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污泥清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9-6-12 17:14:04

  申请日2018.04.12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IPC分类号E02F5/28; E02F7/02; C02F1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污泥清理装置,包括履带轮、动力机舱、污泥处理铲、倒装口、支撑架、提升杆、驾驶仓、双头电机和动力轴承,履带轮设置在动力机舱的底端的前方和后方,且通过轴承将两个履带轮固定在动力机舱的底端的前方和后方,并且履带轮的长度为三米,倒装口设置在动力机舱的顶端中部,且贯穿于动力机舱的顶端中部,并且倒装口呈倒金字塔状。设置有一个绞泥轮,且绞泥轮采用不锈钢制成,通过绞泥轮能够将河道内部的污泥进行铲除,当有大块的污泥能够通过绞泥轮能够将其进搅碎,更容易将污泥进行运输,由于长时间的浸泡在水中,采用不锈钢材质能够使得绞泥轮不易生锈,适用于水利工程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利工程污泥清理装置,包括履带轮(1)、动力机舱(2)、污泥处理铲(4)、倒装口(5)、支撑架(6)、提升杆(7)、驾驶仓(8)、双头电机(9)和动力轴承(13),所述履带轮(1)设置在动力机舱(2)的底端的前方和后方,且通过轴承将两个履带轮(1)固定在动力机舱(2)的底端的前方和后方,并且所述履带轮(1)的长度为三米,所述倒装口(5)设置在动力机舱(2)的顶端中部,且贯穿于动力机舱(2)的顶端中部,并且所述倒装口(5)呈倒金字塔状,所述提升杆(7)设置在动力机舱(2)的右端中部,且固定连接在动力机舱(2)的左端中部,并且所述提升杆(7)的提升高度为五十厘米,所述支撑架(6)设置在提升杆(7)的顶端,且固定焊接在提升杆(7)的顶端,并且所述支撑架(6)的长度为三点五米,所述污泥处理铲(4)设置在支撑架(6)的右端,且固定焊接在支撑架(6)的右端,并且所述污泥处理铲(4)的左端开孔与支撑架(6)右端的开口一致,所述双头电机(9)设置在污泥处理铲(4)的顶端右部,且固定镶嵌在污泥处理铲(4)的顶端右部,并且所述双头电机(9)与外接电源呈电性连接,所述双头电机(9)的功率为两百瓦,所述驾驶仓(8)设置在动力机舱(2)的右侧后方,且固定焊接在动力机舱(2)的右侧后方,并且动力机舱(2)的内部的承载人数为一人,所述动力轴承(13)设置在支撑架(6)的内部两端,且旋转连接在支撑架(6)的内部两端,并且所述动力轴承(13)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舱(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污泥储存仓(10),且倒装口(5)位于污泥储存仓(10)的正上方,所述污泥储存仓(10)的前方与后方的两端固定焊接有吊挂把手(3),且吊挂把手(3)采用钢筋制成,并且吊挂把手(3)内部的空隙与污泥储存仓(10)的距离为十厘米,所述污泥处理铲(4)的内部前端旋转连接有绞泥轮(11),且绞泥轮(11)底部与污泥处理铲(4)底部的距离为一厘米,所述支撑架(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传送带(12),且传送带(12)通过动力轴承(13)进行驱动,所述污泥处理铲(4)的左侧下方贯穿有排水孔(14),且排水孔(14)的口径为三厘米,所述污泥处理铲(4)的左侧中部活动连接有传送板(15),且传送板(15)与污泥处理铲(4)底部的夹角为三十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污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泥轮(11)设置有一个,且绞泥轮(11)采用不锈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污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2)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孔洞,且传送带(12)的表面为粗糙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污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14)均匀的分布在污泥处理铲(4)的左侧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污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板(15)采用不锈钢制成,且传送板(15)的表面为光滑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污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储存仓(10)的储存量为两立方米,且污泥储存仓(10)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说明书

