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7.06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IPC分类号C02F11/127; C02F11/13; C02F11/121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污泥废弃物的脱水机构,包括支架和水平设置在支架上的转筒,所述转筒上外侧设置有壳体,一空心轴水平贯穿转筒并通过轴承与壳体相连,所述空心轴的首端设置有驱动轮和工业污泥废弃物入口,所述空心轴的末端设置有减速器,所述转筒内设置有螺旋输送器,所述螺旋输送器套接在空心轴上且螺旋输送器上设置有若干个连通空心轴和转筒的排料口,所述转筒的两个端面为非封闭结构,所述转筒靠近驱动轮的一端底部设置有干燥箱,所述干燥箱底部设置有泥饼收集槽,所述转筒靠近减速器的一端底部设置有废液收集槽。可大大降低工业污泥废弃物的含水率,方便直接进行后续的回收利用或隔离填埋或无害化焚烧处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业污泥废弃物的脱水机构,包括支架(1)和水平设置在支架(1)上的转筒(12),所述转筒(12)外侧设置有壳体(6),一空心轴(5)水平贯穿转筒(12)并通过轴承(2)与壳体(6)相连,所述空心轴(5)的首端设置有驱动轮(4)和工业污泥废弃物入口(3),所述空心轴(5)的末端设置有减速器(9),所述转筒(12)内设置有螺旋输送器(7),所述螺旋输送器(7)套接在空心轴(5)上且螺旋输送器(7)上设置有若干个连通空心轴(5)和转筒(12)的排料口(1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12)的两个端面为非封闭结构,所述转筒(12)靠近驱动轮(4)的一端底部设置有干燥箱(8),所述干燥箱(8)底部设置有泥饼收集槽(14),所述转筒(12)靠近减速器(9)的一端底部设置有废液收集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泥废弃物的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12)的直径自空心轴(5)的末端方向向首端方向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泥废弃物的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8)内设置有电加热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泥废弃物的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12)靠近减速器(9)的一端设置有溢流口(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泥废弃物的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12)靠近驱动轮(4)的一端沿着内侧壁均匀设置有电加热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泥废弃物的脱水机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排料口(13)位于螺旋输送器(7)的中间位置。
说明书
一种工业污泥废弃物的脱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污泥废弃物的脱水机构。
背景技术
工业污泥属于危废类,在处理工业污泥时,首先需要进行脱水处理,然后根据不同的处置方式进行回收利用或隔离填埋或无害化焚烧。而离心脱水式的脱水机构具有占地面积小,可连续进行操作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泥废弃物的脱水,但是,工业污泥经浓缩和脱水后,含水率仍然高达50%-70%之间,无法直接进行后续的处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污泥废弃物的脱水机构,可大大降低工业污泥废弃物的含水率,方便直接进行后续的回收利用或隔离填埋或无害化焚烧处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工业污泥废弃物的脱水机构,包括支架和水平设置在支架上的转筒,所述转筒上外侧设置有壳体,一空心轴水平贯穿转筒并通过轴承与壳体相连,所述空心轴的首端设置有驱动轮和工业污泥废弃物入口,所述空心轴的末端设置有减速器,所述转筒内设置有螺旋输送器,所述螺旋输送器套接在空心轴上且螺旋输送器上设置有若干个连通空心轴和转筒的排料口,所述转筒的两个端面为非封闭结构,所述转筒靠近驱动轮的一端底部设置有干燥箱,所述干燥箱底部设置有泥饼收集槽,所述转筒靠近减速器的一端底部设置有废液收集槽。
优选,所述转筒的直径自空心轴的末端方向向首端方向递减。
优选,所述干燥箱内设置有电加热装置。
优选,所述转筒靠近减速器的一端设置有溢流口。
优选,所述转筒靠近驱动轮的一端沿着内侧壁均匀设置有电加热丝。
优选,若干个排料口位于螺旋输送器的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工业污泥由空心轴进入并从排料口进入转筒内,在离心力作用下固液分离,污泥甩向转筒内壁进行浓缩,且在螺旋推进中继续浓缩,排出后经干燥箱进一步脱水,可使得泥饼含水率降低到15%-20%,分离的废液被螺旋推进至转筒的另一端,最终排出机外。当转筒靠近驱动轮的一端沿着内侧壁均匀设置有电加热丝时,可进一步提高脱水效果,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