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雨水处理回收利用系统

发布时间:2019-4-11 16:46:52

  申请日2018.01.16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IPC分类号E03F1/00; E03F5/14; E03F5/00; 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处理回收利用系统,设置在机动车道路的两侧,包括并排设置在地下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管线间及暗渠,所述管线间的底部设有阀门,所述阀门的进水端与所述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相连,所述阀门的出水端与所述暗渠相连,所述管线间的顶部地面上设置有开关控制箱,所述开关控制箱的输入端与管线间的输出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开关控制箱的控制下自动开启阀门,雨水经过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净化后流入暗渠中,以备灌溉或汇流至河流中,减少了二次污染,达到了雨水二次利用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处理回收利用系统,设置在机动车道路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在地下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1)、管线间(2)及暗渠(3),所述管线间(2)的底部设有阀门(4),所述阀门(4)的进水端与所述雨水收集处理系统(1)相连,所述阀门(4)的出水端与所述暗渠(3)相连,所述管线间(2)的顶部地面上设置有开关控制箱(5),所述开关控制箱(5)的输入端与管线间(2)的输出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处理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处理系统(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缓冲层(1.1)、吸附层(1.2)及光催化氧化层(1.3),所述缓冲层(1.1)由粗拦栅(1.1.1)和细拦栅(1.1.2)组成,所述吸附层(1.2)的底部设有第一透水板(1.2.1),所述光催化氧化层(1.3)的顶部设有一斜板(1.3.1),所述斜板(1.3.1)的一端与第一透水板(1.2.1)连接,所述斜板(1.3.1)的另一端连接有通向光催化氧化层(1.3)底部的进水管(1.3.2),所述进水管(1.3.2)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阀门(1.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处理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氧化层(1.3)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交错布设有催化剂固定板(1.3.4)及紫外光灯(1.3.5),在光催化氧化层(1.3)的底部设置多个曝气管(1.3.6),在光催化氧化层(1.3)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1.3.7),所述排气管(1.3.7)的一端设置在光催化氧化层(1.3)中,所述排气管(1.3.7)的另一端通过管线间(2)设置在地面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处理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附层(1.2)的第一透水板(1.2.1)上填充有石英砂和活性炭堆体(1.2.2),所述第一透水板(1.2.1)的孔径小于石英砂的粒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处理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拦栅(1.1.1)上设有多个边长为4cm~6cm的正方形孔,所述细拦栅(1.1.2)上设有多个边长为1cm~2cm的正方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处理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箱(5)中包含有阀门开关、紫外光灯开关和曝气管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处理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暗渠(3)顶部的第二透水板(3.1),在所述第二透水板(3.1)上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砾石垫层(6)、砂滤层(7)及种植土层(8),所述第二透水板(3.1)的孔径小于砾石的粒径。

  说明书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处理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处理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暴雨洪涝灾害一直是人类难以解决的问题,其引起的主要原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包括全球气候变暖和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等,人为因素则主要是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所导致的。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城市建筑密集、道路硬化面积过大、植被覆盖率过低、城市的吸存水能力变差以及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不足,这些因素都使得暴雨洪涝灾害变得越来越严重。

  目前,针对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修建蓄水池、增加排水泵站和加大排水管径等,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效果,但是存在着占用城市地下空间大、投资大、维护困难、无法回收利用和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2012年,我国在对LID技术的深入研究中形成了“海绵城市”的理念,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也提出了“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可见海绵城市的建设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实现城镇化和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雨水溶解了空气了中的酸性气体、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后冲刷屋面及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质和重金属,其直接排入河道或者污水厂中,给水环境和污水厂的处理造成一定程度污染和负担,因此,提供一种雨水处理回收利用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处理回收利用系统,该系统具有消减径流、美化环境、处理雨水和调蓄回用雨水的功能,其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处理回收利用系统,设置在机动车道路的一侧或两侧,其主要包括并排设置在地下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管线间及暗渠,所述管线间的底部设有阀门,所述阀门的进水端与所述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相连,所述阀门的出水端与所述暗渠相连,所述管线间的顶部地面上设置有开关控制箱,所述开关控制箱的输入端与管线间的输出端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缓冲层、吸附层及光催化氧化层,所述缓冲层由粗拦栅和细拦栅组成,所述吸附层的底部设有第一透水板,所述光催化氧化层的顶部设有一斜板,所述斜板的一端与第一透水板连接,所述斜板的另一端连接有通向光催化氧化层底部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光催化氧化层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交错布设有催化剂固定板及紫外光灯,在光催化氧化层的底部设置多个曝气管,在光催化氧化层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设置在光催化氧化层中,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通过管线间设置在地面之上。

  作为优选,在所述吸附层的第一透水板上填充有石英砂和活性炭堆体,其中石英砂和活性炭的比例为1:9~3:7,所述第一透水板的孔径要小于石英砂的粒径。

  作为优选,所述粗拦栅上设有多个边长为4cm~6cm的正方形孔,所述细拦栅上设有多个边长为1cm~2cm的正方形孔。

  作为优选,所述开关控制箱中包含有阀门开关、紫外光灯开关和曝气管开关,所述管线间中设有控制电线和排气管,阀门开关、紫外光灯开关和曝气管开关通过电线连接分别控制进水阀门、阀门、紫外光灯及曝气管。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暗渠的顶部增设第二透水板,并在第二透水板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砾石垫层、砂滤层及种植土层,所述第二透水板的孔径要小于砾石的粒径。如此,可以在种植土层上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兼具植物吸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以“海绵城市”为指导思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处理回收利用系统,该系统具有消减径流、美化环境、净化雨水和调蓄回用雨水的优点。在暴雨季节,道路上的雨水通过地面径流流到雨水收集处理系统中,经过缓冲层的拦截、吸附层的吸附及光催化氧化层的灭菌作用对污染严重的雨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的雨水通过阀门进入暗渠,暗渠中被净化后的雨水再通过地下管道流向蓄水池、河流和湖泊等,经过处理的雨水降低了对水体环境的污染,也减小了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处理后的雨水可以直接用于绿色植物的灌溉;由于暗渠顶部的第二透水板的渗透作用,暗渠中的雨水和经过种植土层、砂滤层及砾石垫层处理后的雨水混合在一起,达到了“海绵”路面的效果,增加了排水和调蓄能力,可有效改善城市的内涝问题。同时,在种植土层上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兼具植物吸附的作用。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开关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对紫外光灯、曝气管及阀门进行自动控制,还可以设置远程操控,具有灵活方便的优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