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0-10-8 8:03:28

  申请日20200325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涉及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用于将收集的垃圾处理站污水中较大体积的悬浮物及漂浮物拦截去除的格栅池、用于将污水中残留的泥沙以及残渣进行沉淀的沉砂池、用于将污水中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水解酸化池、用于过滤和拦截SS的火山石兼性滤料渠、用于将污水内的微生物氧化分解的接触氧化池以及用于对污水进行净化的人工湿地;本发明能够结合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优点的效果。

untitled.pn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格栅池(1),所述格栅池(1)与工厂排水管路连通以用于将收集的垃圾处理站污水中较大体积的悬浮物及漂浮物拦截去除;

  沉砂池(2),所述沉砂池(2)的进水口与格栅池(1)的出水口连通以用于将污水中残留的泥沙以及残渣进行沉淀;

  水解酸化池(3),所述水解酸化池(3)的进水口与沉砂池(2)的出水口连通以用于将污水中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污水处理;

  接触氧化池(5),所述接触氧化池(5)的进水口与水解酸化池(3)的出水口连通以用于将污水内的微生物氧化分解,在有氧的条件下,有机物由微生物氧化分解,废水得到净化;

  以及人工湿地(6),所述人工湿地(6)与接触氧化池(5)的火山石兼性滤料渠(4)的出水端连通以用于对污水进行净化;

  其中,还包括火山石兼性滤料渠(4),所述火山石兼性滤料渠(4)设置于水解酸化池(3)和人工湿地(6)之间以用于过滤、拦截污水内的S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池(1)、沉砂池(2)、水解酸化池(3)、火山石兼性滤料渠(4)、接触氧化池(5)和人工湿地(6)设置于山地边坡或河塘边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山石兼性滤料渠(4)设置于水解酸化池(3)和接触氧化池(5)之间,所述格栅池(1)、沉砂池(2)、水解酸化池(3)、火山石兼性滤料渠(4)、接触氧化池(5)和人工湿地(6)沿山地边坡或河塘边坡从上至下呈阶梯状排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山石兼性滤料渠(4)设置于接触氧化池(5)和人工湿地(6)之间,所述格栅池(1)、沉砂池(2)、水解酸化池(3)、接触氧化池(5)、火山石兼性滤料渠(4)和人工湿地(6)沿山地边坡或河塘边坡从上至下呈阶梯状排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山石兼性滤料渠(4)设置有两段且分别设置于水解酸化池(3)和接触氧化池(5)之间和接触氧化池(5)和人工湿地(6)之间,所述格栅池(1)、沉砂池(2)、水解酸化池(3)、火山石兼性滤料渠(4)、接触氧化池(5)、火山石兼性滤料渠(4)和人工湿地(6)沿山地边坡或河塘边坡从上至下呈阶梯状排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纳米曝气装置(7),所述纳米曝气装置(7)包括空压机(72)、与空压机(72)配合的纳米曝气管(73)以及与空压机(72)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71),所述纳米曝气管(73)设置于接触氧化池(5)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接触氧化池(5)内且与太阳能电池(71)电连接的溶解氧仪(74),所述溶解氧仪(74)与空压机(72)控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太阳能电池(71)电连接的污泥气提装置(8),所述污泥气提装置(8)的进泥口伸至接触氧化池(5)底部,所述污泥气提装置(8)的出泥口与水解酸化池(3)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山石兼性滤料渠(4)设置于山地边坡或河塘边坡的坡面上且长度方向沿山地边坡或河塘边坡的坡度方向设置,所述火山石兼性滤料渠(4)内设置有若干道沿火山石兼性滤料渠(4)长度方向排布的拦截板(41),火山石兼性滤料填充于各道拦截板(41)与火山石兼性滤料渠(4)之间的夹角区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6)的基质自下向上依次为防渗层(61)、排水层(62)、过渡层(63)、过滤层(64)和表层(65)。

