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发布时间:2019-6-25 9:12:35

  申请日2019.02.13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3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制品污水处理方法,是将豆制品污水用过滤格栅进行过滤,悬浮固体及漂浮物外运;取过滤后的污水进行初沉淀;取上层液体并加入PH调节剂;再将液体送入厌氧反应池中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液体经过滤除浮渣后,送入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中进行反应;取反应后的液体进行絮凝沉淀,静置待分层后,上清液外排。本发明方法具有处理高效、稳定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豆制品污水处理方法的系统,本发明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顺序连接的污水预处理装置、初沉池、调节池、厌氧反应池、过滤池、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沉淀池、清水池。本发明系统处理水量大,适用于大型豆制品加工企业以及加工园区,处理后的水可直接排放到市政污水管网中。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豆制品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豆制品污水用过滤格栅进行过滤,悬浮固体及漂浮物外运;取过滤后的污水并加入氢氧化钠,进行初沉淀;取上层液体并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值至6~8;再将液体送入厌氧反应池中进行反应,回收产生的沼气;反应后的液体经过滤除浮渣后,送入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中进行反应;取反应后的液体,加入助凝剂、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静置待分层后,上清液外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制品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反应池产生的污泥、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产生的污泥以及絮凝沉淀的沉淀物分别取出并合并,再经浓缩、压滤得泥饼,泥饼外运,滤液送回调节PH值步骤的原液中。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豆制品污水处理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顺序连接的污水预处理装置(1)、初沉池(2)、调节池(3)、厌氧反应池(4)、过滤池(5)、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6)、沉淀池(7)、清水池(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制品污水处理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浓缩池、压滤机,污泥浓缩池分别与厌氧反应池(4)的排泥端、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6)的排泥端、沉淀池(7)的排渣端连接,压滤机与污泥浓缩池排料端连接,污泥浓缩池的排液端通过管道与调节池(3)连接,沉淀池(7)的排液端通过管道与调节池(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制品污水处理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预处理装置(1)包括集水井(1a)以及设于集水井(1a)内的过滤格栅(1b),集水井(1a)侧面上部设有预处理进水管(1c),集水井(1a)底部设有预处理出水管(1d),所述的集水井(1a)从上到下包括至少两个集水段,且从上到下集水段直径依次递减,每个集水段的下部均呈向集水段中心倾斜状,且每个集水段的倾斜面设有排放口,排放口与排放管(1e)连接,排放管(1e)设有闸阀,所述的集水段内分别设有过滤格栅(1d),所述的集水井(1a)上方设有支架(1f),支架(1f)上设有若干个驱动机构(1g),每一驱动机构(1g)对应连接一个过滤格栅(1b),使驱动机构(1g)能够带动过滤格栅(1b)在集水段内上下移动,预处理出水管(1d)通过管道与初沉池(2)进水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制品污水处理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反应池(4)包括厌氧反应池本体(4a),所述的厌氧反应池本体(4a)内的底部设有厌氧反应布水管(4b),厌氧反应布水管(4b)与厌氧反应进水管(4c)连接,厌氧反应进水管(4c)通过管道与调节池(3)出水端连接,所述的厌氧反应池本体(4a)内的上部设有三相分离器(4d),三相分离器(4d)的上方设有气液分离器(4e),三相分离器(4d)与厌氧反应池本体