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1.16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包括壳体、隔板、套筒、进水管、出水管、分水管、盖板,壳体顶端开口,盖板设置在壳体的顶端开口处,隔板横向设置在壳体中,套筒安装在隔板上方,套筒贯穿隔板,套筒侧面设置有多根分水管,分水管上设置有通孔,分水管贯穿套筒的筒壁,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隔板下方,出水管设置在隔板上方的壳体上,隔板与套筒之间的空间填充有滤料。污水的整个处理过程都集成在壳体内部完成,全程无需外部动力参与,该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不依赖外部能量便能够高效的处理生活污水,且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体积小,安装方便。
权利要求书
1.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壳体(1)、隔板(2)、套筒(3)、进水管(4)、出水管(5)、分水管(7)、盖板(9),壳体(1)顶端开口,盖板(9)设置在壳体(1)的顶端开口处,隔板(2)横向设置在壳体(1)中,套筒(3)安装在隔板(2)上方,套筒(3)贯穿隔板(2),套筒(3)侧面设置有多根分水管(7),分水管(7)上设置有通孔,分水管(7)贯穿套筒(3)的筒壁,进水管(4)的出水口位于隔板(2)下方,出水管(5)设置在隔板(2)上方的壳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还包括进气管(6)、出气管(11),进气管(6)、出气管(11)相对设置在壳体(1)的两侧,出气管(11)的高度高于进气管(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为圆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套筒(3)在隔板(2)的中心设置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分水管(7)设置在套筒(3)上端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套筒(3)上端开口低于壳体(1)的顶端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4)从隔板(2)上方的壳体(1)侧面进入壳体(1),进水管(4)的出水口与隔板(2)的底面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5)与隔板(2)顶面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还包括过滤器(8),过滤器(8)设置在套筒(3)的下端开口处,过滤器(8)的底面低于隔板(2)的底面,过滤器(8)的底面设置有滤网,过滤器(8)中填充有滤料,过滤器(8)的顶部设置有拉杆(10),拉杆(10)延伸至壳体(1)顶端开口处。
说明书
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愈来愈受到人类的重视,关于水污染的话题不断被提起。
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在污水处理方面城乡之间差别显著:在城市,有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网,能够对污水进行集中的有效处理;而在占全国总面积近90%的广大农村地区,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通过点源和非点源排放,将污染物带入河流,严重污染各类水源,导致出现了包括蓝藻水华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
农村生活污水因分散而难以集中处理,现有的单体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一般包括沉淀区、反应区、澄清区,为保障处理速度,在反应区设置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虽然可以增加降解速度、提高污水处理质量,但是曝气方式需要电源,不能适应我国农村,尤其是无电山区或者是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现有设备体积大、结构复杂,安装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一种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该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不依赖外部能量源便能够高效的处理生活污水,且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体积小,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包括壳体、隔板、套筒、进水管、出水管、分水管、盖板,壳体顶端开口,盖板设置在壳体的顶端开口处,隔板横向设置在壳体中,套筒安装在隔板上方,套筒贯穿隔板,套筒侧面设置有多根分水管,分水管上设置有通孔,分水管贯穿套筒的筒壁,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隔板下方,出水管设置在隔板上方的壳体上,隔板与套筒之间的空间填充有滤料。污水沿进水管进入隔板下方的壳体内部空间进行沉淀分解,该区域从小至上依次为污泥区、厌氧反应区、浮渣区,污水超过一定量时,通过分水管进入滤料中进行反应,并最终通过出水管排出。
作为优化,所述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还包括进气管、出气管,进气管、出气管相对设置在壳体的两侧,出气管的高度高于进气管。
作为优化,所述壳体为圆筒形。
作为优化,所述套筒在隔板的中心设置一个。
作为优化,所述分水管设置在套筒上端侧面。
作为优化,所述套筒上端开口低于壳体的顶端开口。
作为优化,所述进水管从隔板上方的壳体侧面进入壳体,进水管的出水口与隔板的底面贴合。
作为优化,所述出水管与隔板顶面贴合。
作为优化,所述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还包括过滤器,过滤器设置在套筒的下端开口处,过滤器的底面低于隔板的底面,过滤器的底面设置有滤网,过滤器中填充有滤料,过滤器的顶部设置有拉杆,拉杆延伸至壳体顶端开口处。
作为优化,所述滤料为生物滤料,所述滤料为陶粒、焦炭、石英砂、活性炭、膨胀硅铝酸盐、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PE、树脂、塑料、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实用新型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实用新型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污水的整个处理过程都集成在壳体内部完成,全程无需外部动力参与,通过设置污水穿过滤料的方式净化污水,无需爆气便能够保障反应效率,该生活污水无电处理设备不依赖外部能量便能够高效的处理生活污水,且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体积小,安装方便。
2.通过设置套筒上端开口低于壳体的顶端开口,当污水不能急时通过分水管流出时,污水漫过套筒直接与滤料全面接触,提高了处理效率。
3.通过设置进水管从隔板上方的壳体侧面进入壳体,使进水管贯穿隔板,进水管的出水口与隔板的底面贴合,既不会妨碍盖板开合,又能够避免污水淹没进水管出水口造成水封,方便废气从进水管排出。
4.通过设置分水管设置在套筒上端侧面、出水管与隔板顶面贴合,污水从滤料上方进入、从滤料下方流出,增加了污水在滤料中的行走路径,保障了滤料的有效使用率、及污水处理效果。
5.通过设置过滤器一方面隔离了浮渣,避免浮渣堵塞分水管,另一方面通过过滤器中的滤料与污水反应,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
6.通过设置进气管,可通过有氧反应净化污水,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净化了滤料,增加了设备使用时间,提高了滤料的使用寿命。
7.通过利用烟囱效应,吸收空气进入设备进行反应处理污水,替代了爆气设备,摆脱了对电能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