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201016
公开(公告)日 20201218
IPC分类号 C02F9/14; C02F1/40
摘要
一种油污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污水输送至进水腔中;污水进入过滤腔中过滤油污;污水从过滤腔进入出水腔中;污水在处理池中沿U形路径流动,污水从处理池一侧的污水进口进入处理池中,处理后污水从污水进口同一侧的污水出口排出处理池;污水依次经过过滤腔的N个油污过滤腔,油污过滤器过滤污水中的油污,截留在油污滤网上的油污经微生物进行分解;导流板使进入出水腔的过滤水呈S形上下流动;从出水腔一端经S形上下流动抵达出水腔另一端的过滤水从出水腔排出处理池。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无动力过滤与处理污水中油污,并延长污水在处理池中的流动路程,在相同的处理空间中,使污水经过更多道处理流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油污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污水输送至处理池(1)的进水腔(11)中;
二、污水从进水腔(11)进入过滤腔中过滤油污;
三、过滤油污后的污水从过滤腔进入出水腔(12)中;
其特征在于:污水在处理池(1)中沿U形路径流动,污水从处理池(1)一侧的污水进口进入处理池(1)中,经处理池(1)处理后的污水从污水进口同一侧的污水出口排出处理池(1);
步骤二中,污水从进水腔(11)的下部经连通管(14)进入过滤腔的上部腔体中,污水依次经过过滤腔的N个油污过滤腔(13),位于每个油污过滤腔(13)中的油污过滤器(2)过滤污水中的油污,截留在油污过滤器(3)的油污滤网(31)上的油污经油污过滤器(3)中的微生物进行分解,所述N为大于1的自然数;
步骤三中,位于出水腔(12)中的导流板(121)使进入出水腔(12)的过滤水呈S形上下流动,水中颗粒物沉淀物积存在出水腔(12)中;
本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四,从出水腔(12)一端经S形上下流动抵达出水腔(12)另一端的过滤水从出水腔(12)排出处理池(1),完成污水的过滤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污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经隔板分为N个油污过滤腔(13),所述油污过滤器(3)包括过滤器壳体,在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污水进管,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内腔经污水进管与对应的油污过滤腔(13)相连通,所述过滤液出口设置在过滤器壳体的侧壁上,所述过滤液出口与过滤器壳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油污滤网(31)填充在过滤器壳体的内腔中,所述微生物附着在油污滤网(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污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定型框体(32),所述油污滤网(31)与定型框体(3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油污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水腔(11)与过滤腔的连接处设置有能收集油污的收集池(16),所述收集池(16)的底部连接在隔板上,所述收集池(16)的顶部开口与隔板顶面相平齐或低于隔板顶面0.01~1.2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污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集池(16)中能脱卸地设置有当集满油污后能从收集池(16)中取出处理的清洁斗(17)。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油污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从过滤腔中进入出水腔(12)的污水先经过残渣过滤器(2)过滤污水中的残渣,所述残渣过滤器(2)设置在出水腔(12)与过滤腔的连接处,所述残渣过滤器(2)包括壳体(21)和过滤体(22),在所述过滤体(22)的侧壁上设置有栅格状的过滤口(221),在所述过滤体(22)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出口,所述过滤口(221)与底部出口相连通,在壳体(21)顶部设置有能安装过滤体(22)的安装腔,在所述安装腔的底部设置有腔体开口(211),所述过滤体(22)的底面盖置在腔体开口(211)上,所述底部出口与腔体开口(211)相连通,在壳体(21)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212),在壳体(21)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213),所述出水口(213)与底部出口相连通,从进水口(212)进入安装腔的污水经过滤口(221)过滤后从底部出口进入腔体开口(211)最后从出水口(213)进入对应的残渣过滤腔(13)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污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体(22)由过滤板体依次上下叠合而成,在所述过滤板体的边沿上分布有能使相邻过滤板体相互间隔的板体凸起,上过滤板体的底面贴合在下过滤板体的板体凸起上,在每个过滤板体上设置有板体通孔(222),从相邻过滤板体之间的空隙进入过滤体(22)中的污水从板体通孔(222)流出过滤体(22),在与每个板体通孔(222)的孔边沿对应的过滤板体上设置有通孔挡板(223),在最上层的过滤板体顶面上盖置有板体盖板(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污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过滤板体以及板体盖板(23)的侧部设置有连接凸耳(224),在所述连接凸耳(224)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凸耳(224)经螺栓串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污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设置有能与连接凸耳(224)相顶触而阻止过滤体(22)进一步转动的限位凸部(214)。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油污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14)是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底部开口与进水腔(11)底部腔体相连通,所述三通管的侧部开口与过滤腔上部腔体相连通,所述三通管的顶部开口与进水腔(11)顶部腔体相连通,位于进水腔(11)的三通管有两个,两个三通管间隔设置,每个过滤腔中油污过滤器(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油污过滤器(3)的位置与两个三通管的侧部开口位置分别相对应。
说明书