  说明书

  一种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也随之增加,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城市生活垃圾,很容易导致城市生活环境的破坏,因此,在城市内会在居民较多的位置建设垃圾处理站以确保城市生活垃圾的及时、有效、环保的快速处理。

  但是,一般的垃圾处理站中,一般采用掩埋、焚烧、生物发酵处理,在上述各种处理方法中,均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这些生活污水无法采用一般的垃圾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因此,如果处理垃圾处理站工作中残留的生活污水是急需解决的。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或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其中,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采用厌氧发酵技术和兼性生物过滤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厌氧和兼性厌氧的条件下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转化成CH4、CO2和水,达到净化处理生活污水的目的,其处理工艺:生活污水→格栅池→前处理区[一级厌氧发酵、二级厌氧发酵(挂膜)]→后处理区(兼性生物滤池)→排放;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池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推广,它的优点是:不消耗动力、运行稳定、管理简便、剩余污泥少、还能回收能源(沼气),建在绿化地下,不占地;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是通过模拟和强化自然湿地功能,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填料)经常处于饱和状态且生长有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的土地上,污水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在耐水植物和土壤(填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下,污水中有机物通过过滤、根系截留、吸附、吸收和植物光合、输氧作用,促进兼性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

  但是,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前处理厌氧发酵比较充分,有机物的去除效率也比较高,后处理兼性滤池的生物过滤效果也很明显。其主要问题是对悬浮物、氨氮和磷的去除效果差一些;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缺陷是进水要求比较高,必须有前处理先去除生活污水中大颗粒杂质,避免引起湿地滤料的堵塞,而人工湿地去除氨氮和磷的效果却非常好,通过填料粒径级配合理调整,滤清出水,悬浮物定能达标。而这两项技术在处理生活污水方面恰好能取长补短,如果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处理效果非常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其具有能够结合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优点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格栅池,所述格栅池与工厂排水管路连通以用于将收集的垃圾处理站污水中较大体积的悬浮物及漂浮物拦截去除;

  沉砂池,所述沉砂池的进水口与格栅池的出水口连通以用于将污水中残留的泥沙以及残渣进行沉淀;

  水解酸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的进水口与沉砂池的出水口连通以用于将污水中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污水处理;

  接触氧化池,所述接触氧化池的进水口与水解酸化池的出水口连通以用于将污水内的微生物氧化分解,在有氧的条件下,有机物由微生物氧化分解,废水得到净化;

  以及人工湿地,所述人工湿地与接触氧化池的火山石兼性滤料渠的出水端连通以用于对污水进行净化;

