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好氧和混凝处理相结合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9-4-7 9:21:12

  申请日2018.07.05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1/121; C12M1/107; C12M1/00; C02F103/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预水解酸化系统、厌氧处理系统、好氧处理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预水解酸化系统包括储水池、固液分离装置、生化水解调节池和初沉池,厌氧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厌氧池、厌氧反应罐和厌氧沉淀池,水解酸化厌氧池和厌氧反应罐的沼气管连接有沼气处理系统,好氧处理系统包括一级A/O池、二级A/O池和A/O沉淀池,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氧化混凝池、混凝沉淀池和过滤池;针对高浓度、高悬浮物的淀粉废水,将厌氧、好氧和混凝处理相结合,具有设备投资少、运行稳定、操作简单、传质速率快、负荷率、有机去除率和综合资源化利用度高等优点,使处理后的水质达标排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为,包括依次相连的预水解酸化系统、厌氧处理系统、好氧处理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所述预水解酸化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储水池、固液分离装置、生化水解调节池和初沉池,所述厌氧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水解酸化厌氧池、厌氧反应罐和厌氧沉淀池,所述水解酸化厌氧池和厌氧反应罐上设有沼气管,所述沼气管连接有沼气处理系统;

  所述好氧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一级A/O池、二级A/O池和A/O沉淀池,所述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氧化混凝池、混凝沉淀池和过滤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为,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为人工栅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为,所述生化水解调节池、水解酸化厌氧池、氧化混凝池、一级A/O池和二级A/O池内均设有pH计,所述生化水解调节池和水解酸化厌氧池内均设有蒸汽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为,所述初沉池与水解酸化厌氧池之间设有第一中间水池,所述水解酸化厌氧池与厌氧反应罐之间设有第二中间水池,所述第一中间水池与初沉池和水解酸化厌氧池之间、第二中间水池与厌氧反应罐之间均设有第一提升泵,所述混凝沉淀池与过滤池之间设有第三中间水池,所述第三中间水池与过滤池之间设有第二提升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水解酸化厌氧池内设有若干加热管、在池壁上纵向交错设置的若干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相邻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之间设有取样管和测温管,所述下折流板底部设有斜折板,所述水解酸化厌氧池底部设有若干排泥管,所述水解酸化厌氧池顶部设有弧形不锈钢池盖,所述弧形不锈钢池盖顶部设有第一沼气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为,所述厌氧反应罐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排泥口,所述厌氧反应罐顶部设有倒锥形壳体,所述倒锥形壳体顶部设有第二沼气口、一侧设有出水口,且内部设有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包括V型分离罩或斜边导向沉淀器与布水器,所述V型分离罩或斜边导向沉淀器底部连接有三通回流管,所述三通回流管一端与布水器的喷水负压区相通,另一端与进水口相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为,所述一级A/O池包括一级缺氧池和一级好氧池,所述一级缺氧池内设有推流器,所述二级A/O池包括二级缺氧池和二级好氧池,所述一级缺氧池和二级缺氧池内均设有ORP仪,所述一级好氧池和二级好氧池内均设有DO仪,所述A/O沉淀池、二级好氧池、一级好氧池与一级缺氧池之间,二级好氧池与二级缺氧池之间均设有第一回流管,所述第一回流管上设有第三提升泵。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为,所述初沉池与生化水解调节池之间设有第二回流管,所述生化水解调节池连接有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连接有污泥脱水机,所述污泥脱水机为跌落式脱水机,所述污泥浓缩池与生化水解调节池之间设有第三回流管,所述水解酸化厌氧池、A/O沉淀池和混凝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之间均设有污泥管,所述第二回流管和污泥管上均设有第四提升泵。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为,所述过滤池连接有反冲洗池,所述反冲洗池与过滤池和氧化混凝池之间设有第四回流管,所述反冲洗池连接有消毒池。

  10.如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为,所述沼气处理系统连接有甲烷储罐。

  说明书

  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系统,属于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马铃薯生产淀粉废水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马铃薯淀粉加工过程是纯物理过程,无任何化学添加剂,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纤维素等有机物,属于有害无毒的有机废水。马铃薯淀粉废水直接进入地表水流域,据调查几乎所有生产废水均属未经处理或不达标排放,使得地表水体污染严重,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废水问题不尽快解决,会成为马铃薯淀粉加工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马铃薯淀粉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物质,如糖、蛋白质、树脂等,此外还含有一些溶解性淀粉颗粒、纤维素、脂肪等有机化合物,COD、BOD5值很高,水量大,浑浊。除了溶解的有机物外,还含有相当多的不溶性物质,如淀粉微粒、细胞、土豆种芽小片、根纤维以及叶子等。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已有很多成熟的技术,主要是生化处理法和化学混凝法;

