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9-4-5 12:41:05

  申请日2018.04.02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IPC分类号C02F9/08; C02F103/2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革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它解决了现有处理方法的步骤过于繁多,处理不方便等技术问题。本制革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各车间的皮革废水输入到曝气池中,保持水温为10‑40℃;b、将步骤a中的皮革废水输入到反应池中,加入催化剂使废水形成矾花絮团;c、通过处理装置对步骤b中的皮革废水进行过滤。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制革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各车间的皮革废水输入到曝气池中,保持水温为10-40℃;

  b、将步骤a中的皮革废水输入到反应池中,加入催化剂使废水形成矾花絮团;

  c、通过处理装置对步骤b中的皮革废水进行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革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曝气时间为2-4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革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催化剂按质量份数包括:聚合硫酸铁10-20份、活性炭30-50份和聚丙烯酰胺8-1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革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与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盖板的上表面卡接有轴承,轴承内套接有转轴,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搅拌叶,两个搅拌叶形成八字形结构,且搅拌叶位于壳体内,转轴的上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电机机身的左侧面通过第一固定板与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位于第一电机的右侧,盖板的上表面卡接有两个滑套,且两个滑套分别位于盖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滑套内套接有滑杆,滑杆的上端和连接杆的一端相连,连接杆的另一端和齿杆的上端相连,齿杆中部位于第二固定板上开设的通孔内,第二固定板的侧面与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与第二电机机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半齿齿轮固定连接,且半齿齿轮与齿杆相啮合,齿杆的下端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还具有伸缩结构;壳体内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和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内设置有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革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包括伸缩杆,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伸缩杆和弹簧的上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伸缩杆和弹簧的下端分别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革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且四个支撑腿分别固定连接有壳体下表面的四角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革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源,电源的上表面具有开关,电源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左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革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说明书

  一种制革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工艺,特别是一种制革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制革废水是指制革生产在准备和鞣制阶段,即在湿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制革厂废水排放量大、pH值高、色度高、污染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主要污染物有重金属铬、可溶性蛋白质、皮屑、悬浮物、丹宁、木质素、无机盐、油类、表面活性剂、染料以及树脂等。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制革废水的处理方法【申请号:201611127010.7;公开号:CN 106746193A】。这种制革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制革厂废水,过滤后在废水中加入2-4wt%PAC和1-5wt%PAM,在转速100-200r/min下搅拌30-40分钟后,过滤去除滤渣;(2)取洗涤、干燥粉碎后的5-10wt%茭草、2-8wt%菖蒲、3-6wt%芦苇叶、5-10wt%玉米芯用50wt%乙醇浸泡3-6h,洗涤后用浓度0.8-2.2mol/L磷酸改性处理的,将废水以0.8-1.5L/min的进水体积流量下经过改性处理的茭草、菖蒲、芦苇叶、玉米芯粉末的吸附柱中;在废水中加入20-40wt%培养成熟的水解污泥,缓慢搅拌,使泥水充分接触,保持悬浮状态,反应8-16h后,停止搅拌,静沉,取上清液;将上清液于室温下进行电子束辐射,束流1.2mA,能流1.2MeV,辐射剂量为1-5kGy;(5)经步骤(4)处理后的废水中,投加2-20mmol/L的FeSO4·7H2O和20-200mmol/L的H2O2,用NaOH溶液调节pH至8-9,反应时间40-60min,沉淀过滤,得到处理后废水。

  该专利中公开的处理方法虽然处理效果好,但是,该处理方法的步骤过于繁多,处理不方便,因此,设计出一种制革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制革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该处理工艺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制革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各车间的皮革废水输入到曝气池中,保持水温为10-40℃;

  b、将步骤a中的皮革废水输入到反应池中,加入催化剂使废水形成矾花絮团;

  c、通过处理装置对步骤b中的皮革废水进行过滤。

  所述步骤a中的曝气时间为2-4h。

  所述步骤b中的催化剂按质量份数包括:聚合硫酸铁10-20份、活性炭30-50份和聚丙烯酰胺8-16份。

  所述步骤c中的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与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盖板的上表面卡接有轴承,轴承内套接有转轴,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搅拌叶,两个搅拌叶形成八字形结构,且搅拌叶位于壳体内,转轴的上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电机机身的左侧面通过第一固定板与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位于第一电机的右侧,盖板的上表面卡接有两个滑套,且两个滑套分别位于盖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滑套内套接有滑杆,滑杆的上端和连接杆的一端相连,连接杆的另一端和齿杆的上端相连,齿杆中部位于第二固定板上开设的通孔内,第二固定板的侧面与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与第二电机机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半齿齿轮固定连接,且半齿齿轮与齿杆相啮合,齿杆的下端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还具有伸缩结构;壳体内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和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内设置有电磁阀。

