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18.07.28
公开(公告)日 2020.11.03
IPC分类号 C02F9/14; C02F101/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空航天推进剂废水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电源接口、控制器、按钮、楼梯、第一水泵、脚踏板、栏杆、排水管、沉淀过滤装置和反应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航空航天推进剂废水处理装置,其有益效果为,为解决不能对废水中的金属物质进行反应过滤的问题,通过设置有沉淀过滤装置,推进剂产生的废水由进水口进入沉淀过滤装置内部,然后喷头将由导管上端输送的反应喷剂喷出,反应喷剂与废水中的盐酸、氯化铁、氯代烷烃在交换剂层内部进行化学反应,然后通过活性碳层对细小杂质进行吸收,陶瓷膜对反应产生的铁等物质进行过滤,达到了能够对废水中金属物质进行反应过滤的有益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航空航天推进剂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电源接口(2)、控制器(3)、按钮(4)、楼梯(5)、第一水泵(6)、脚踏板(7)、栏杆(8)和排水管(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淀过滤装置(9)和反应装置(10),所述控制器(3)位于箱体(1)前端右侧,并且通过螺栓与箱体(1)前端右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控制器(3)右下端安装有电源接口(2),所述按钮(4)后端与控制器(3)前端上侧相插接,所述楼梯(5)后端与箱体(1)前端左侧相焊接,所述第一水泵(6)后端通过垫片与箱体(1)前端左下端进行焊接,所述脚踏板(7)后端与箱体(1)前端左侧相焊接,所述栏杆(8)位于脚踏板(7)顶部,并且与脚踏板(7)顶部相焊接,所述沉淀过滤装置(9)安装于箱体(1)顶部内侧左端,所述反应装置(10)安装于箱体(1)顶部内侧右端,所述排水管(11)左端与箱体(1)右端前侧下部相插接,所述沉淀过滤装置(9)包括保护框(901)、喷头(902)、进水口(903)、导管(904)、陶瓷膜(905)、活性炭层(906)和交换剂层(907),所述保护框(901)安装于箱体(1)顶部内侧左端,所述导管(904)上端与保护框(901)内侧上端相插接,所述喷头(902)上与导管(904)下端相插接,所述进水口(903)安装于保护框(901)左上端,所述交换剂层(907)安装于保护框(901)内部中间,所述陶瓷膜(905)位于保护框(901)内部靠右端,并且与保护框(901)内部靠右端相粘接,所述活性炭层(906)粘接于保护框(901)内部右端,所述反应装置(10)包括微电解室(1001)、第一水管(1002)、厌氧池(1003)、外壳(1004)、离子交换膜(1005)、第二水泵(1006)、第二水管(1007)和第三水泵(1008),所述外壳(1004)安装于箱体(1)顶部内侧右端,所述微电解室(1001)安装于外壳(1004)内部左端,所述厌氧池(1003)安装于外壳(1004)内部靠左端,所述第三水泵(1008)下端与厌氧池(1003)内部左下端相焊接,所述第一水管(1002)右端与第三水泵(1008)左端相插接,所述第一水管(1002)左端与微电解室(1001)右端相插接,所述第二水泵(1006)下端与外壳(1004)内部右下端相焊接,所述第二水管(1007)右端与第二水泵(1006)左端相插接,所述第二水管(1007)左端与厌氧池(1003)内部右端中部相插接,所述离子交换膜(1005)位于外壳(1004)内部右端,并且与外壳(1004)内部右端相粘接,所述控制器(3)均与按钮(4)、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1006)和第三水泵(1008)电连接,所述控制器(3)通过电源接口(2)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推进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膜(1005)共设置有五层,并且沿外壳(1004)内部右端水平方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推进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6)上端设置有条形散热片,并且散热片沿第一水泵(6)外表面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推进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8)上端设置有防滑纹,并且防滑纹沿栏杆(8)上端外表面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推进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上端共设置有五个按钮(4),并且按钮(4)上端均设置有防水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推进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902)的数量大于2个,并且沿导管(904)下端水平方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推进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膜(905)呈多通道状,并且管壁密布有微孔。
说明书