  一种水利工程污泥清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

  现有的污泥清理装置,在清理河道过程中,遇到一些大颗粒的泥土时,容易导致清理装置无法将其取出,并且容易将吸土口处造成阻塞,使得现有的污泥清理装置得不到广泛的使用及认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解决清理河道污泥时容易造成阻塞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污泥清理装置,该装置中通过设置绞泥轮部件,能够将泥土进行粉碎,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污泥清理装置,清理河道污泥时容易造成阻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污泥清理装置,包括履带轮、动力机舱、污泥处理铲、倒装口、支撑架、提升杆、驾驶仓、双头电机和动力轴承,所述履带轮设置在动力机舱的底端的前方和后方,且通过轴承将两个履带轮固定在动力机舱的底端的前方和后方,并且所述履带轮的长度为三米,所述倒装口设置在动力机舱的顶端中部,且贯穿于动力机舱的顶端中部,并且所述倒装口呈倒金字塔状,所述提升杆设置在动力机舱的右端中部,且固定连接在动力机舱的左端中部,并且所述提升杆的提升高度为五十厘米,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提升杆的顶端,且固定焊接在提升杆的顶端,并且所述支撑架的长度为三点五米,所述污泥处理铲设置在支撑架的右端,且固定焊接在支撑架的右端,并且所述污泥处理铲的左端开孔与支撑架右端的开口一致,所述双头电机设置在污泥处理铲的顶端右部,且固定镶嵌在污泥处理铲的顶端右部,并且所述双头电机与外接电源呈电性连接,所述双头电机的功率为两百瓦,所述驾驶仓设置在动力机舱的右侧后方,且固定焊接在动力机舱的右侧后方,并且动力机舱的内部的承载人数为一人,所述动力轴承设置在支撑架的内部两端,且旋转连接在支撑架的内部两端,并且所述动力轴承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所述动力机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污泥储存仓,且倒装口位于污泥储存仓的正上方,所述污泥储存仓的前方与后方的两端固定焊接有吊挂把手,且吊挂把手采用钢筋制成,并且吊挂把手内部的空隙与污泥储存仓的距离为十厘米,所述污泥处理铲的内部前端旋转连接有绞泥轮,且绞泥轮底部与污泥处理铲底部的距离为一厘米,所述支撑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传送带,且传送带通过动力轴承进行驱动,所述污泥处理铲的左侧下方贯穿有排水孔,且排水孔的口径为三厘米,所述污泥处理铲的左侧中部活动连接有传送板,且传送板与污泥处理铲底部的夹角为三十度。

  优选的,所述绞泥轮设置有一个,且绞泥轮采用不锈钢制成。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孔洞,且传送带的表面为粗糙面。

  优选的,所述排水孔均匀的分布在污泥处理铲的左侧下方。

  优选的,所述传送板采用不锈钢制成,且传送板的表面为光滑面。

  优选的,所述污泥储存仓的储存量为两立方米,且污泥储存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解决清理河道污泥时容易造成阻塞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污泥清理装置,该装置中通过设置有一个绞泥轮,且绞泥轮采用不锈钢制成,通过绞泥轮能够将河道内部的污泥进行铲除,当有大块的污泥能够通过绞泥轮能够将其进搅碎,更容易将污泥进行运输,由于长时间的浸泡在水中,采用不锈钢材质能够使得绞泥轮不易生锈,设置有传送带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孔洞,且传送带的表面为粗糙面,通过传送带将污泥进行传输,使得的污泥能够进行入到倒装口内,在传送带的表面设计孔洞,使得淤泥中的水质能够掉落在支撑架上,并从支撑架的底部流出,表面为粗糙面能够增加摩擦力,使得污泥不会出现滑落,设置有排水孔均匀的分布在污泥处理铲的左侧下方,通过排水孔将支撑架内部掉落下的水分进行排出,避免内部的水分堆积,而导致水分传送到污泥储存仓内,造成内部盛装污泥的总体质量减少,设置有传送板采用不锈钢制成,且传送板的表面为光滑面,通过传送板将绞泥轮的抓取上的污泥进行更改方向,使得污泥能进入到传送带上,表面为光滑面能够使得污泥更加方便的将泥土滑入到传送带上,设置有污泥储存仓的储存量为两立方米,且污泥储存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通过污泥储存仓能够将提取的污泥进行储存,两立方厘米的储存量能够使得该种污泥清洗装置清理二十米的距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