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200907
公开(公告)日 20201208
IPC分类号 B01D36/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处理厢,处理厢的箱体侧壁上设置有入水口,处理厢的底部拐角位置设置有出泥口,处理厢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排水口,处理厢内腔设置有泥水分离架,泥水分离架的顶部设置升降推动杆,泥水分离架的两端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底端均再安装有下位连接杆,下位连接杆的底端安装有泥水分离板,泥水分离板上设置有分离网孔,分离网孔呈条型缝隙设计,旋转刀叶的位置恰好位于分离网孔的正上方并且旋转刀叶的叶片厚度稍小于分离网孔的内径宽度。本发明在快速分离污水和淤泥的同时,对着分离网孔进行防堵塞清理,利用水流作为动力,能够有效避免淤泥分离时的堵塞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处理厢(1),所述处理厢(1)的箱体侧壁上设置有入水口,所述处理厢(1)的底部拐角位置设置有出泥口(12),所述处理厢(1)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排水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厢(1)内腔设置有泥水分离架(2),所述泥水分离架(2)的顶部设置升降推动杆(21),所述泥水分离架(2)的两端设置有安装架(22),所述安装架(22)的侧边均设置有外沿杆(23),所述外沿杆(23)的杆端安装有活动滑轮(24),所述处理厢(1)左右两侧的内腔侧壁上均设置有限位轨道(25),所述活动滑轮(24)内嵌限位于限位轨道(25)中,所述安装架(22)的底端均再安装有下位连接杆(26),所述下位连接杆(26)的底端安装有泥水分离板(31),所述泥水分离板(31)上设置有分离网孔(32),所述分离网孔(32)呈条型缝隙设计,泥水分离板(31)上呈规律状设置分离网孔(32),若干分离网孔(32)组合为一列分离网孔(32),每列分离网孔在沿着泥水分离板(31)的宽度进行横向排布,所述泥水分离板(31)的侧边设置有若干道安装夹具(33),所述安装夹具(33)的水平位置与每列分离网孔相平齐,所述安装夹具(33)的顶端均安装有固定架(34),所述固定架(34)上安装有安装轴承(35),左右两侧的安装轴承(35)直接设置有支撑轴杆(36),所述支撑轴杆(36)上安装有安装套件(37),所述安装套件(37)上通过刀具架安装有若干道旋转刀叶(38),所述旋转刀叶(38)的位置恰好位于分离网孔(32)的正上方并且旋转刀叶(38)的叶片厚度稍小于分离网孔(32)的内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14)外接排水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厢(1)的底部还设置有导泥斜坡(13),所述出泥口(12)位于导泥斜坡(13)末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泥口(12)处设置有开合式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泥口(12)的底部外接有输泥筒(15),所述输泥筒(15)的筒内设置有传动辊轴(16),所述传动辊轴(16)上安装有螺旋绞龙(17),所述输泥筒(15)的外侧设置有输料电机(18),所述输料电机(18)为传动辊轴(16)的驱动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厢(1)上设置有顶部驱动架(4),所述顶部驱动架(4)的侧边设置有升降轨道(41),所述升降轨道(41)上设置有滑动块(42),所述升降推动杆(21)安装在滑动块(42)的底端,所述处理厢(1)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套(43),所述升降推动杆(21)穿过密封套并且伸入至处理厢(1)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驱动架(4)上还设置有定位转轮(45),所述定位转轮(45)上安装有第一传动杆(46),所述第一传动杆(46)的杆端再安装有第二传动杆(47),所述第二传动杆(47)的杆端与滑动块(42)相连接,所述顶部驱动架(4)上设置有驱动轮盘(44),所述驱动轮盘(44)的轮盘边沿安装有连接块(48),所述连接块(48)同时也与第一传动杆(46)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驱动架(4)的后侧还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安装有驱动轮盘(44)。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然而传统的带有泥水的污水处理一般会将污水进行静置,静置之后底部会沉淀泥水,再进行排出,但是泥水容易残留在沉淀箱的内壁上,底部排除不干净,且容易结块,清理起来也不方便。