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泥浓缩技术

发布时间:2019-6-14 14:25:40

  申请日2019.02.27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IPC分类号C02F11/12; B01D2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活污泥浓缩装置,包括均有前端封头、后端封头的罐主体,所述罐主体的后端封头上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罐主体在出水管的下端设置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为成“L”型的板状结构,所述罐主体内的顶部在后端一侧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罐主体内的中部底端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罐主体顶部在靠近前端封头的一侧连接有进泥组件。通过架设生活污泥浓缩装置,与给排水系统联通,即可应用到生活污泥的沉淀步骤,极为便捷,不需要建造污水沉淀的工程,降低了传统治理工艺般需改造建设的实施难度,节省了环保工程的施工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活污泥浓缩装置,包括均有前端封头(2)、后端封头(3)的罐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主体(1)的后端封头(3)上部连接有出水管(4),所述罐主体(1)在出水管(4)的下端设置有引水槽(5),所述引水槽(5)为成“L”型的板状结构,所述罐主体(1)内的顶部在后端一侧连接有第一挡板(6),所述罐主体(1)内的中部底端连接有第二挡板(7),所述罐主体(1)顶部在靠近前端封头(2)的一侧连接有进泥组件(8),所述进泥组件(8)由主管道(801)与输送管(802)相同连接而成,所述主管道(801)、输送管(802)均固定嵌入在罐主体(1)的顶部,所述主管道(801)为顶部封闭、下部开口的圆柱形管道,所述输送管(802)的下端与主管道(801)的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泥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槽(5)的两侧的边端延伸至与罐主体(1)的壁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泥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封头(2)与第二挡板(7)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第一沉淀区(9),所述第二挡板(7)与第一挡板(6)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第二沉淀区(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泥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6)、第二档板(7)的边端均延伸连接在罐主体(1)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一档板(6)的高度为罐主体(1)直径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二档边(7)的高度为罐主体(1)直径的四分之三。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泥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主体(1)在第一沉淀区(9)的上方、进泥组件(8)的后方开设有排污管道(1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泥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主体(1)在第二沉淀区(10)的中部上方开设有抽污管(12)。

  说明书

  一种生活污泥浓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泥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即将污水达到某一水体排放标准而进行水质物理、化学、生物处理的净化过程,按分类通常为生活污水处理及生产污水处理。生活污水中所含污染物主要为固体悬浮物、油脂、胶状物等杂质以及大量病原微生物,生活污水处理的过程通常为:先通过物理方法进行预处理,即以筛滤、沉淀的方式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悬浮固体和漂浮物,再后续通过生物、化学方法进行深度净化处理。传统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存在占用面积大、投入成本高、管理复杂、水质效果不佳等问题。基于此,本发明人通过多年的研究,制造了生活污水处理集成设备,将各污水处理环节所使用的工程设备转换为一系列立体式空间分布可便于移动安装的个体设备,不需要如传统治理工艺般需改造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程度的好坏,其中一关键点在于预处理步骤,其中,沉淀步骤采用沉淀浓缩装置,使固体和漂浮物沉降至底部,大部分水体悬至上部以抽出进入下一步处理工序,基于一系列的生活污水处理集成设备,沉淀环节的处理装置是污水处理集成设备中的重要一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污泥浓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次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活污泥浓缩装置,包括均有前端封头、后端封头的罐主体,所述罐主体的后端封头上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罐主体在出水管的下端设置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为成“L”型的板状结构,所述罐主体内的顶部在后端一侧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罐主体内的中部底端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罐主体顶部在靠近前端封头的一侧连接有进泥组件,所述进泥组件由主管道与输送管相同连接而成,所述主管道、输送管均固定嵌入在罐主体的顶部,所述主管道为顶部封闭、下部开口的圆柱形管道,所述输送管的下端与主管道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引水槽的两侧的边端延伸至与罐主体的壁面连接。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前端封头与第二挡板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第一沉淀区,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第二沉淀区。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档板的边端均延伸连接在罐主体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一档板的高度为罐主体直径的三分之一,所述第二档边的高度为罐主体直径的四分之三。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罐主体在第一沉淀区的上方、进泥组件的后方开设有排污管道。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罐主体在第二沉淀区的中部上方开设有抽污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的生活污泥浓缩装置呈罐体形状,通过架设生活污泥浓缩装置,与给排水系统联通,即可应用到生活污泥的沉淀步骤,极为便捷,不需要建造污水沉淀的工程,降低了传统治理工艺般需改造建设的实施难度,节省了环保工程的施工成本。收集而来的污泥通过进泥组件进入到罐主体,在第一沉淀区中沉淀,随着污泥在第一沉淀区的积累,上层清水越过第二挡板进入第二沉淀区,第二沉淀区中水体逐渐积累至引水槽,水体通过出水管流入下一道污水处理工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