一种航空航天推进剂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航天推进剂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航空航天推进剂废水主要来自卫星、导弹发射,推进剂槽车、储罐、管道清洗,推进剂库房地面清洗、化验室剩余残液和清洗废水等,因此,推进剂污水成分比较复杂,其中既含有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的高温燃烧产物,还含有盐酸、氯化铁、氯代烷烃等,推进剂废水的特点有: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复杂,COD含量高、废水水量及浓度变化较大,废水的毒性大,污染严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航空航天推进剂废水处理装置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不能对废水中的金属物质进行反应过滤,并且对推进剂废水处理效果较差,导致排放的废水中还有杂质残留。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航空航天推进剂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对废水中的金属物质进行反应过滤,并且对推进剂废水处理效果较差,导致排放的废水中还有杂质残留的问题,达到了能够对废水中金属物质进行反应过滤,并且能够对推进剂废水进行全方位的处理,使排放出的废水中没有杂质残留的有益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航空航天推进剂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电源接口、控制器、按钮、楼梯、第一水泵、脚踏板、栏杆、排水管、沉淀过滤装置和反应装置,所述控制器位于箱体前端右侧,并且通过螺栓与箱体前端右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控制器右下端安装有电源接口,所述按钮后端与控制器前端上侧相插接,所述楼梯后端与箱体前端左侧相焊接,所述第一水泵后端通过垫片与箱体前端左下端进行焊接,所述脚踏板后端与箱体前端左侧相焊接,所述栏杆位于脚踏板顶部,并且与脚踏板顶部相焊接,所述沉淀过滤装置安装于箱体顶部内侧左端,所述反应装置安装于箱体顶部内侧右端,所述排水管左端与箱体右端前侧下部相插接,所述沉淀过滤装置包括保护框、喷头、进水口、导管、陶瓷膜、活性炭层和交换剂层,所述保护框安装于箱体顶部内侧左端,所述导管上端与保护框内侧上端相插接,所述喷头上与导管下端相插接,所述进水口安装于保护框左上端,所述交换剂层安装于保护框内部中间,所述陶瓷膜位于保护框内部靠右端,并且与保护框内部靠右端相粘接,所述活性炭层粘接于保护框内部右端,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微电解室、第一水管、厌氧池、外壳、离子交换膜、第二水泵、第二水管和第三水泵,所述外壳安装于箱体顶部内侧右端,所述微电解室安装于外壳内部左端,所述厌氧池安装于外壳内部靠左端,所述第三水泵下端与厌氧池内部左下端相焊接,所述第一水管右端与第三水泵左端相插接,所述第一水管左端与微电解室右端相插接,所述第二水泵下端与外壳内部右下端相焊接,所述第二水管右端与第二水泵左端相插接,所述第二水管左端与厌氧池内部右端中部相插接,所述离子交换膜位于外壳内部右端,并且与外壳内部右端相粘接,所述控制器均与按钮、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电源接口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离子交换膜共设置有五层,并且沿外壳内部右端水平方向均匀分布,利于对离子进行过滤,并且增加过滤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泵上端设置有条形散热片,并且散热片沿第一水泵外表面均匀分布,利于对第一水泵进行散热,防止第一水泵过热。
进一步的,所述栏杆上端设置有防滑纹,并且防滑纹沿栏杆上端外表面均匀分布,利于工作人员扶住,并且起到防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上端共设置有五个按钮,并且按钮上端均设置有防水套,利于操作者操作,并且起到防水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的数量大于2个,并且沿导管下端水平方向均匀分布,利于喷洒出反应药剂,与推进剂废水进行反应。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膜呈多通道状,并且管壁密布有微孔,利于对废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均为ZW系列,抽水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DMX系列,控制效果优良,并且使用寿命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不能对废水中的金属物质进行反应过滤的问题,通过设置有沉淀过滤装置,推进剂产生的废水由进水口进入沉淀过滤装置内部,然后喷头将由导管上端输送的反应喷剂喷出,反应喷剂与废水中的盐酸、氯化铁、氯代烷烃在交换剂层内部进行化学反应,然后通过活性碳层对细小杂质进行吸收,陶瓷膜对反应产生的铁等物质进行过滤,达到了能够对废水中金属物质进行反应过滤的有益效果。
2)、为解决对推进剂废水处理效果较差,导致排放的废水中还有杂质残留的问题,通过设置有反应装置,推进剂废水进入微电解室内,能够有效的降低高盐、难降解、高色度废水的处理,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还可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接下来通过第三水泵由第一水管将废水抽送至厌氧池内部,厌氧池能够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厌氧细菌分解、代谢、消化,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幅减少,最后通过第三水泵由第二水管将废水抽送至离子交换膜左端,离子交换膜对废水有机离子进行过滤,达到了能够对推进剂废水进行全方位的处理,使排放出的废水中没有杂质残留的有益效果。
发明人 (李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