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921978654.6)公布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该专利设计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当需要对污水处理时,把污水通过进水管道进入处理箱的内部,静止一段时间,待水和泥分层后,启动抽水泵,把上面的水抽力出去,启动液压缸,把沉淀在底部的泥通过出泥管道彻底推离出;但是该专利设计作业也存在很大技术缺陷,淤泥在水中的流动性很大,而且对于淤泥含量不高的污水,实际作业式,单一的通过推板,无法进行有效清除淤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处理厢,所述处理厢的箱体侧壁上设置有入水口,所述处理厢的底部拐角位置设置有出泥口,所述处理厢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处理厢内腔设置有泥水分离架,所述泥水分离架的顶部设置升降推动杆,所述泥水分离架的两端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侧边均设置有外沿杆,所述外沿杆的杆端安装有活动滑轮,所述处理厢左右两侧的内腔侧壁上均设置有限位轨道,所述活动滑轮内嵌限位于限位轨道中,所述安装架的底端均再安装有下位连接杆,所述下位连接杆的底端安装有泥水分离板,所述泥水分离板上设置有分离网孔,所述分离网孔呈条型缝隙设计,泥水分离板上呈规律状设置分离网孔,若干分离网孔组合为一列分离网孔,每列分离网孔在沿着泥水分离板的宽度进行横向排布,所述泥水分离板的侧边设置有若干道安装夹具,所述安装夹具的水平位置与每列分离网孔相平齐,所述安装夹具的顶端均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安装轴承,左右两侧的安装轴承直接设置有支撑轴杆,所述支撑轴杆上安装有安装套件,所述安装套件上通过刀具架安装有若干道旋转刀叶,所述旋转刀叶的位置恰好位于分离网孔的正上方并且旋转刀叶的叶片厚度稍小于分离网孔的内径宽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口外接排水管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处理厢的底部还设置有导泥斜坡,所述出泥口位于导泥斜坡末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泥口处设置有开合式盖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泥口的底部外接有输泥筒,所述输泥筒的筒内设置有传动辊轴,所述传动辊轴上安装有螺旋绞龙,所述输泥筒的外侧设置有输料电机,所述输料电机为传动辊轴的驱动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处理厢上设置有顶部驱动架,所述顶部驱动架的侧边设置有升降轨道,所述升降轨道上设置有滑动块,所述升降推动杆安装在滑动块的底端,所述处理厢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升降推动杆穿过密封套并且伸入至处理厢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部驱动架上还设置有定位转轮,所述定位转轮上安装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杆端再安装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杆端与滑动块相连接,所述顶部驱动架上设置有驱动轮盘,所述驱动轮盘的轮盘边沿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同时也与第一传动杆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部驱动架的后侧还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安装有驱动轮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处理厢内腔设置有泥水分离架,泥水分离架为泥水分离的作业工具,其底部的泥水分离板向下方区域压下,水质通过分离网孔向下移动,而淤泥则被推动压合在下方,从而将水质与淤泥分离,先从顶部将水质抽出,再从下方排出淤泥。
二.由于淤泥本身为软质固体,泥水分离板上还设置有旋转刀叶,泥水分离板下压的同时带动水流向上反向移动,从而能水流带动旋转刀叶运动,旋转刀叶对着相应的分离网孔上沿作扒动式旋转,而向着切线方向打散淤泥,避免了淤泥堵塞分离网孔的问题。在快速分离污水和淤泥的同时,对着分离网孔进行防堵塞清理,利用水流的移动作为动力,设计巧妙,能够有效避免淤泥分离时的堵塞问题。
三.对于驱动端,通过驱动轮盘作为驱动媒介,带动第一传动杆以定位转轮为轴心进往复摆动,进而通过第二传动杆往复的拉动滑动块,即带动升降推动杆作竖直向的直线往复运动;继而达到可持续性作业的技术效果,能够满足持续性污水处理流程工艺。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发明人 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