  其中,还包括火山石兼性滤料渠,所述火山石兼性滤料渠设置于水解酸化池和人工湿地之间以用于过滤、拦截污水内的SS。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活污水通过排水管网的收集经过格栅池拦截较大的颗粒物与漂浮物后;进入沉砂池将残渣进一步沉淀后进入水解酸化池,在水解酸化池中,厌氧菌把难降解物质转化为易降解的有机酸有机醇等物质,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入接触氧化池;接触氧化池中的好氧微生物在曝气充氧的状态下,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CO2和H2O;污水最后流入人工湿地,人工湿地通过模拟和强化自然湿地功能,促进兼性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其中,通过火山石兼性滤料过滤,火山石兼性滤料疏松多孔,既能拦截SS,又能作为新型的生物挂膜填料,兼性微生物在其生长进一步降低COD,氨氮等。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格栅池、所述格栅池、沉砂池、水解酸化池、火山石兼性滤料渠、接触氧化池和人工湿地设置于山地边坡或河塘边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业多山地边坡、河塘边坡,将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在山地边坡、河塘边坡上能够不占或少占良田。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火山石兼性滤料渠设置于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之间,所述格栅池、沉砂池、水解酸化池、火山石兼性滤料渠、接触氧化池和人工湿地沿山地边坡或河塘边坡从上至下呈阶梯状排布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水解酸化池内流出的污水在火山石兼性滤料渠内流动时能够与火山石兼性滤料渠内的火山石兼性滤料方式碰撞、接触,使得污水能够与空气方式接触,达到对污水进行预氧化的作用,且能够对污水进行生物挂膜和过滤的效果,避免水解酸化池内污水含有的残留大颗粒杂质直接落到接触氧化池内,污水处理过程中利用地形优势,可以采用溢流的方式实现污水在各道工序之间的自动输送工作,利用污水排放的水位差势能,无须动力提升,减少运行能耗。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火山石兼性滤料渠设置于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之间,所述格栅池、沉砂池、水解酸化池、火山石兼性滤料渠、接触氧化池和人工湿地沿山地边坡或河塘边坡从上至下呈阶梯状排布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接触氧化池流出的污水在火山石兼性滤料渠内流动时能够与火山石兼性滤料渠内的火山石兼性滤料方式碰撞、接触,使得污水能够进一步得到氧化分解的作用,且能够对污水进行生物挂膜和过滤的效果,避免水解酸化池内污水含有的残留大颗粒杂质直接落到接触氧化池内,污水处理过程中利用地形优势,可以采用溢流的方式实现污水在各道工序之间的自动输送工作,利用污水排放的水位差势能,无须动力提升,减少运行能耗。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火山石兼性滤料渠设置有两段且分别设置于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之间和接触氧化池和人工湿地之间,所述格栅池、沉砂池、水解酸化池、火山石兼性滤料渠、接触氧化池、火山石兼性滤料渠和人工湿地沿山地边坡或河塘边坡从上至下呈阶梯状排布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处于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之间的火山石兼性滤料渠能够对流进接触氧化池内的污水进行预氧化,利用处于接触氧化池和人工湿地之间的火山石兼性滤料渠能够对流出接触氧化池外的污水进行二次氧化。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纳米曝气装置,所述纳米曝气装置包括空压机、与空压机配合的纳米曝气管以及与空压机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所述纳米曝气管设置于接触氧化池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太能电池能够将太阳光转化成电能为空压机供电,利用空压机和纳米曝气管能够对接触氧化池内部曝气。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设置于接触氧化池内的溶解氧仪,所述溶解氧仪与空压机控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溶解氧仪检测接触氧化池内污水内的氧气的含量,当接触氧化池内污水含氧过低时,利用溶解氧仪控制空压机工作以对接触氧化池进行曝气,当接触氧化池内污水含氧较高时,利用溶解氧仪控制空压机关闭以节省能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与太阳能电池电连接的污泥气提装置,所述污泥气提装置的进泥口伸至接触氧化池底部,所述污泥气提装置的出泥口与水解酸化池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内的有机物在接触氧化池进行氧化分解就会残留部分絮凝物沉降在接触氧化池底部,利用污泥气提装置能够分解后的残渣提升至水解酸化池内继续水解,提升污水的净化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火山石兼性滤料渠设置于山地边坡或河塘边坡的坡面上且长度方向沿山地边坡或河塘边坡的坡度方向设置,所述火山石兼性滤料渠内设置有若干道沿火山石兼性滤料渠长度方向排布的拦截板,火山石兼性滤料填充于各道拦截板与火山石兼性滤料渠之间的夹角区域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拦截板能够对火山石兼性滤料进行拦截,使得火山石兼性滤料能够布满火山石兼性滤料渠且不会被污水冲刷走。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人工湿地的基质自下向上依次为防渗层、排水层、过渡层、过滤层和表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渗层防止污水渗入地下水,利用排水层汇集排出以处理污水,利用过渡层防止上层砂粒堵塞下面排水层,利用过滤层对污水进行过滤净化,利用表层防止过滤池表面被冲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工艺采用生化+火山石兼性过滤+人工湿地,多种处理方法结合,使出水水质提升,出水更加稳定;

  (2)污水处理过程中利用地形优势,利用污水排放的水位差势能,无须动力提升,减少运行能耗;

  (3)设置于山地边坡、河塘边坡,并与人工湿地结合,能够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人工湿地栽种观赏植物,可形成一个景观,一举多得。(发明人石健水;朱正荣;黄赣闽;刘海荣;郑遂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