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9-4-2 14:23:31

  申请日2018.11.02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废水通过格栅池去除废水中的漂浮物、悬浮物质等较大颗粒杂质,流入调节池由气浮装置除去水体中悬浮的颗粒物质及小纤维物质出水后进入初淀池,初淀池出水注入水解酸化池将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水解酸化为小分子易降解物质,然后进入厌氧罐,厌氧罐产生的沼气进入贮气柜排放或燃烧回收热能,厌氧罐出水进入接触氧化池,废水中有机物与池内生物膜充分接触,经微生物吸附、降解作用,使水质净化,再经斜管沉淀池沉淀后出水经过砂滤池处理后达标排放;具有处理效果稳定可靠、高效节能、环保无二次污染、不影响周围环境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1)、初淀池(2)、水解酸化池(3)、厌氧罐(4)、接触氧化池(5)、斜管沉淀池(6)和砂滤池(7),所述调节池(1)的前方设置有格栅池(11),调节池(1)中安装气浮装置(12),调节池(1)出水并通过第一废水提升泵(13)泵入到初淀池(2)中,调节池(1)和初淀池(2)分别和加药装置(14)连接,初淀池(2)再出水流入到水解酸化池(3)中,水解酸化池(3)出水并通过第二废水提升泵(31)泵入到厌氧罐(4)中,厌氧罐(4)再出水流入到接触氧化池(5)中,接触氧化池(5)出水流入到斜管沉淀池(6)中,斜管沉淀池(6)出水流入到砂滤池(7)中经砂滤池(7)处理后排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池(11)的格栅包括有两道,一道为细格栅,一道为毛毡过滤器,细格栅的栅条间隙为1mm、格栅倾角为60°、流量为40m3/h,毛毡过滤器的厚度为20-50mm、宽度为600mm、流量为40m3/h,废水过栅流速为0.5m/s-0.8m/s,格栅池(11)的有效水深为1500mm,格栅池(11)为钢砼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为钢砼结构,调节池(1)的有效容积为300m3,外型尺寸为5×10×7m,有效水深为6m,废水停留时间为8小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淀池(2)采用钢砼结构,外形尺寸为10×5×5m,表面负荷为0.83m3/m2h,废水停留时间为6.0小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3)的有效水深为8m,有效容积为400m3,外形尺寸为5×10×9m,废水停留时间为12小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罐(4)为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厌氧罐(4)采用钢制结构,外形尺寸为Ф8×H14m,有效容积为700m3,且厌氧罐(4)采用外保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氧化池(5)采用钢砼结构,外形尺寸为20×5×5m,有效水深为4.5m,废水停留时间为12小时,总气水比为20:1;接触氧化池(5)通过管道和回转式鼓风机(51)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淀池(6)采用钢砼结构,外形尺寸为10×5×4m,表面负荷为0.83m3/m2h,废水停留时间为6.0小时;砂滤池(7)的流量为40m3/h、表面负荷为5m3/m2h并连续运行。

  9.一种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废水通过格栅池(11)去除废水中的漂浮物、悬浮物质等较大颗粒杂质,然后通过管道自流入调节池(1),调节池(1)中安装气浮装置(12)除去水体中悬浮的颗粒物质及小纤维物质出水后进入初淀池(2),初淀池(2)的出水注入水解酸化池(3)将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水解酸化为小分子易降解物质,出水后送进厌氧罐(4),厌氧罐(4)产生的沼气经脱硫、脱水、脱杂净化后进入贮气柜然后排放或燃烧回收热能,厌氧罐(4)出水进入接触氧化池(5)处理,使废水中的有机物与池内生物膜充分接触,经微生物吸附、降解作用,使水质得到净化后,经斜管沉淀池(6)沉淀后出水再经过砂滤池(7)处理后达标排放。

  说明书

  一种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纺织整理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前处理、染色、后整理。根据织造方式的不同,棉及棉混纺织产品可分为梭织产品和针织产品。除了染色前处理工艺略有不同外,其染色及印花工艺基本相同。以梭织物为例,其预处理工序为:坯布检验→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整理。

  前处理主要产生废水的工序如下:

  (1)烧毛废水,织物烧毛后必须经过冷却筒或水浴,令织物冷却恢复手感,废水水量极少。所含主要杂质成分为纤维屑。

  (2)退浆废水,退浆是去除经纱上浆料的过程,主要采用淀粉酶退浆的方法。退浆废水占前处理车间总用水量的20%-35%,且污染程度相对较高。含有各种浆料分解物、纤维屑、酶、PVA等污染物。

