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9.08.21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IPC分类号C02F9/08; C02F101/30; C02F103/06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电絮凝耦合系统,包括:电絮凝耦合过滤装置,所述电絮凝耦合过滤装置构设有前端的电解絮凝池和后端的光催化陶瓷膜过滤池;所述电解絮凝池设有阳极电解板、阴极电解板、搅拌器和PH调节装置;所述光催化陶瓷膜过滤池内设有光催化陶瓷模组件和光催化光源;所述电解絮凝池通过提升泵将电解絮凝后的垃圾渗滤液泵入光催化陶瓷膜过滤池;其中,所述电解絮凝池通入的电流密度为10‑1000mA/cm2,阳极电解板和阴极电解板的间距为1‑20cm,PH值为6‑9,电解絮凝时间为20‑90min;所述光催化陶瓷膜组件由至少两个非金属掺杂二氧化钛陶瓷膜组合而成,孔径为100‑1000nm。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电絮凝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絮凝耦合过滤装置,所述电絮凝耦合过滤装置构设有前端的电解絮凝池和后端的光催化陶瓷膜过滤池;所述电解絮凝池设有阳极电解板、阴极电解板、搅拌器和PH调节装置;所述光催化陶瓷膜过滤池内设有光催化陶瓷模组件和光催化光源;所述电解絮凝池通过提升泵将电解絮凝后的垃圾渗滤液泵入光催化陶瓷膜过滤池;其中,
所述电解絮凝池通入的电流密度为10-1000mA/cm2,阳极电解板和阴极电解板的间距为1-20cm,PH值为6-9,电解絮凝时间为20-90min;所述光催化陶瓷膜组件由至少两个非金属掺杂二氧化钛陶瓷膜组合而成,孔径为100-1000n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电絮凝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装置包括pH传感器、加药箱和PH测试计,所述加药箱位于pH传感器的上方,所述pH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通过pH传感器将检测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确定药剂投加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电絮凝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电解板和阴极电解板电连接直流电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电絮凝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电解片为铸铁,阴极电解片为不锈钢片,电解絮凝池通入的电流密度为95mA/cm2-105mA/cm2,阳极电解板和阴极电解板的间距为8cm-10cm,PH值为7-8,电解絮凝时间为65min-75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电絮凝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电解片为RuO2,阴极电解片为不锈钢,电解絮凝池通入的电流密度为45mA/cm2-55mA/cm2,阳极电解板和阴极电解板的间距为8cm-10cm;PH值为6-7,电解絮凝时间为55min-65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电絮凝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电解片为Ti,阴极电解片为不锈钢,电解絮凝池通入的电流密度为45mA/cm2-55mA/cm2,阳极电解板和阴极电解板的间距为8cm-10cm;PH值为6-7,电解絮凝时间为55min-65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电絮凝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电解片为铝,阴极电解片为铝,电解絮凝池通入的电流密度为45mA/cm2-55mA/cm2,阳极电解板和阴极电解板的间距为8cm-10cm;PH值为6-7,电解絮凝时间为55min-65min。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电絮凝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掺杂二氧化钛陶瓷膜,以Al2O3作为支撑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陶瓷膜表面涂覆参杂非金属元素的二氧化钛粒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电絮凝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径为5-100nm,参杂的非金属元素为N、B或S。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电絮凝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光源为紫外灯,所述紫外灯的波长250-360nm。
说明书
一种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耦合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电絮凝耦合系统。
背景技术
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方法包括生物处理法、物理化学法、土地处理法和回灌法等。但因为垃圾渗滤液的污染物种类、含量和水量在不同地区和季节的区别很大,含有大量难处理的物质,单纯采用某一项工艺很难达到渗滤液的排放要求,须要将不同的工艺进行合理耦合,才能保证渗滤液达到排放标准。在实际工程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要处理的水质和特点采用恰当的处理技术。耦合处理系统中通常用生物法或土地法进行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然后将物理化学法用作后续工艺。
实际工程中确保垃圾渗滤液可以达标的技术在经济和技术层面尚存在很多问题。目前常采用膜处理工艺作为生化处理后的深度处理工艺,可以有效保证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出水达到国家标准,但在实际工程建设运行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前期投资大,工艺运行费用高、浓缩液较难处理等。面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处置现状和新修订标准的严格规定之间存在的差距,开发其他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显得非常急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电絮凝耦合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电絮凝耦合系统,包括:电絮凝耦合过滤装置,所述电絮凝耦合过滤装置构设有前端的电解絮凝池和后端的光催化陶瓷膜过滤池;所述电解絮凝池设有阳极电解板、阴极电解板、搅拌器和PH调节装置;所述光催化陶瓷膜过滤池内设有光催化陶瓷模组件和光催化光源;所述电解絮凝池通过提升泵将电解絮凝后的垃圾渗滤液泵入光催化陶瓷膜过滤池;其中,
所述电解絮凝池通入的电流密度为10-1000mA/cm2,阳极电解板和阴极电解板的间距为1-20cm,PH值为6-9,电解絮凝时间为20-90min;所述光催化陶瓷膜组件由至少两个非金属掺杂二氧化钛陶瓷膜组合而成,孔径为100-1000nm。
优选地,所述PH调节装置包括pH传感器、加药箱和PH测试计,所述加药箱位于pH传感器的上方,所述pH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通过pH传感器将检测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确定药剂投加量。
优选地,所述阳极电解板和阴极电解板电连接直流电源。
优选地,所述阳极电解片为铸铁,阴极电解片为不锈钢片,电解絮凝池通入的电流密度为95mA/cm2-105mA/cm2,阳极电解板和阴极电解板的间距为8cm-10cm,PH值为7-8,电解絮凝时间为65min-75min。
优选地,所述阳极电解片为RuO2,阴极电解片为不锈钢,电解絮凝池通入的电流密度为45mA/cm2-55mA/cm2,阳极电解板和阴极电解板的间距为8cm-10cm;PH值为6-7,电解絮凝时间为55min-65min。
优选地,所述阳极电解片为Ti,阴极电解片为不锈钢,电解絮凝池通入的电流密度为45mA/cm2-55mA/cm2,阳极电解板和阴极电解板的间距为8cm-10cm;PH值为6-7,电解絮凝时间为55min-65min。
优选地,所述阳极电解片为铝,阴极电解片为铝,电解絮凝池通入的电流密度为45mA/cm2-55mA/cm2,阳极电解板和阴极电解板的间距为8cm-10cm;PH值为6-7,电解絮凝时间为55min-65min。
优选地,所述非金属掺杂二氧化钛陶瓷膜,以Al2O3作为支撑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陶瓷膜表面涂覆参杂非金属元素的二氧化钛粒子。
优选地,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径为5-100nm,参杂的非金属元素为N、B或S。
优选地,所述光催化光源为紫外灯,所述紫外灯的波长250-360n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电絮凝耦合系统,通过电絮凝可以有效聚集污染物,同时,垃圾渗滤液中憎水性胶体颗粒的胶核为憎水性,所吸附的均为水化性离子,使胶核到分散介质的过渡逐渐变化,增加胶体粒子的稳定性,失稳后的悬浮颗粒通过相互接触发生絮凝反应,吸附和絮凝反应生成的颗粒物,进一步通过陶瓷膜组件过滤去除,并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具有光催化效果,利用光催化技术缓解了处理垃圾渗滤液时的膜污染现象,从而提高膜分离效率,并提高光催化反应体系对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毒有机物降解的针对性。(发明人徐剑晖;何頔;赵建树;周鸿波;徐飞;郭彧;王光照;刘国均;谢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