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导排系统

发布时间:2019-12-25 13:53:24

  申请日2019.09.17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IPC分类号E03F1/00; E03F3/02; E03F5/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导排系统,其导排沟设于垃圾坑的底面的坡底侧,垃圾坑内的渗滤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垃圾坑的坡底侧,垃圾坑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并列布置的引流管,引流管将垃圾坑和导排沟连通,引流管可避免垃圾和泥渣侵入堵塞渗滤液的通流,减少维护人员通堵的频率,导排沟的上方或侧边设有自动喷水装置,该喷水装置的喷嘴可喷射高压水以冲刷导排沟,有效解决导排沟内的垃圾和泥渣沉淀而堵塞导排沟的问题,同样能够减少维护人员前往导排沟处理堵塞问题的频率以及工作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垃圾渗滤液导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坑和导排沟,所述垃圾坑的底面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导排沟位于所述垃圾坑的底面的坡底侧,所述垃圾坑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并列布置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垃圾坑和导排沟,所述引流管的轴线与所述垃圾坑的底面平行设置,所述导排沟的上方或侧边设有自动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的喷嘴对着所述导排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导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泵液装置和连通于所述导排沟的收集池,所述泵液装置的进液端连通于所述收集池,所述泵液装置的排液端连通于渗滤液处理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导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包括沉淀池体、澄清池体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分隔墙,所述沉淀池体连通于所述导排沟,所述泵液装置的进液端连通于所述澄清池体,所述分隔墙的顶部设有允许液体通过的过滤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导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体的上方设有用于将所述沉淀池体内的淤泥返送至所述垃圾坑的淤泥转运机构,所述淤泥转运机构包括具有淤泥抓斗的起重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导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转运机构还包括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的一端穿入所述垃圾坑,另一端位于所述起重机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导排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引流管之间设有与二者相连接的连接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导排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引流管的中心距与所述引流管的管径的比值为1:2~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导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预埋于所述垃圾坑的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导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排沟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引流管的轴线相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导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视频监控装置,所述视频监控装置具有多个对着所述引流管和导排沟的摄像头。

  说明书

  垃圾渗滤液导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导排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的日渐成熟,城镇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等各方面的发展均较为迅速。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驱动和国家对PPP模式的提倡,为垃圾焚烧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逐渐在我国发展成为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也是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最佳方式。

  在生活垃圾炉排炉焚烧处理工艺中,常需要在焚烧厂内设置一个密闭的垃圾坑,用来堆放储存5~7天的额定垃圾焚烧量。城镇生活垃圾被收集压缩后,通过垃圾运输车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经卸料平台和垃圾卸料门卸入垃圾坑内堆放储存。垃圾坑内不仅利于垃圾堆放发酵、渗滤液导出以提高垃圾热值,而且还能保证在设备事故或检修时仍可以接收城镇生活垃圾,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垃圾堆放期间,可用垃圾吊车对垃圾池内的垃圾进行搅拌、混合、脱水等处理,使垃圾成分更加均匀,有利于焚烧。

  为了使生活垃圾中的渗滤液能够顺利的从垃圾坑中排出,一般设置有渗滤液导排系统,以保证垃圾脱水效果,通常做法如下:在地下布置的垃圾坑底部往渗滤液排放方向设置一定坡度,并在矩形垃圾坑长边的一侧侧墙下部设置上、下两层格栅(网格状或条状),侧墙外侧底部设置渗滤液导排沟,导排沟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渗滤液收集池,收集池设置渗滤液输送泵,从而将垃圾坑内的渗滤液透过格栅后经导排沟流入收集池中缓存,继而在渗滤液输送泵的泵送作用下输送至渗滤液处理站进行处理,经处理后的水可回用于垃圾焚烧厂。

  然而实际运行中的生活垃圾焚烧厂,绝大多数都存在格栅堵塞、垃圾坑渗滤液导排不畅的问题,进一步导致垃圾坑中生活垃圾的脱水效果差,甚至形成垃圾坑下部渗滤液浸泡垃圾现象,严重影响生活垃圾入炉后的焚烧效率和焚烧炉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通常需要检修维护人员不定期下到渗滤液沟道间去人工疏通格栅。维护人员在疏通过程中,除受到垃圾和渗滤液发酵产生的沼气、臭气等有害气体伤害外,也极容易受到随时可能喷出的渗滤液伤害,存在严重的人身健康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导排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垃圾坑格栅和渗滤液导排沟堵塞而导致垃圾脱水效果差的问题。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导排系统,包括垃圾坑和导排沟,所述垃圾坑的底面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导排沟位于所述垃圾坑的底面的坡底侧,所述垃圾坑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并列布置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垃圾坑和导排沟,所述引流管的轴线与所述垃圾坑的底面平行设置,所述导排沟的上方或侧边设有自动喷水装置,所述自动喷水装置的喷嘴对着所述导排沟。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泵液装置和连通于所述导排沟的收集池,所述泵液装置的进液端连通于所述收集池,所述泵液装置的排液端连通于渗滤液处理系统。

  作为优选的,所述收集池包括沉淀池体、澄清池体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分隔墙,所述沉淀池体连通于所述导排沟,所述泵液装置的进液端连通于所述澄清池体,所述分隔墙的顶部设有允许液体通过的过滤部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沉淀池体的上方设有用于将所述沉淀池体内的淤泥返送至所述垃圾坑的淤泥转运机构,所述淤泥转运机构包括具有淤泥抓斗的起重机。

  作为优选的,所述淤泥转运机构还包括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的一端穿入所述垃圾坑,另一端位于所述起重机的下方。

  作为优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引流管之间设有与二者相连接的连接板。

  作为优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引流管的中心距与所述引流管的管径的比值为1:2~1:3。

  作为优选的,所述引流管预埋于所述垃圾坑的侧壁。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排沟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引流管的轴线相垂直。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视频监控装置,所述视频监控装置具有多个对着所述引流管和导排沟的摄像头。

  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导排系统,其导排沟设于垃圾坑的底面的坡底侧,垃圾坑内的渗滤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垃圾坑的坡底侧,垃圾坑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并列布置的引流管,引流管将垃圾坑和导排沟连通,引流管可避免垃圾侵入堵塞渗滤液的通流,减少维护人员通堵的频率,导排沟的上方或侧边设有喷水装置,该喷水装置的喷嘴可喷射高压水以冲刷导排沟,有效解决导排沟内的垃圾和泥渣沉淀而堵塞导排沟的问题,同样能够减少维护人员前往导排沟处理堵塞问题的频率以及工作量。(发明人曾兵;方欣;周倩;罗宇东;王应江;万承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