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氏微杆菌在污水净化中应用

发布时间:2019-4-5 11:21:24

  申请日2018.04.02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IPC分类号C02F3/34; C02F101/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施氏微杆菌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其属于污水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施氏微杆菌在去除污水中的NH4+‑N、总磷(TP)和/或化学需氧量(COD)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实验证实,施氏微杆菌具有易培养、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污水处理效果好的优点,对人工合成污水、富营养化水体和养猪污水厌氧出水等污水均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为污水治理提供了新的菌种源。

  权利要求书

  1.施氏微杆菌在去除污水中的NH4+-N中的应用。

  2.施氏微杆菌在去除污水中的总磷中的应用。

  3.施氏微杆菌在降解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中的应用。

  4.施氏微杆菌在去除污水中的Cu、Pb中的应用。

  说明书

  施氏微杆菌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净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将施氏微杆菌用于净化污水。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水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日益加剧,尤其近年来我国养猪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快速发展,规模化猪场排放的粪尿污水也在剧增,粪尿污水经厌氧发酵处理,大部分有机质得到去除,但N、P和COD等指标仍很高。过量氮、磷等营养物质流入水体,使得藻类和其它浮游动物迅速繁殖,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发生变化,水质不断恶化,从而使水体生态系统和水功能受到阻碍和破坏。而且,猪场排放的粪尿污水中含有Cu(铜)、Pb(铅)等金属元素,如得不到有效去除,将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富营养化水体治理和修复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物理方法工程量大、耗能高且不彻底。投加化学药剂短期效果明显,但容易发生水质反弹并造成水体二次污染,会对水体的整体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微生物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技术通过微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建立相应的微生态系统,加快水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强化微生物对水体中过量氮、磷的吸附、转化和降解圈,以此修复水体自净功能,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由于微生物修复技术的投入低于传统环境工程技术,且具有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处理效率高,处理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势,因而成为关注的焦点。不同种类微生物对各类物质的代谢和利用能力相差较大,所以从环境中寻找环境友好且治污能力强的微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施氏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chleiferi)在人工合成污水、富营养化水体和养猪污水厌氧出水等污水净化中的新应用。

  本发明将施氏微杆菌用于去除污水中的NH4+-N、总磷(TP)和/或化学需氧量(COD)。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将施氏微杆菌用于去除污水中的Cu、Pb。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实验证实,施氏微杆菌具有易培养、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污水处理效果好的优点,对人工合成污水、富营养化水体和养猪污水厌氧出水等污水均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为污水治理提供了新的菌种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