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污泥固化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9-12-20 11:27:59

  申请日2019.09.28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IPC分类号C02F11/1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质污泥固化处理装置,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内开设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内设有可将污泥与污泥固化剂混合均匀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可以转动的动力轴,所述动力轴的外周上固设有可以进行搅拌的第一搅拌杆,所述主机体的顶端固设有污泥入口,所述污泥入口与所述搅拌腔连通,设置所述搅拌腔顶部的所述主机体内开设有半圆腔,本发明可以在添加污泥时,通过第一扇轮的转动,使凸轮顶压抵压板,进而使挡板上下滑动,使存储腔内的固化剂自动向搅拌腔内滑动,省去了人工手动添加的麻烦,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质污泥固化处理装置,包括主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内开设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内设有可将污泥与污泥固化剂混合均匀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可以转动的动力轴,所述动力轴的外周上固设有可以进行搅拌的第一搅拌杆,所述主机体的顶端固设有污泥入口,所述污泥入口与所述搅拌腔连通,设置所述搅拌腔顶部的所述主机体内开设有半圆腔,所述半圆腔内转动设有第一扇轮,所述半圆腔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设有传动,所述传动槽的左侧开设有存储腔,所述存储腔内存放污泥固化剂,所述存储腔与所述搅拌腔连通设置,所述存储腔的底壁上滑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可将所述存储腔底部封闭,所述存储腔的底部开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控制所述挡板滑动的传动机构,当向所述污泥入口内添加污泥,污泥由污泥入口落入搅拌腔内时,会带动第一扇轮转动,从而为所述传动机构提供动力,所述传动腔的底部开设有烘干腔,所述烘干腔内设有可将搅拌均匀的污泥进行干燥的烘干机构,且所述烘干机构和所述搅拌机构均由同一动力源带动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污泥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腔的顶壁内固嵌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与所述动力轴的顶端动力连接,所述搅拌腔的底部开设有矩形腔,所述动力轴的底部延伸段伸入所述矩形腔内,且其末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污泥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腔的顶部相连通设有固化剂入口,所述存储腔的底壁上固设有固定块,所述挡板的顶面上固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固定块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滑杆与所述固定块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挡板的底端固设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传动腔的顶壁滑动配合,所述推板的底端固设有位于所述传动腔内的抵压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污泥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腔内转动设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抵压板抵接,所述凸轮的右侧转动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凸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连接,所述传动腔与所述传动槽之间转动设有上下延伸的竖轴,所述竖轴的底端固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带轮啮合,所述竖轴的顶端固设有位于所述传动槽内的第三锥齿轮,所述传动槽内转动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扇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连接,所述存储腔与所述搅拌腔的连通处转动设有第二扇轮,所述竖轴的外周上固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二扇轮的后端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污泥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腔与所述矩形腔之间转动设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右端固设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转动套的左侧固设有位于所述烘干腔内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下对称设有两组,所述固定杆上固设有第二搅拌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质污泥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内转动设有横轴,所述横轴的右端固设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横轴的左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烘干腔内的导热轴,所述导热轴内设有电热丝,所述导热轴的外周上固设有第三搅拌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质污泥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腔额左侧固设有电源,所述电源的底部电性连接有凹型球,所述导热轴的左侧固设有导电球,所述导电球与所述凹型球抵接,且与所述凹型球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质污泥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腔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可与所述烘干腔连通,所述出料口的底壁上铰接有两组左右对称的底部挡板,所述出料口的左右两侧壁体上均开设有滑槽,两组所述滑槽之间转动设有长螺杆,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设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与所述长螺杆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螺纹块与所述底部挡板之间通过连杆铰接,所述出料口的右侧开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的右侧壁体内固嵌有挡板电机,所述挡板电机与所述长螺杆的右端动力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质污泥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腔的底壁上滑动设有斜面挡板,所述斜面挡板可将所述烘干腔与所述搅拌腔封闭,所述控制腔与所述搅拌腔之间转动设有上下延伸的竖螺杆,所述竖螺杆与所述斜面挡板螺纹配合,所述竖螺杆的底端固设有第八锥齿轮,所述第八锥齿轮与所述第七锥齿轮啮合。