(4a)底部之间的区域为反应区,反应区下部为污泥床,上部为悬浮层,所述的三相分离器(4d)、气液分离器(4e)侧面均设有排水管,排水管通过管道与过滤池(5)进水端连接,所述的气液分离器(4e)顶部设有排气管(4f),所述的三相分离器(4d)下方的反应池本体内壁设有上导轨(4g)、下导轨(4h),上导轨(4g)设有上滑块(4i),下导轨(4h)设有下滑块(4j),所述的厌氧反应池本体(4a)外的两侧水平设置有上气缸(4k)、下气缸(4l),所述的上气缸(4k)的活塞杆穿过厌氧反应池本体(4a)与上滑块(4i)的侧面连接,使上气缸(4k)能够带动上滑块(4i)在上导轨(4g)上移动,所述的下气缸(4l)的活塞杆穿过厌氧反应池本体(4a)与下滑块(4j)的侧面连接,使下气缸(4l)能够带动下滑块(4j)在下导轨(4h)上移动,所述的三相分离器(4d)下方设有呈上小下大状的集气导泥罩,集气导泥罩包括上环体(4m)、下环体(4n)以及连接上环体(4m)与下环体(4n)之间的弹性布(4o),所述的上环体(4m)由两个半圆环体组成,且两个半圆环体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的下环体(4n)由两个半圆环体组成,且两个半圆环体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的上环体(4m)的半圆环体侧面均铰接连接有上连杆(4p),上连杆(4p)的上端与上滑块(4i)铰接连接,所述的下环体(4n)的半圆环体侧面均铰接连接有下连杆(4q),下连杆(4q)的上端与下滑块(4j)铰接连接,所述的上气缸(4k)、下气缸(4l)分别与集气导泥罩控制装置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豆制品污水处理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环体(4m)由两个半圆环体组成,且两个半圆环体之间通过铰链或弹性带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有机负荷的厌氧反应池,其特征是:所述的下环体(4n)由两个半圆环体组成,且两个半圆环体之间通过铰链或弹性带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制品污水处理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6)包括氧化反应池本体(6a)、分层斜板(6b)、曝气管(6c)、填料架(6d)、下液管(6e)、接触氧化进液管(6f)、接触氧化排液管(6g),所述的分层斜板(6b)有多个,且从上到下依次错位设置,所述的分层斜板(6b)的较低一端与氧化反应池本体(6a)内壁固结,较高一端为溢流端,所述的曝气管(6c)分别设于分层斜板(6b)上,所述的填料架(6d)倾斜设置于分层斜板(6b)上方,填料架(6d)设有生物填料,所述的填料架(6d)的上方竖直设置有挡流板(6h),挡流板(6h)靠近分层斜板(6b)较低一端,挡流板(6h)下端与分层斜板(6b)之间为导流口,挡流板(6h)上端所处的水平位置高于分层斜板(6b)较高一端所处的水平位置,所述的分层斜板(6b)设有若干个下液口,下液口底部设有下液管(6e),下液管(6e)设有电磁阀,所述的接触氧化进液管(6f)设于氧化反应池本体(6a)顶部,接触氧化进液管(6f)通过管道与过滤池(5)出水端连接,所述的接触氧化排液管(6g)设于氧化反应池本体(6a)侧面下部,接触氧化排液管(6g)通过管道与沉淀池(7)进水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豆制品污水处理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沼气脱硫脱水回收装置,所述的沼气脱硫脱水回收装置包括壳体(9a)、上滑轨(9b)、下滑轨(9c)、脱水检修室(9d)、脱水填料托架(9e)、脱水填料托架驱动装置(9f)、脱硫检修室(9g)、脱硫填料托架(9h)、脱硫填料托架驱动装置(9i),所述的壳体(9a)底部设有沼气布气管(9j),沼气布气管(9j)与进气管(9k)连接,进气管(9k)与厌氧反应池(4)的排气管连接,壳体(9a)顶部设有出气管(9l),所述的壳体(9a)的两侧的下部分别相对设置有脱水检修室(9d),脱水检修室(9d)相对的壳体(9a)上开设有脱水填料托架口,所述的壳体(9a)的两侧的上部分别相对设置有脱硫检修室(9g),脱硫检修室(9g)相对的壳体(9a)上开设有脱硫填料托架口,所述的下滑轨(9c)设于脱水填料托架口,且两端分别延伸至脱水检修室(9d)内,所述的上滑轨(9b)设于脱硫填料托架口,且两端分别延伸至脱硫检修室(9g),所述的脱水填料托架(9e)的下部与下滑轨(9c)滑动配合,且脱水填料托架(9e)两端分别设有托架口封板(9m),所述的脱水填料托架驱动装置(9f)设于脱水检修室(9d)内,且能够带动脱水填料托架(9e)在下滑轨(9c)上移动,所述的脱水填料托架(9e)有两个,且两个脱水填料托架(9e)的封板之间固结连接,其中一个脱水填料托架(9e)位于壳体(9a)内,另一个脱水填料托架(9e)位于脱水检修室(9d)内,所述的脱硫填料托架(9h)的下部与上滑轨(9b)滑动配合,且脱硫填料托架(9h)两端分别设有托架口封板(9m),所述的脱硫填料托架驱动装置(9i)设于脱硫检修室(9g)内,且能够带动脱硫填料托架(9h)在上滑轨(9b)上移动,所述的脱硫填料托架(9h)有两个,且两个脱硫填料托架(9h)的封板之间固结连接,其中一个脱硫填料托架(9h)位于壳体(9a)内,另一个脱硫填料托架(9h)位于脱硫检修室(9g)内,所述的脱水填料托架(9e)内设有脱水填料,所述的脱硫填料托架(9h)内设有脱硫填料。

