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接收储存与输送泵系统

发布时间:2019-5-6 8:30:13

  申请日2014.03.03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IPC分类号B65G65/46; F23G7/00; B65D88/64; B65G53/4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接收储存与输送泵系统,污泥经所述污泥计量系统计量,计量后的污泥进入所述污泥接收及储存系统,所述污泥除臭系统用于所述污泥接收及储存系统的除臭,所述污泥预处理及输送系统设置在所述污泥接收及储存系统下部,污泥经所述污泥预处理及输送系统处理后输入所述回转窑。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密度固体输送泵,通过液压滑架破拱装置、卸料螺旋装置、以及双轴螺旋给料装置对湿污泥接收仓中的污泥进行预处理,完后再送入固体泵内,以保证管道内的污泥可以顺利喷射入窑,污泥入窑焚烧处置投加点入口设置在烟室,可避免由于加入的污泥中水分较高,避免影响生产线煤粉的燃烧,造成窑内CO浓度过高,从而影响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权利要求书

  1.污泥接收储存与输送泵系统,包括回转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计量系统、污泥接收及储存系统、污泥预处理及输送系统、污泥除臭系统和DCS控制系统,污泥经所述污泥计量系统计量,计量后的污泥进入所述污泥接收及储存系统,所述污泥除臭系统用于所述污泥接收及储存系统的除臭,所述污泥预处理及输送系统设置在所述污泥接收及储存系统下部,污泥经所述污泥预处理及输送系统处理后输入所述回转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接收储存与输送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接收及储存系统包括湿污泥接收仓、设置在所述湿污泥接收仓顶部的料位检测仪和用于所述污泥接收及储存系统的控制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接收储存与输送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预处理及输送系统包括液压滑架破拱装置、卸料螺旋装置、双轴螺旋给料装置和固体泵,所述液压滑架破拱装置安装在所述湿污泥接收仓的下部,所述卸料螺旋装置设置在所述液压滑架破拱装置下部,所述双轴螺旋给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卸料螺旋装置的下部,所述固体泵的进料端连接所述双轴螺旋给料装置的出料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 接收储存与输送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泵由执行部分、液压动力部分、控制部分、润滑部分和冷却部分组成,所述固体泵为带有S转换摆管的双缸活塞泵,所述固体泵的驱动缸由液压单元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接收储存与输送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部分为双液压缸同步联动,所述执行部分的分配阀采用S管阀,所述分配阀的磨损密封件采用耐磨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接收储存与输送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动力部分包括液压泵,所述液压泵送回路和摆缸换向回路各自独立,且分别采用不同的液压泵供油,所述主液压泵泵送部分采用闭式液压系统,通过电液比例阀换向和自动调节输出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接收储存与输送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分包括冷却器和水管。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接收储存与输送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部分包括手动润滑脂泵、润滑脂箱、润滑脂分配阀、润滑管路和各润滑点。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接收储存与输送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泵的出料端通过污泥入窑管道连接所述回转窑的烟室,所述污泥入窑管道为10mm厚耐热钢管道,置于所述烟室外的耐热钢管道长度为300-400m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接收储存与输送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除臭系统采用活性炭处理流体混合物。

  说明书

  污泥接收储存与输送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接收储存与输送泵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中含有水分、有机组分和无机成分,污泥的有机成分中含有大量的蛋 白质、脂肪、矿物油、洗涤剂、腐殖质、细菌以及细菌的各级代谢产物(各种含氮、含硫的有机物以及一些低分子量的有机物),其中也包含了寄生虫或卵、微生物、一些工业用高分子材料的残渣、废油漆、各种有机溶剂的残余、有机物的焦或者是不完全分解物。城市污泥的无机成分主要是硅、铝、铁、钙、磷、镁等的氧化物和一些微量重金属元素。目前污泥处理和处置技术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全国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中有污泥稳定处理设施的还不到1/4,处理工艺和配套设备较为完善的还不到1/10,能够正常运行的为数不多,污泥直接排放造成的二次污染以及占用土地资源和削减生活垃圾填埋场正常使用容量等情况已经引起各地充分的重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污泥接收储存与输

