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和稳定化同时进行的一种生态技术

发布时间:2019-3-26 9:01:49

  申请日1999.04.01

  公开(公告)日2000.10.11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生态滤池集浓缩、干化、稳定化一体,同池同时进行。本技术利用高等植物根孔-微生物结合的方法组成活性复合滤池材料。污泥由根孔-滤饼进行浓缩,脱水和干化,经微生物长期分解达到稳定化。生态根孔可保持滤池高厚度过滤不堵塞。经生态滤池处理后,污泥的含水量从97—99%降到55—65%,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55%以上。此技术操作简单,处理成本只有消化-压滤法的35—40%。占地面积比其他生态技术大为减少。生态滤池是绿地,设置卫生。

  権利要求書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和稳定化的生态技术。其特征是 (1)污泥脱水和稳定化同时进行。(2)利用高等水生植物的根 孔,在普通滤料的上部形成不堵塞的活滤层。(3)生态滤池可不 断地加活性污泥、消化污泥或生污泥。(4)污泥脱水后则形成新 的滤饼,滤层可加厚到1.6-2.0米,然后进一步干化,最后清除。 (5)污泥在滤池中累积堆放7-10年,从而达到稳定化。

  2如1中所述的处理技术,生态滤池的结构是:最底部为塑料防渗 层和排水管,其上为50-70cm厚沙石滤料,最上是沉积和部分干 化的污泥层。在沙石滤料上种植芦苇或其他耐污水生植物,密度 为30-60株。芦苇的根茎与滤料/污泥之间形成根孔,可使水通过 并过滤。少量渗滤液用管道送回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或在生态 滤池附近用其他方法处理。

  3如1中所述的处理技术,可处理活性污泥、消化污泥或生污泥。 污泥来源可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藻渣,工业污水处理 厂,以生物颗粒为主的废浆,河湖疏浚污泥,或其他污泥。

  4如1中所述的处理技术,生态滤池的一侧为污泥分配管或渠,该 管或渠高于沙石滤料表层2米以上,或高于滤料层0.5米并可以 向上提升。使用时,在沙石滤层上分散污泥,一次加污泥厚度为 0.03-0.10米,每年累积的已部分干化污泥为0.1-0.3米厚。在每 年一月日平均气温低于-8摄氏度的地方,可用搭建塑料大棚的 方法保持生态滤池的运行。

  5如1中所述的处理技术,运行6至9年,污泥累积达1.8-2米后, 停止添加污泥。使污泥完全稳定化和进一步干化。此时,多雨地 区要加通风良好的遮雨棚。干化6个月,待污泥含水量降至55-65% 后整体清除。此时有机物有55-60%已被分解,可以用作肥料, 如重金属含量过高则可制砖。

  说明书

  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和稳定化同时进行的一种生态技术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的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02F11/02,C02F3/32)。

  在我国,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大规模地修建。污水处理厂

  把污染物从水相转移到固相,产生了大量的污泥。由于缺乏运行经

  费和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许多污水处理厂对污泥不做稳定化处理,

  只进行絮凝和机械脱水,然后进行填埋处置。还有的污水处理厂用

  极原始的方法进行处置,造成厂区臭气很大,并严重污染地下水。

  根据《国家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污水处

  理厂污泥必须得到处理和处置。

  目前有关污泥处理、处置的方法有以下几类:

  1)脱水技术和装置。主要是在浓缩和加絮凝剂的基础上,用压

  滤机进行压迫脱水或用离心机高速离心脱水。

  2)污泥稳定化技术。主要有好氧氧化法,堆肥法,高温厌氧消

  化法,中温厌氧消化法。

  3)污泥焚烧技术。把已脱水的污泥在焚烧炉里加燃料焚烧成灰。

  上述技术中,好氧氧化污泥稳定技术和焚烧技术成本非常昂贵,

  在发达国家用得也还不多,我国近期不可能采用。我国大多采用污

  泥的厂内厌氧消化技术,但绝大多数处理厂解决得不好,沼气产生

  量低而不稳。这一方面是经济及技术研究条件限制,还有我国污泥

  中无机物含量高,污泥成分变动大等客观原因。近年来进行了用污

  泥制作堆肥及复合肥的研究。堆肥法效果较好,但因是在传统厂内

  浓缩脱水高费用处理基础上进行,因此成本较高。

  自我国专利恢复申请以来,已有不少有关污泥处理和利用的专利

  申请(见本说明最后的附录)。其中脱水都是用机械方法进行,稳定

  化有厌氧消化和堆肥法。对污泥进行脱水和稳定化同时处理的技术

  还没有。用生态滤池这种结构和方法的也还没有。此发明属于我们

  首创。

  用生态技术处理污水成本低廉,比较适合现时我国的经济水平。

  我国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研究,在土地处理,氧化塘,湿地处理方

  面成果优良,已有定型的设计手册。但大多数水处理生态技术中由

  于氧在水气界面的传输依靠天然方式,造成复氧速度很低,因此要

  求很大的土地面积。而我国耕地十分短缺,限制了它的发展。

  生态滤池是进行污泥脱水和稳定化的新型生态技术,它集浓缩、

  干化、稳定化为一体。因为不涉及复氧,所以比其它生态技术占地

  面积小;按长期运行保守计算,每亩滤池可日处理含水97%污泥2.5

  吨,是670吨典型污水的产污泥量。它不污染地下水,无不良气味。

  生态滤池技术的基本要点是利用高等植物根孔-好氧微生物-厌氧微

  生物结合的方法组成一个活性复合滤池材料。含水97-99%的污泥间

  歇但不断地加到芦苇-生态滤池上经滤饼过滤,水通过根孔导流和植

  物吸收蒸腾而减少。污泥在生态滤池上不断堆高至1.8-2米,有机

  物经好氧微生物初步分解,后在滤池中经厌氧微生物长期消化,成

  团粒疏松的污泥可用于农林地作肥料。该技术在外型上与用于污水

  处理的芦苇床有些相似,也同属生态技术,但处理目的,水流方向

  和运行方式完全不同。

  根据我们小型实验初步结果,污泥脱水和稳定化生态滤池技术具

  有以下优点:

  1.最显著优点是费用低。因为省去了浓缩池,消化池,脱水机房,

  锅炉房,沼气柜和需长期占用的运泥车,污泥脱水生态滤池的基建

  和运行费用很低。

  2.维护需劳力少,根孔生态滤池在正常管理下可保证高厚度滤层

  长期不堵塞。

  3.比一般生态处理技术需土地面积少,许多中小型污水厂所在地

  能接受。

  4.污泥在滤池中堆放半年以后,其中有机物可降解50%,达到稳定

  化。

  5.设置卫生,基本无臭味,不滋生蚊蝇,不污染地下水。

  6.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

  7.能适应污泥负荷大的变化。污泥能集中运输,使运费降低。

  8.对污泥中寄生虫卵和病原菌杀灭作用好。对某些毒物具有一定

  的脱毒作用。

  9.生态滤池是绿地,景观良好。

  本发明是一种廉价,卫生、安全的污泥脱水和稳定化技术。其技

  术特征是利用高等植物根孔-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结合的方法组

  成一个活性复合滤池材料。污泥由根孔-滤饼进行浓缩,脱水和干化;

  经好氧微生物初步分解,后在滤池中经厌氧微生物长期消化。根孔

  生态滤池的基本构件是土、石、植物、微生物、少量水泥构件、水

  泵等。高等植物用芦苇或其他水生植物。生态根孔具有神奇的功能,

  在正常管理下可保持滤池长期不堵塞。由于有机物分解更充分,脱

  水效果比压滤法更大,固体污泥经微生物长期分解,性质得到改善,

  毒物进一步去除,可最终成为可施用于农林地的肥料。

  技术应用市场分析

  目前正是全国污水处理厂建设的高潮,预计在2010年以前将投

  资1000亿元建设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和处置已成为各城

  市市政工程部门的老大难问题,他们有采用新技术的强烈愿望。污

  泥处理部分约为总投资的40%,如果其中10%采用污泥脱水生态滤池

  技术,按照基建节省50%费用,运行节省70%费用计算,共可节省基

  建费20亿元,建成后,每年可节省运行费4亿元。污泥脱水生态滤

  池在在运行方法上与污泥干化场相近。但它免除了干化场经常堵塞,

  清理困难,卫生条件差和污泥没有稳定化等缺点。因此容易被污水

  处理厂的管理人员和设计工程师接受和认可。技术应用市场巨大。

  本发明的独特之处是:(1)利用高等水生植物的根孔,在普通

  滤料的上部形成不堵塞的活滤层。(2)生态滤池可不断地加活性污

  泥、消化污泥或生污泥。(3)污泥脱水后则形成新的滤饼,滤层可

  加厚到1.8-2.0米,然后进一步干化,最后清除。(4)污泥在滤池中

  累积堆放6-9年,从而达到稳定化。

  实施例1:

  在北京市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院内室外建8个实验性生态

  滤池。每个滤池长2.0米,宽1.0米,深1.6米。池底有排水孔,滤

  液排向下水道,池中填沙石至0.8米如图1。沙中种植芦苇,芦苇高

  1米,密度为40-50株/平方米。实验时向池中加北京市某污水处理

  厂初沉池混合污泥(生污泥和剩余污泥混合)。此污泥含水97%,固

  体中有机物含量多次平均为41%。污泥加在滤池一角,污泥在沙石

  滤层(后来即为干化污泥)上流动平铺。每星期加一次,每次加湿

  污泥厚度为0.02-0.10米,每年累积的已部分干化污泥为0.1-0.3米

  厚。停止污泥投加后不同时间,污泥在生态滤池中的处理变化结果

  如表1:

  成分含量 原污泥 48小时后 3个月后 7个月后

  含水量(%) 97 80 70.8 46.5

  固体中有机物量(%) 41 41 28.7 24.6

  以固体中无机物总量不变计算,原来污泥中的有机物在3个月以后

  已分解了42%,在7个月以后分解了53%。

  实施例2:

  申请者为北京北小河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用生态滤池进行污泥处理

  的比较研究。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在北京亚运村北。它日处理生活污

  水4万吨,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日产生含水率97%的污泥150吨,

  VSS占总SS的42%。原设计泥区包括浓缩池(2),一级消化池(2),

  二级消化池(1),脱水机房(1),锅炉(1),沼气柜(1),输

  泥管道,干化池(0.7公顷),运泥车(2)。基建投资共1,600万

  元,占地2.7公顷(40亩)。总运行费每年220万(包括工作人员

  25名,絮凝剂6吨)。如改用根孔生态滤池,仅需要滤池5公顷(75

  亩),储泥池(300吨)一个,泵站2个,和输泥管道。基建投资600

  万元,总运行费每年60万(工作人员7名),主要是。已稳定的污

  泥在秋天集中清除,运到农林地做肥料,利用社会运输力量进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