  说明书

  一种水质污泥固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固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质污泥固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或者城市生活污水在处理时,都会产生污泥,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或者重金属,需要谨慎处理,不能直接排放,因此需要对污泥进行固化方便集中处理,传统的污泥固化设备对人工依赖较大,污泥固化剂一般由人工添加,费时费力,且干燥效果高,自动化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污泥固化处理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水质污泥固化处理装置,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内开设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内设有可将污泥与污泥固化剂混合均匀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可以转动的动力轴,所述动力轴的外周上固设有可以进行搅拌的第一搅拌杆,所述主机体的顶端固设有污泥入口,所述污泥入口与所述搅拌腔连通,设置所述搅拌腔顶部的所述主机体内开设有半圆腔,所述半圆腔内转动设有第一扇轮,所述半圆腔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设有传动,所述传动槽的左侧开设有存储腔,所述存储腔内存放污泥固化剂,所述存储腔与所述搅拌腔连通设置,所述存储腔的底壁上滑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可将所述存储腔底部封闭,所述存储腔的底部开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控制所述挡板滑动的传动机构,当向所述污泥入口内添加污泥,污泥由污泥入口落入搅拌腔内时,会带动第一扇轮转动,从而为所述传动机构提供动力,所述传动腔的底部开设有烘干腔,所述烘干腔内设有可将搅拌均匀的污泥进行干燥的烘干机构,且所述烘干机构和所述搅拌机构均由同一动力源带动工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腔的顶壁内固嵌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与所述动力轴的顶端动力连接,所述搅拌腔的底部开设有矩形腔,所述动力轴的底部延伸段伸入所述矩形腔内,且其末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存储腔的顶部相连通设有固化剂入口,所述存储腔的底壁上固设有固定块,所述挡板的顶面上固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固定块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滑杆与所述固定块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挡板的底端固设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传动腔的顶壁滑动配合,所述推板的底端固设有位于所述传动腔内的抵压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腔内转动设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抵压板抵接,所述凸轮的右侧转动设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凸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连接,所述传动腔与所述传动槽之间转动设有上下延伸的竖轴,所述竖轴的底端固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带轮啮合,所述竖轴的顶端固设有位于所述传动槽内的第三锥齿轮,所述传动槽内转动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扇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连接,所述存储腔与所述搅拌腔的连通处转动设有第二扇轮,所述竖轴的外周上固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二扇轮的后端啮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烘干腔与所述矩形腔之间转动设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右端固设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转动套的左侧固设有位于所述烘干腔内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下对称设有两组,所述固定杆上固设有第二搅拌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套内转动设有横轴,所述横轴的右端固设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横轴的左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烘干腔内的导热轴,所述导热轴内设有电热丝,所述导热轴的外周上固设有第三搅拌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烘干腔额左侧固设有电源,所述电源的底部电性连接有凹型球,所述导热轴的左侧固设有导电球,所述导电球与所述凹型球抵接,且与所述凹型球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烘干腔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可与所述烘干腔连通,所述出料口的底壁上铰接有两组左右对称的底部挡板,所述出料口的左右两侧壁体上均开设有滑槽,两组所述滑槽之间转动设有长螺杆,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设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与所述长螺杆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螺纹块与所述底部挡板之间通过连杆铰接,所述出料口的右侧开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的右侧壁体内固嵌有挡板电机,所述挡板电机与所述长螺杆的右端动力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腔的底壁上滑动设有斜面挡板,所述斜面挡板可将所述烘干腔与所述搅拌腔封闭,所述控制腔与所述搅拌腔之间转动设有上下延伸的竖螺杆,所述竖螺杆与所述斜面挡板螺纹配合,所述竖螺杆的底端固设有第八锥齿轮,所述第八锥齿轮与所述第七锥齿轮啮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在添加污泥时,通过第一扇轮的转动,使凸轮顶压抵压板,进而使挡板上下滑动,使存储腔内的固化剂自动向搅拌腔内滑动,省去了人工手动添加的麻烦,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同时污泥可在烘干腔内通过第三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的共同搅拌作用加快烘干,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搅拌机构和烘干机构均由同一动力源带动,节省了成本,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便于推广。(发明人叶惠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