  送泵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污泥接收储存与输送泵系统,包括回转窑、污泥计量系统、污泥接收及储存系统、污泥预处理及输送系统、污泥除臭系统和DCS控制系统,污泥经所述污泥计量系统计量,计量后的污泥进入所述污泥接收及储存系统,所述污泥除臭系统用于所述污泥接收及储存系统的除臭,所述污泥预处理及输送系统设置在所述污泥接收及储存系统下部,污泥经所述污泥预处理及输送系统处理后输入所述回转窑。

  具体地,所述污泥接收及储存系统包括湿污泥接收仓、设置在所述湿污泥接收仓顶部的料位检测仪和用于所述污泥接收及储存系统的控制柜。卸料过程可通过控制柜现场操作,控制柜还具有事故报警和系统紧急停机功能。

  具体地,所述污泥预处理及输送系统包括液压滑架破拱装置、卸料螺旋装置、双轴螺旋给料装置和固体泵,所述液压滑架破拱装置安装在所述湿污泥接收仓的下部,所述卸料螺旋装置设置在所述液压滑架破拱装置下部,所述双轴螺旋给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卸料螺旋装置的下部,所述固体泵的进料端连接所述双轴螺旋给料装置的出料端。

  采用卸料螺旋装置将污泥从湿污泥接收仓中导出并挤入固体泵腔中,双轴螺旋给料装置采用双螺旋结构,可防止污泥粘结在螺旋叶片上形成柱状体,变螺距螺旋叶片在确保一定给料量的前提下,为物料提供一定的给料压力,双轴螺旋给料装置使用变频电机驱动,可根据固体泵的反馈信号调节螺旋输送量。具体地,所述固体泵由执行部分、液压动力部分、控制部分、润滑部分和冷却部分组成,所述固体泵为带有S转换摆管的双缸活塞泵,所述固体泵的驱动缸由液压单元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部分为双液压缸同步联动,所述执行部分的分配阀采用S管阀,所述分配阀的磨损密封件采用耐磨材料。双液压缸同步联动结构简单可靠、运动部件少、设备磨损小、故障率低,S管呈流线形设计,吸料、排料无机械阻碍,物料运行阻力小,容积效率高,可以泵送固体颗粒较大的物料;S管阀具有切割作用,能够切断纤维状物料,可以泵送含有纤维的物料;S管阀设有磨损补偿机构,能够自动补偿磨损量,密封效果好,保证有比较高的出口压力,满足超长距离、超高高度的输送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动力部分包括液压泵,所述液压泵送回路和摆缸换向回路各自独立,且分别采用不同的液压泵供油,所述主液压泵泵送部分采用闭式液压系统,通过电液比例阀换向和自动调节输出量。主泵送回路和摆缸换向回路各自独立,分别采用不同的液压泵供油,互不干扰,主液压泵泵送部分采用闭式液压系统,通过电液比例阀换向和自动调节输出量,另外,蓄能器外补油方式能及时地为主泵补油,有效防止主泵因吸空而损坏,摆动油缸液压回路为开式液压系统,采用电液换向阀,换向速度快、操作灵敏、调节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部分包括冷却器和水管。本实用新型中洗涤室内的水对物料缸活塞兼有冷却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部分包括手动润滑脂泵、润滑脂箱、润滑脂分配阀、润滑管路和各润滑点。润滑部分主要作用是润滑摆动油缸球形轴承运动副,S管摆动轴前后轴承,以减少该部位运动时的阻力及摩擦,防止物料的渗入而磨损运动部件,造成该部位漏料。进一步地,所述固体泵的出料端通过污泥入窑管道连接所述回转窑的烟室,所述污泥入窑管道为10mm厚耐热钢管道,置于所述烟室外的耐热钢管道长度为300-400mm。进一步地,所述污泥除臭系统采用活性炭处理流体混合物。

  采用活性炭处理流体混合物,使流体混合物中所含的一种或几种组分浓集在固体物质表面,从而使它与其它组分分开,从而达到比较高的除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密度固体输送泵,通过液压滑架破拱装置、卸料螺旋装置、以及双轴螺旋给料装置对湿污泥接收仓中的污泥进行预处理,完后再送入固体泵内,以保证管道内的污泥可以顺利喷射入窑,污泥入窑焚烧处置投加点入口设置在烟室,可避免由于加入的污泥中水分较高,避免影响生产线煤粉的燃烧,造成窑内CO浓度过高,从而影响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