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O双膜双循环污水处理方式

发布时间:2019-10-21 10:46:11

  申请日2019.06.19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BO双膜双循环污水处理方式,包括如下步骤:将收集而来的污水首先通入调节池充分平衡水质、水量,然后通过污水提升泵升至厌氧池中进行处理,厌氧池混合反应后自流进入缺氧池,与回流的硝化液回流在缺氧池中混合器的作用下进一步混合反应,将混合液从设备底部自流进去IBO池、MBR膜池膜,对污水深度净化,净化后的污水最后进入清水池进行消毒处理并排出。厌氧池、缺氧池、IBO池设置ZM仿生生物填料,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通过物联网远程通信技术,实现设备的实时在线监控,达到远程控制,以适应村镇基层缺乏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

  权利要求书

  1.一种IBO双膜双循环污水处理方式,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集中收集而来的污水首先通入调节池充分平衡水质、水量,且调节池中设置有污水提升泵;

  S2、通过污水提升泵将调解池中的污水均匀提升至厌氧池,且在现场PLC控制系统的控制下,IBO池中硝化液及MBR膜池中污泥回流至厌氧池中,污水在厌氧池经混合器作用充分与回流污泥混合后,在厌氧池停留时间为2~5h;

  S3、将厌氧池充分混合反应后的混合液自流进入缺氧池,与回流的硝化液回流在缺氧池中混合器的作用下进一步混合反应,二次混合液在缺氧池反应时间为3-8h;

  S4、反应后的混合液从设备底部自流进去IBO池,IBO池挂设有促进微生物代谢的填料,混合液在IBO池反应时间为6-10h;

  S5、反应后的混合液进入MBR膜池膜,对污水深度净化;同时通过MBR池排放剩余污泥达到系统除磷的目的,膜池中污泥定期提升至储泥池,提升时间为30~40天;

  S6、经净化后的污水最后进入清水池进行消毒处理;

  S7、经以上反应后出水能够稳定达到一级A标排放标准,然后直接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BO双膜双循环污水处理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提升泵后装有电磁流量计,能够及时反馈污水流量,然后在现场PLC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控制IBO池中硝化液回流泵及MBR膜池中污泥回流泵运行时间,进而控制硝化液回流量与污泥回流量,确保硝化液回流量与进水量比为1::1~3:1,污泥回流比与进水量比为:1:1~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BO双膜双循环污水处理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设有缺氧池设有中贸环境自主研发的仿生生物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BO双膜双循环污水处理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好氧池中设有在线溶氧仪,能够随时反馈混合液中的溶解氧含量,进而控制曝气风机的运行时间,系统预设好氧池溶解氧浓度为2-4mg/l,当溶解氧低于2mg/l时,曝气机开始运转工作,当溶解氧高于4mg/l,设备停止运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BO双膜双循环污水处理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MBR膜池设有液位计,通过液位计控制自吸泵的运转时间,当MBR膜池液位高于设定液位时,自吸泵自动运转,同时自吸泵运行与停歇时间比为:3:1~5:1,当MBR膜池液位低于设定液位时自吸泵停止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BO双膜双循环污水处理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清水池中设有消毒装置和导流板,消毒方式采用紫外线消毒、二氧化氯、臭氧消毒、过硫酸钾消毒其中的一种方式。

  说明书

  一种IBO双膜双循环污水处理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BO双膜双循环污水处理方式。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等) 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道传染病毒等)。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

  我国污水处理产业发展进步较晚,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污水处理的需求主要是以工业和国防尖端使用为主。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拉动了污水处理的需求。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污水处理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污水处理需求的增速远高于全球水平。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流域等水体污染,同时农村经济发展赶不上城镇,地区特点突出等,因此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迫切需要经济、高效、自动化高的一体化处理系统,以适应我区农村污水的多样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IBO双膜双循环污水处理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IBO双膜双循环污水处理方式,该处理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集中收集而来的污水通入调节池充分平衡水质、水量,且调节池中设置有污水提升泵;

  S2、通过污水提升泵将调解池中的污水均匀提升至厌氧池,且在现场PLC控制系统的控制下,IBO池中硝化液及MBR膜池中污泥回流至厌氧池中,污水在厌氧池经混合器作用充分与回流污泥混合后,在厌氧池停留时间为2~5h;

  S3、将厌氧池充分混合反应后的混合液自流进入缺氧池,与回流的硝化液回流在缺氧池中混合器的作用下进一步混合反应,二次混合液在缺氧池反应时间为3-8h;

  S4、反应后的混合液从设备底部自流进去IBO池,IBO池挂设有促进微生物代谢的填料,混合液在IBO池反应时间为6-10h;

  S5、反应后的混合液进入MBR膜池膜,对污水深度净化;同时通过MBR池排放剩余污泥达到系统除磷的目的,膜池中污泥定期提升至储泥池,提升时间为30~40天;

  S6、经净化后的污水最后进入清水池进行消毒处理;

  S7、经以上反应后出水能够稳定达到一级A标排放标准,然后直接排放。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提升泵后装有电磁流量计,能够及时反馈污水流量,然后在现场PLC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控制IBO池中硝化液回流泵及MBR膜池中污泥回流泵运行时间,进而控制硝化液回流量与污泥回流量,确保硝化液回流量与进水量比为1::1~3:1,污泥回流比与进水量比为:1:1~1:4。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设有缺氧池设有中贸环境自主研发的仿生生物填料。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好氧池中设有在线溶氧仪,能够随时反馈混合液中的溶解氧含量,进而控制曝气风机的运行时间,系统预设好氧池溶解氧浓度为2-4mg/l,当溶解氧低于2mg/l时,曝气机开始运转工作,当溶解氧高于4mg/l,设备停止运转。

  优选地,所述步骤S5中MBR膜池设有液位计,通过液位计控制自吸泵的运转时间,当MBR膜池液位高于设定液位时,自吸泵自动运转,同时自吸泵运行与停歇时间比为:3:1~5:1。当MBR膜池液位低于设定液位时自吸泵停止运行。

  优选地,所述步骤S6中清水池中设有消毒装置和导流板,消毒方式采用紫外线消毒、二氧化氯、臭氧消毒、过硫酸钾消毒其中的一种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该工艺是采用AAO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技术、MBR膜三者相结合的一项工艺技术,同时通过控制好氧池的氧溶解量采用间歇性曝气的方式,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一项工艺技术。

  该工艺以成熟可靠的A/O和A/A/O、SBR工艺为基础,通过在生化池中挂设中贸环境自主研发的专用仿生生物填料和曝气装置,增大污泥负荷,增加微生物着床面积,提高溶解氧利用效率,降低曝气能耗,减少剩余污泥量,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工艺能结合A2/O工艺稳定、出水水质好,SBR间歇运行、抗冲击能力强、污泥产量小,MBR水力停留时间与污泥停留时间完全分离,附以接触氧化法高生物处理效率,占地小等优势特点,使小型污水处理站的处理效果得以保证。

  该处理系统由厌氧池、缺氧池、间歇式生物接触氧化(IBO)池、MBR膜池、清水池、回流系统及曝气系统组成,在厌氧池、缺氧池、IBO池设置ZM仿生生物填料,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同时,MBR实现污泥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分离,将设备运行管理智能化,通过物联网远程通信技术,实现设备的实时在线监控,达到远程控制、无人值守的目的,以适应村镇基层缺乏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