  生化处理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厌氧细菌的作用下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使废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最后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化学混凝法在混凝剂的作用下,使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然后予以分离除去,这两种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各有利弊,单一使用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难以综合资源化利用,即使例如石惠岗等人采用UASB和SBR相结合的工艺,处理山东某玉米淀粉厂废水,在进水COD高达10000-18000mg/L的情况下,可使出水COD低于120mg/L,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但针对马铃薯淀粉废水COD在32800mg/L左右,BOD5值为14000mg/L,悬浮物为35000mg/L时,出水浓度不能达到排放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系统,针对高浓度、高悬浮物的淀粉废水,将厌氧、好氧和混凝处理相结合,具有设备投资少、运行稳定、操作简单、传质速率快、负荷率、有机去除率和综合资源化利用度高等优点,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1-2010规定排放。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预水解酸化系统、厌氧处理系统、好氧处理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所述预水解酸化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储水池、固液分离装置、生化水解调节池和初沉池,所述厌氧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水解酸化厌氧池、厌氧反应罐和厌氧沉淀池,所述水解酸化厌氧池和厌氧反应罐上设有沼气管,所述沼气管连接有沼气处理系统;

  所述好氧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一级A/O池、二级A/O池和A/O沉淀池,所述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氧化混凝池、混凝沉淀池和过滤池。

  所述初沉池与水解酸化厌氧池之间设有第一中间水池,所述水解酸化厌氧池与厌氧反应罐之间设有第二中间水池,所述第一中间水池与初沉池和水解酸化厌氧池之间、第二中间水池与厌氧反应罐之间均设有第一提升泵,所述混凝沉淀池与过滤池之间设有第三中间水池,所述第三中间水池与过滤池之间设有第二提升泵;

  所述水解酸化厌氧池内设有若干加热管、在池壁上纵向交错设置的若干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相邻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之间设有取样管和测温管,所述下折流板底部设有斜折板,所述水解酸化厌氧池底部设有若干排泥管,所述水解酸化厌氧池顶部设有弧形不锈钢池盖,所述弧形不锈钢池盖顶部设有第一沼气口;

  所述厌氧反应罐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排泥口,所述厌氧反应罐顶部设有倒锥形壳体,所述倒锥形壳体顶部设有第二沼气口、一侧设有出水口,且内部设有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包括V型分离罩或斜边导向沉淀器与布水器,所述V型分离罩或斜边导向沉淀器底部连接有三通回流管,所述三通回流管一端与布水器的喷水负压区相通,另一端与进水口相通;

  所述一级A/O池包括一级缺氧池和一级好氧池,所述一级缺氧池内设有推流器,所述二级A/O池包括二级缺氧池和二级好氧池,所述A/O沉淀池、二级好氧池、一级好氧池与一级缺氧池之间,二级好氧池与二级缺氧池之间均设有第一回流管,所述第一回流管上设有第三提升泵;

  所述初沉池与生化水解调节池之间设有第二回流管,所述生化水解调节池连接有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与生化水解调节池之间设有第三回流管,所述水解酸化厌氧池、A/O沉淀池和混凝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之间均设有污泥管,所述第二回流管和污泥管上均设有第四提升泵;

  所述过滤池连接有反冲洗池,所述反冲洗池与过滤池和氧化混凝池之间设有第四回流管,所述反冲洗池连接有消毒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紧凑、设计合理、使用方便,(1)采用预水解酸化系统有效地除去大颗粒悬浮物及残渣,促进后续处理,使厌氧处理系统、好氧处理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形成厌氧、好氧和混凝相结合的处理;(2)其独特的水解酸化厌氧池和厌氧反应罐,形成多个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有利于增加反应区的微生物的浓度,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可与微生物充分的接触而得到去除,传质速率大大提高;一级A/O池、二级A/O池构成短程硝化、反硝化流程和强化处理,利用污水中的悬浮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BOD5、COD、NH3-N等污染物,并以多回流管循环作用,可节约运行费用,以多个中间水池增加处理量,提高对高浓度、高悬浮物的淀粉废水的处理效果,(3)产生的沼气用于制甲烷清洁生物能源,污泥滤饼集中收集或再利用,提高综合资源化利用度,综合处理后的出水可稳定达到《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