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发布时间:2019-12-16 14:57:54

  申请日2019.10.20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IPC分类号B01D21/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地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包括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前上端内侧表面设有污水进水管,所述第三沉淀池的后下端内侧表面设有污水出水管,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后下端内侧表面设有污水导流管,所述污水进水管和污水出水管和污水导流管的球面凸起处内侧表面转动连接有圆形挡板,所述圆形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块,所述圆块的外侧表面通过圆口转动连接在污水进水管和污水出水管和污水导流管的球面凸起处上端内侧表面,该工地污水处理的沉淀池,通过采用多级沉淀,在排出时污水的污垢量减少,提高污水沉淀后的质量,通过圆形挡板作为阀片,转动折角杆可翻转开启阀片,便于开启和闭合阀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地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包括第一沉淀池(1)、第二沉淀池(2)、第三沉淀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1)的前上端内侧表面设有污水进水管(4),所述第三沉淀池(3)的后下端内侧表面设有污水出水管(5),所述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的后下端内侧表面设有污水导流管(6),所述污水进水管(4)和污水出水管(5)和污水导流管(6)的球面凸起(7)处内侧表面转动连接有圆形挡板(8),所述圆形挡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块(9),所述圆块(9)的外侧表面通过圆口(10)转动连接在污水进水管(4)和污水出水管(5)和污水导流管(6)的球面凸起(7)处上端内侧表面;

  所述圆块(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折角杆(11),所述折角杆(11)的内侧表面通过滑槽(12)滑动连接有弹簧(13)、卡销(14),所述卡销(14)的内端表面通过卡槽(15)滑动卡接在圆口(10)处内侧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地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销(1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拉杆(16),拉杆(16)的外侧表面通过轨道槽(17)滑动连接在折角杆(11)的上端内侧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地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挡板(8)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圈(1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地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块(9)的外壁面覆有橡胶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地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出水管(5)和污水导流管(6)在第一沉淀池(1)、第二沉淀池(2)、第三沉淀池(3)的底部设置高度不小于十五厘米。

  说明书

  一种工地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地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地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其中建筑工地污水处理时,也需要用到污水沉淀池;

  现有的建筑工地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在进行污水沉淀时,大多采用单一的沉淀池,这样在污水排出时,易带起沉淀池底部沉淀后多量的污垢,沉淀后污水排出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并且在现有的沉淀池内会有多个管道,管道阀门在开启和闭合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地污水处理的沉淀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地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包括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前上端内侧表面设有污水进水管,所述第三沉淀池的后下端内侧表面设有污水出水管,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后下端内侧表面设有污水导流管,所述污水进水管和污水出水管和污水导流管的球面凸起处内侧表面转动连接有圆形挡板,所述圆形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块,所述圆块的外侧表面通过圆口转动连接在污水进水管和污水出水管和污水导流管的球面凸起处上端内侧表面;

  所述圆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折角杆,所述折角杆的内侧表面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弹簧、卡销,所述卡销的内端表面通过卡槽滑动卡接在圆口处内侧表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卡销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拉杆,拉杆的外侧表面通过轨道槽滑动连接在折角杆的上端内侧表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圆形挡板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圈。

  作为优选的,所述圆块的外壁面覆有橡胶层。

  作为优选的,所述污水出水管和污水导流管在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的底部设置高度不小于十五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工地污水处理的沉淀池,通过采用多级沉淀,在排出时污水的污垢量减少,提高污水沉淀后的质量,通过圆形挡板作为阀片,转动折角杆可翻转开启阀片,便于开启和闭合阀门。(发明人李俊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