭氧接触氧化的高级氧化工艺,把芳香族和脂肪族等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通过氧化分解,使之开环、断链生成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从而提高水中有机物的可生化降解性能,使得后续生物活性炭滤池中微生物将其吸收利用,对生化性较差的循环水排污水处理取得了很好的处理效果。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臭氧接触氧化采用微孔曝气,极大的提高了水体与臭氧的接触面积,使得氧化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在降解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生化指标时,充分利用生物脱氮原理、高级氧化原理和吸附过滤原理来处理生化性较差的电厂循环水排污水;本实用新型针对于生化性较差(BOD/COD值低于0.3) 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经处理后可使COD值得到充分降解,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满足后续进膜系统的要求;可实现全自动化稳定运行,碳源投加、ABFT曝气、凝聚剂投加、系统排泥、滤池反洗、过滤器反洗等工况均便于控制,运行维护量较少;本实用新型池形简单,施工方便,脱氮-澄清-除有机物-过滤组合工艺路线清晰,适用于新建和改造项目。 (发明人:罗飞翔;刘晓奎;慕时荣;叶治安;陆大勇;杨建国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