一种油污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餐饮污水中油污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710457124.6名称为《餐饮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餐饮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其包括内部分隔形成除渣区、沉淀区、油水分离区、排污区的箱体,油水分离区内通过隔板分隔形成外油水分离区和内油水分离区,外油水分离区顶部设有第一集油室,第一集油室连接排油管;内油水分离区位于外油水分离区的内部,内油水分离区顶部设有与第一集油室相通的第二集油室,内油水分离区设有供外油水分离区油水分离后的污水进入内油水分离区的进口,以及与排污区相通的出口,内油水分离区内位于进口和出口之间设有一排对水流进行阻尼导流的导流板,且导流板呈竖向设置,导流板所形成的导流区域顶部为敞口,并与第二集油室相通。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二次油水分离操作,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然而,该设备的污水从一端进入另一端离开在设备中停留时间较短,污水处理不充分,因此该设备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油污废水的处理装置占用空间小,处理污水效果好,且处理后的油污清理放便的油污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油污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污水输送至处理池的进水腔中;
二、污水从进水腔进入过滤腔中过滤油污;
三、过滤油污后的污水从过滤腔进入出水腔中;
其特征在于:污水在处理池中沿U形路径流动,污水从处理池一侧的污水进口进入处理池中,经处理池处理后的污水从污水进口同一侧的污水出口排出处理池;
步骤二中,污水从进水腔的下部经连通管进入过滤腔的上部腔体中,污水依次经过过滤腔的N个油污过滤腔,位于每个油污过滤腔中的油污过滤器过滤污水中的油污,截留在油污过滤器的油污滤网上的油污经油污过滤器中的微生物进行分解,所述N为大于1的自然数;
步骤三中,位于出水腔中的导流板使进入出水腔的过滤水呈S形上下流动,水中颗粒物沉淀物积存在出水腔中;
本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四,从出水腔一端经S形上下流动抵达出水腔另一端的过滤水从出水腔排出处理池,完成污水的过滤操作。
作为改进,所述过滤腔经隔板分为N个油污过滤腔,所述油污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在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污水进管,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内腔经污水进管与对应的油污过滤腔相连通,所述过滤液出口设置在过滤器壳体的侧壁上,所述过滤液出口与过滤器壳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油污滤网填充在过滤器壳体的内腔中,所述微生物附着在油污滤网上。
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定型框体,所述油污滤网与定型框体相连接。
作为改进,在进水腔与过滤腔的连接处设置有能收集油污的收集池,所述收集池的底部连接在隔板上,所述收集池的顶部开口与隔板顶面相平齐或低于隔板顶面0.01~1.2mm。
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收集池中能脱卸地设置有当集满油污后能从收集池中取出处理的清洁斗。
作为改进,在步骤三中,从过滤腔中进入出水腔的污水先经过残渣过滤器过滤污水中的残渣,所述残渣过滤器设置在出水腔与过滤腔的连接处,所述残渣过滤器包括壳体和过滤体,在所述过滤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栅格状的过滤口,在所述过滤体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出口,所述过滤口与底部出口相连通,在壳体顶部设置有能安装过滤体的安装腔,在所述安装腔的底部设置有腔体开口,所述过滤体的底面盖置在腔体开口上,所述底部出口与腔体开口相连通,在壳体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在壳体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底部出口相连通,从进水口进入安装腔的污水经过滤口过滤后从底部出口进入腔体开口最后从出水口进入对应的残渣过滤腔中。
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体由过滤板体依次上下叠合而成,在所述过滤板体的边沿上分布有能使相邻过滤板体相互间隔的板体凸起,上过滤板体的底面贴合在下过滤板体的板体凸起上,在每个过滤板体上设置有板体通孔,从相邻过滤板体之间的空隙进入过滤体中的污水从板体通孔流出过滤体,在与每个板体通孔的孔边沿对应的过滤板体上设置有通孔挡板,在最上层的过滤板体顶面上盖置有板体盖板。
进一步改进,在每个过滤板体以及板体盖板的侧部设置有连接凸耳,在所述连接凸耳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凸耳经螺栓串接在一起。
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设置有能与连接凸耳相顶触而阻止过滤体进一步转动的限位凸部。
作为改进,所述连通管是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底部开口与进水腔底部腔体相连通,所述三通管的侧部开口与过滤腔上部腔体相连通,所述三通管的顶部开口与进水腔顶部腔体相连通,位于进水腔的三通管有两个,两个三通管间隔设置,每个过滤腔中油污过滤器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油污过滤器的位置与两个三通管的侧部开口位置分别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首先,油污过滤器能过滤与处理污水中油污,在油污过滤器中设置有能降解油污和残渣的微生物,实现油污和残渣的无公害处理,从而减少污水中的油污直接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过滤腔由隔板分隔为多个油污过滤腔,能让污水依次通过实现污水的多级过滤,充分过滤掉油污废水中的油污;经过滤腔处理后的水在出水腔中呈S形上下流动,水中的颗粒物、携带的微生物以及沉淀物积存在出水腔中,过滤后的水从出水腔的另一端排出处理池,实现污水的处理。其次,进水腔、油污过滤腔和出水腔呈U形依次排列,使油污废水在处理池中走U形路线,油污废水从处理池的同一侧进入和离开,巧妙的结构设计增加了油污废水处理工序,延长了污水在处理池中的流动路程,在相同的处理空间中,使污水经过更多道处理流程,实现对污水的充分处理,有效降低污水中残渣和油污的含量,达到污水清洁排放的目的;再次,本装置的处理部件均位于处理池中,使集成化程度更高,且制作与安装也十分方便,并且占用空间也更小;最次,装置无需增加动力源,利用水的自重和液位平衡原理实现污水自动流动至处理池的各个腔体中,可以实现无动力处理污水,污水处理成本低廉;还有本装置可以进一步将处理池置于地下,这样能进一步减小占用空间。最后,本装置设置有废油收集腔,能将聚积于收集腔中的废油通过自动泵或通过人工方便取出,因此,非常适合于居民区及其他人口密集区域的生活污水处理。
发明人 (裘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