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5.21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IPC分类号C02F1/78; B01D53/74; B01D53/6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工业难降解废水臭氧混合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一侧设有气液混合泵,反应釜另一侧设有排液泵,反应釜顶部一侧设有气体增压泵,排液泵的输入端通过阀门二与反应釜的液体输出端相连,排液泵的排液输出端与降解池的输入端相连,反应釜的侧壁以及顶部和底部壁内布设有冷却管,冷却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换热器的热出口和热入口相连,反应釜顶部设有气道,气道内设有若干加热灯。本实用新型的气液混合泵对废水和臭氧的混合效果良好、成本低、效率高,而且气体增压泵增加了反应釜内的压力,从而增加了气液混合物中臭氧的溶解度,反应更加充分,进而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了废水的降解难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业难降解废水臭氧混合装置,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一侧设有气液混合泵(2),所述气液混合泵(2)的输出端通过阀门一(3)与所述反应釜(1)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气液混合泵(2)的气体输入端(4)和液体输入端(5)分别与臭氧发生器和废水容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反应釜(1)的另一侧设有排液泵(6),所述排液泵(6)的输入端通过阀门二(7)与所述反应釜(1)的液体输出端相连,所述排液泵(6)的排液输出端(8)与降解池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反应釜(1)的侧壁以及顶部和底部壁内布设有冷却管(9),所述冷却管(9)与换热器相连,所述反应釜(1)一侧侧壁的顶部设有气体增压泵(17),所述气体增压泵(17)的输入端也与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且输出端与所述反应釜(1)内腔相连,所述反应釜(1)顶部设有气道(11),所述气道(11)底部通过阀门三(10)与所述反应釜(1)的气体输出端相连,所述气道(11)内设有若干加热灯(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难降解废水臭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11)顶部的输出端连有竖直的导气筒(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难降解废水臭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筒(13)顶部设有挡板(14),所述挡板(14)呈锥状且底部设有通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难降解废水臭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顶部内壁位于所述阀门三(10)相对的一侧设有风机(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难降解废水臭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内部侧壁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温度传感器(16)与监控室内的温度显示器相连。
说明书
一种工业难降解废水臭氧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难降解废水臭氧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废水处理中对于高浓度的医药、化工、染料等工业废水由于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采用的一般的生化工艺很难进行有效的处理,而臭氧是自然界最强的氧化剂之一,其氧化还原电位仅次于氟,位居第二;臭氧的强氧化能够导致难生物降解有机分子破裂,通过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改变分子结构,降低了出水中的COD,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现有设备的废水臭氧混合方式中,传统的曝气法成本高、混合效果差;混合后臭氧与废水反应的过程中,由于臭氧的溶解度较低,过多的臭氧溢出,造成反应不充分的情况,进而降低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增加了废水的降解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工业难降解废水臭氧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难降解废水臭氧混合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一侧设有气液混合泵,所述气液混合泵的输出端通过阀门一与所述反应釜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气液混合泵的气体输入端和液体输入端分别与臭氧发生器和废水容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反应釜的另一侧设有排液泵,所述排液泵的输入端通过阀门二与所述反应釜的液体输出端相连,所述排液泵的排液输出端与降解池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反应釜的侧壁以及顶部和底部壁内布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与换热器相连,所述反应釜一侧侧壁的顶部设有气体增压泵,所述气体增压泵的输入端也与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且输出端与所述反应釜内腔相连,所述反应釜顶部设有气道,所述气道底部通过阀门三与所述反应釜的气体输出端相连,所述气道内设有若干加热灯。
所述气道顶部的输出端连有竖直的导气筒。
所述导气筒顶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呈锥状且底部设有通气口。
所述反应釜顶部内壁位于所述阀门三相对的一侧设有风机。
所述反应釜内部侧壁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监控室内的温度显示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液混合泵对废水和臭氧的混合效果良好、成本低、效率高,而且气体增压泵增加了反应釜内的压力,从而增加了气液混合物中臭氧的溶解度,反应更加充分,进而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了废水的降解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