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9-5-14 9:27:17

  申请日2013.06.18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一种组合生态污水处理系统,进水管与布水槽相通接,曝气复氧槽与布水槽之间通过穿孔花墙隔开,在曝气复氧槽中放置微孔曝气器,曝气风机给微孔曝气器供气,在曝气风机给微孔曝气器的供气管道上安装有流量控制计;曝气复氧槽和生态浮床槽之间以溢流堰墙隔开,生态浮床槽中放置有若干个生态浮床槽浮床,生态浮床槽浮床上种植有植物;生态浮床槽和滤式反应墙槽之间以穿孔花墙隔开,滤式反应墙槽和集水槽以穿孔花墙隔开,反应墙槽中放置有反应介质,出水管与集水槽相通接。它去污效率好,生态处理过程稳定,能保证出水水质;运行维护简便,运行费用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组合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池体(11),其特征在于:在池体(11)中建筑有穿孔花墙(8)、溢流堰墙(9),穿孔花墙(8)上设置有开孔(8-1),穿孔花墙(8)和溢流堰墙(9)将池体(11)分隔成布水槽(2)、曝气复氧槽(3)、生态浮床槽(4)、滤式反应墙槽(5)和集水槽(6);

  进水管(1)与布水槽(2)相通接,曝气复氧槽(3)与布水槽(2)之间通过穿孔花墙(8)隔开,在曝气复氧槽(3)中放置微孔曝气器(3-1),曝气风机(10)给微孔曝气器(3-1)供气,在曝气风机(10)给微孔曝气器(3-1)的供气管道上安装有流量控制计(12);

  曝气复氧槽(3)和生态浮床槽(4)之间以溢流堰墙(9)隔开,生态浮床槽(4)中放置有若干个生态浮床槽浮床(4-1),生态浮床槽浮床(4-1)上种植有植物(4-2);

  生态浮床槽(4)和滤式反应墙槽(5)之间以穿孔花墙(8)隔开,滤式反应墙槽(5)和集水槽(6)以穿孔花墙(8)隔开,反应墙槽(5)中放置有反应介质(5-1),出水管(7)与集水槽(6)相通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植物(4-2)为水芹、水葫芦、香根草或再力花,植物(4-2)在生态浮床槽浮床(4-1)上的种植密度为每平方米种植数量为10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反应介质(5-1)采用沸石、陶粒和零价铁屑,反应介质(5-1)装填高度为0.6m,反应介质(5-1)粒径为15mm,反应介质装填方式为混合均匀装填方式。

  说明书

  一种组合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 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组合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化学、物理、生物及生态工程等工艺技术是国内外目前采用较多水污染治理技术,且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与化学、物理等技术相比,由于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在治理/修复效果、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的优势而在国内外被普遍应用于河道污染的治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提高,污染负荷不断增加、有机污染、营养型污染、有毒有机物污染等问题复合叠加出现,使得水污染更加错综复杂,治理/修复难度进一步加大,仅靠单一的污染治理/修复技术明显不能达到治理要求。因此,研发集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低成本、见效快、一体化的水质净化实用组合技术是我国水污染治理技术的重点研究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组合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它去污效率好,生态处理过程稳定,能保证出水水质;运行维护简便,运行费用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组合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池体,在池体中建筑有穿孔花墙、溢流堰墙,穿孔花墙上设置有开孔,穿孔花墙和溢流堰墙将池体分隔成布水槽、曝气复氧槽、生态浮床槽、滤式反应墙槽和集水槽;

  进水管与布水槽相通接,曝气复氧槽与布水槽之间通过穿孔花墙隔开,在曝气复氧槽中放置微孔曝气器,曝气风机给微孔曝气器供气,在曝气风机给微孔曝气器的供气管道上安装有流量控制计;

  曝气复氧槽和生态浮床槽之间以溢流堰墙隔开,生态浮床槽中放置有若干个生态浮床槽浮床,生态浮床槽浮床上种植有植物;

  生态浮床槽和滤式反应墙槽之间以穿孔花墙隔开,滤式反应墙槽和集水槽以穿孔花墙隔开,反应墙槽中放置有反应介质,出水管与集水槽相通接。

  所述植物为水芹、水葫芦、香根草或再力花,植物在生态浮床槽浮床上的种植密度为每平方米种植数量为10株。

  所述反应介质采用沸石、陶粒和零价铁屑,反应介质装填高度为0.6m,反应介质粒径为15mm。反应介质装填方式为混合均匀装填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将曝气、生态浮床、滤坝式反应墙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系统内部相辅相成,相互协作,发挥巨大的整体效益,克服了单项技术污染物去除种类单一,去除效率不佳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流程合理,生态处理过程稳定,能保证出水水质;

  3、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化设计,将曝气、生物降解、物理过滤等多功能集中在一个装置中,有效的减少了空间的使用,同时具有运行维护简便,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