  说明书

  一种豆制品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制品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豆制品加工的污水主要有原料黄豆的浸豆、泡豆及压榨废水和冲洗污水,主要来源于洗豆水、泡豆水、浆渣分离水、压滤水、各生产工艺容器的洗涤水、地面冲洗水等。污水中黄泔水COD高达20000~30000mg/L ,泡豆水的COD 4000~8000 mg/ L。这类污水有机污染物含量高,是污染环境的高浓度有机污染废水。由于豆制品生产属于间歇生产方式,排水时间较集中,水量和水质很不均匀,现有技术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处理效果容易恶化,需要频繁维护。为此,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豆制品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制品污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制品污水处理方法的系统。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将豆制品污水用过滤格栅进行过滤,悬浮固体及漂浮物外运;取过滤后的污水并加入氢氧化钠,进行初沉淀;取上层液体并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值至6~8;再将液体送入厌氧反应池中进行反应,回收产生的沼气;反应后的液体经过滤除浮渣后,送入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中进行反应;取反应后的液体,加入助凝剂、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静置待分层后,上清液外排。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通过管道依次顺序连接的污水预处理装置、初沉池、调节池、厌氧反应池、过滤池、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沉淀池、清水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法采用预处理过滤、初沉淀结合厌氧生物处理以及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最后在进行二次沉淀的处理工艺,特别适用于豆制品加工等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工业污水的处理情况,具有处理高效、稳定的优点,出水水质满足市政环保要求;

  2、本发明系统先通过污水预处理装置对进水进行过滤,然后再初沉池中进行沉淀处理,调节池起到调节污水PH值的作用,利于后续工序进行处理;厌氧反应池、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具有反应高效的优点;然后再在沉淀池中进行二次沉淀,上清液送入清水池,而沉淀物以及其他工序产生的过多污泥,通过污泥浓缩池、压滤机处理后得到便于外运的泥饼;本发明系统处理水量大,可达2000m3/d,适用于大型豆制品加工企业以及加工园区,具有稳定、高效的优点,处理后的水可直接排放到市政污水管网中,满足环保要求;

  3、污水预处理装置的多个集水段,可满足废水流量大,处理能力要求高的生产需要,同时也适用于小流量的生产情况;在其他集水段的过滤格栅清理过程中,实现不间断过滤,处理稳定,保障过滤效果;集水段的倾斜面利于水流对下一集水段的过滤格栅进行冲刷,并从排放管排出,实现对于除第一个工作状态的过滤格栅以外的其他过滤格栅在线清理的功能;

  4、厌氧反应池通过污泥床以及悬浮层与污水发生反应,三相分离器配合气液分离器,可将消化气、污泥以及处理后的污水分离,具有稳定高效的优点;而在反应过程中,集气导泥罩一方面可将下落的污泥导向悬浮层两边,利于污泥快速分散,从而提高反应效率;另一方面,上小下大状的集气导泥罩起到聚集消化气的作用,使消化气通过上环体与掉落的污泥对冲,将污泥打回并使污泥冲向集气导泥罩上方的四周,在从集气导泥罩四周下落,进一步提高污泥分散效果;集气导泥罩在上气缸、下气缸的作用下,具有自动竖向折叠的功能,在不需要使用集气导泥罩的情况下,折叠状态的集气导泥罩起到避免阻挡消化气泡上行以及污泥下落的作用,保障反应区正常工作;

  5、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的氧化反应池本体内设有若干个分层斜板,通过分层斜板的溢流端,即可使污水在流动过程中分布于每个分层斜板上的生物填料与曝气管组成的反应区域,提高反应效率;曝气过程中还使得污水的流动更加通畅;挡流板起到改变污水流向的作用,使污水充分充氧并保障污水与生物填料接触反应效果;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每工作一段时间,开启电磁阀,使每一分层斜板上的污水通过下液管下落,防止分层斜板较低一端产生污水流动死角,保障设备正常处理;也可根据需要,间歇式开启最上层分层斜板的电磁阀,增大液体下落量,使溶解氧进一步快速增加,降低曝气功耗;也可长期开启从最上层分层斜板开始,单数层的电磁阀,而双数层的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使溶解氧迅速增加的同时,保障污水与生物填料的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效果;循环泵起到将池本体内的污水不断循环的作用,延长反应时间,进一步提高反应效果;

  6、沼气脱硫脱水回收装置可快速、方便的对脱水填料以及脱硫填料进行更换,不影响沼气正常处理,实现在线检修;也可随时监测湿度以及出气管处的硫化氢气体含量,保障脱水脱硫效果;在打开检修滑门前,可先根据第二硫化氢气体传感器监测情况,将脱水检修室、脱硫检修室内的气体排出后,再进行检修,保障作业安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