  (3)炼漂废水,煮炼工艺一般用烧碱、表面活性剂等的水溶液,在PH值10-13(烧碱用量根据织物厚重分别约为40g/L、80g/L)的条件下对棉纤维进行煮炼,去除纤维中棉蜡、油脂、果胶等杂质。废水呈强碱性,BOD和COD值均较高。漂白工艺采用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去除纤维表面和内部的有色杂质。由于双氧水在漂白废水中几乎完全分解,废水特点是量大但污染小,基本属于清洁废水。煮炼及漂白工艺在同一机台上进行,由于车间炼漂机非连续运转,废水量不是很大。

  (4)丝光废水,丝光整理采用氢氧化钠浓碱溶液(约200g/L)。丝光废水含碱量高,浓碱液一般不排出,在工艺上被多次重复使用。公司采用多效蒸发器丝光废水淡碱浓缩回收系统,将浓缩碱液回收利用。

  上述纺织印染前处理废水若直接排放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达不到污水环保排放标准,而由于上述纺织印染前处理废水有其特殊性质,常规的废水处理系统并不能达到上述纺织印染前处理废水的处理要求。因此,为结合上述纺织印染前处理废水的水质特点来实现对上述纺织印染前处理废水进行处理,以使纺织印染前处理废水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就要针对性地设计一种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处理效果稳定可靠、高效节能、环保无二次污染、不影响周围环境的以物化、厌氧及生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来对印染前处理废水进行处理的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初淀池、水解酸化池、厌氧罐、接触氧化池、斜管沉淀池和砂滤池,调节池的前方设置有格栅池,调节池中安装气浮装置,调节池出水并通过第一废水提升泵泵入到初淀池中,调节池和初淀池分别和加药装置连接,初淀池再出水流入到水解酸化池中,水解酸化池出水并通过第二废水提升泵泵入到厌氧罐中,厌氧罐再出水流入到接触氧化池中,接触氧化池出水流入到斜管沉淀池中,斜管沉淀池出水流入到砂滤池中经砂滤池处理后排放。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池的格栅包括有两道,一道为细格栅,一道为毛毡过滤器,细格栅的栅条间隙为1mm、格栅倾角为60°、流量为40m3/h,毛毡过滤器的厚度为20-50mm、宽度为600mm、流量为40m3/h,废水过栅流速为0.5m/s-0.8m/s,格栅池的有效水深为1500mm,格栅池为钢砼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池为钢砼结构,调节池的有效容积为300m3,外型尺寸为5×10×7m,有效水深为6m,废水停留时间为8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初淀池采用钢砼结构,外形尺寸为10×5×5m,表面负荷为0.83m3/m2h,废水停留时间为6.0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水解酸化池的有效水深为8m,有效容积为400m3,外形尺寸为5×10×9m,废水停留时间为12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厌氧罐为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厌氧罐采用钢制结构,外形尺寸为Ф8×H14m,有效容积为700m3,且厌氧罐采用外保温。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氧化池采用钢砼结构,外形尺寸为20×5×5m,有效水深为4.5m,废水停留时间为12小时,总气水比为20:1;接触氧化池通过管道和回转式鼓风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斜管沉淀池采用钢砼结构,外形尺寸为10×5×4m,表面负荷为0.83m3/m2h,废水停留时间为6.0小时;砂滤池的流量为40m3/h、表面负荷为5m3/m2h并连续运行。

  一种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工艺,废水通过格栅池去除废水中的漂浮物、悬浮物质等较大颗粒杂质,然后通过管道自流入调节池,调节池中安装气浮装置除去水体中悬浮的颗粒物质及小纤维物质出水后进入初淀池,初淀池的出水注入水解酸化池将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水解酸化为小分子易降解物质,出水后送进厌氧罐,厌氧罐产生的沼气经脱硫、脱水、脱杂净化后进入贮气柜然后排放或燃烧回收热能,厌氧罐出水进入接触氧化池处理,使废水中的有机物与池内生物膜充分接触,经微生物吸附、降解作用,使水质得到净化后,经斜管沉淀池沉淀后出水再经过砂滤池处理后达标排放。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印染前处理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废水通过格栅池去除废水中的漂浮物、悬浮物质等较大颗粒杂质,然后通过管道自流入调节池,调节池中安装气浮装置除去水体中悬浮的颗粒物质及小纤维物质出水后进入初淀池,初淀池的出水注入水解酸化池将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水解酸化为小分子易降解物质,出水后送进厌氧罐,厌氧罐产生的沼气经脱硫、脱水、脱杂净化后进入贮气柜然后排放或燃烧回收热能,厌氧罐出水进入接触氧化池处理,使废水中的有机物与池内生物膜充分接触,经微生物吸附、降解作用,使水质得到净化后,经斜管沉淀池沉淀后出水再经过砂滤池处理后达标排放;以物化、厌氧及生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来对印染前处理废水进行处理,具有处理效果稳定可靠、高效节能、环保无二次污染、不影响周围环境的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