  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废水从进水口倒入壳体内,然后控制第一电机工作使得转轴旋转,使得转轴带动搅拌叶旋转,使得搅拌叶带动壳体内的废水旋转,然后控制第一电机停止工作使得搅拌叶停止旋转,使得废水内的杂质可以快速的沉淀,当杂质落在过滤板时会使得废水过滤的速度变慢,控制两个第二电机同时工作,使得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半齿齿轮旋转,当半齿齿轮有齿的一面与齿杆相啮合时齿杆向上移动,当半齿齿轮有齿的一面不与齿杆相啮合时,伸缩结构伸长通过连接板带动齿杆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滑杆可以带动过滤板上下震动,使得过滤板上的杂质不会将其堵死,同时打开电磁阀,使得过滤好的废水通过出水口流出壳体,处理效率高。

  所述伸缩结构包括伸缩杆,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伸缩杆和弹簧的上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伸缩杆和弹簧的下端分别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且四个支撑腿分别固定连接有壳体下表面的四角处。

  所述第一电机的型号为Y160M-4,第二电机的型号为Y160M-1。

  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源,电源的上表面具有开关,电源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左侧。

  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过滤板包括板体、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板体中部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形状为方形,第一过滤网下端通过弹性的第一连接条和安装孔的内壁相连,第二过滤网下端通过弹性的第二连接条和安装孔的内壁相连,第一过滤网上端和第二过滤网上端通过弹性的第三连接条相连,第一过滤网两侧通过弹性的第一连接片和安装孔的内壁相连,第二过滤网两侧通过弹性的第二连接片和安装孔的内壁相连。

  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辅助结构,辅助结构包括储气囊、调控气囊、驱动板和支架,调控气囊设置在壳体内,调控气囊下表面和壳体内壁的底部相连,调控气囊上表面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一过滤网上端相连,调控气囊上表面通过第二连杆和第二过滤网上端相连,支架固定在齿杆上端,储气囊和支架相连,驱动板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且驱动板能与储气囊相抵靠,储气囊和导气支管一端相连通,导气支管另一端和导气总管一端相连通,导气总管另一端和调控气囊下表面的中部相连通。

  采用以上结构,在过滤板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储气囊会与驱动板反复接触,对储气囊进行挤压,将储气囊中的气体输入到调控气囊中,使调控气囊内的体积增大或减小,带动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反复摆动,使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上的杂质更好的滑落到两端,从而无需增加动力源,就可更好的避免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堵塞,辅助方便。

  所述调控气囊内还具有第一辅助片和第二辅助片,第一辅助片的上端和调控气囊上表面的内壁相连,第一辅助片的下端为自由端一,第一辅助片的中部开设有若干辅助孔一,第二辅助片的上端和调控气囊上表面的内壁相连,第二辅助片的下端为自由端二,第二辅助片的中部开设有若干辅助孔二,且第一辅助片与第二辅助片两者形成八字形。

  采用以上结构,储气囊中的气体输入到调控气囊时,会对第一辅助片和第二辅助片进行冲击,使第一辅助片和第二辅助片产生来回抖动,从而调控气囊会带动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来回抖动。

  通过设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齿杆、半齿齿轮、搅拌叶、滑杆、滑套和过滤板,将废水从进水口倒入壳体内,然后控制第一电机工作使得转轴旋转,使得转轴带动搅拌叶旋转,使得搅拌叶带动壳体内的废水旋转,然后控制第一电机停止工作使得搅拌叶停止旋转,使得废水内的杂质可以快速的沉淀,当杂质落在过滤板时会使得废水过滤的速度变慢,控制两个第二电机同时工作,使得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半齿齿轮旋转,当半齿齿轮有齿的一面与齿杆相啮合时齿杆向上移动,当半齿齿轮有齿的一面不与齿杆相啮合时,伸缩结构伸长通过连接板带动齿杆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滑杆可以带动过滤板上下震动,使得过滤板上的杂质不会将其堵死,从而使得废水过滤的速度加快,且提高了废水的处理速度,且使得工作效率提高,处理效率高。

  通过设置滑套和滑杆,从而使得滑杆上下移动可以带动过滤板上下移动,且滑杆在滑套内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过滤板在上下移动时不会晃动且更加稳定。

  通过设置轴承和转轴,从而使得转轴可以带动搅拌叶在壳体内旋转,且转轴在轴承内旋转,从而使得搅拌叶在旋转时不会晃动且更加稳定,且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制革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具有该优点:通过曝气、反应和过滤等操作,就可实现制革废水的零排放,操作简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