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菜培育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9-3-6 11:34:55

  申请日2018.12.06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芽菜培育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格栅池、第一过滤池、第二过滤池、生物反应池以及消毒装置,格栅池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入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格栅池的底部设置有泵送装置,所述格栅池内部设置有格栅,第一过滤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出水口之间借助于水管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池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过滤池的高度以使水能够借助于重力由所述第一过滤池流至所述第二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池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装置。本发明能够对芽菜培育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再利用,节约水资源,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芽菜培育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格栅池、第一过滤池、第二过滤池、生物反应池以及消毒装置,

  所述格栅池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入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格栅池的底部设置有泵送装置,所述格栅池内部设置有格栅,

  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出水口之间借助于水管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池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过滤池的高度以使水能够借助于重力由所述第一过滤池流至所述第二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池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装置,

  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生物反应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生物反应池内设置有反渗透膜,反渗透后的水经消毒装置消毒后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芽菜培育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为石英砂过滤芯,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为活性炭过滤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芽菜培育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芽菜培育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包括第一反渗透膜和第二反渗透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芽菜培育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过滤芯为折叠过滤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芽菜培育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内部设置有臭氧和紫外线灯。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芽菜培育水处理系统进行芽菜培育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污水由格栅池的入口进入,通过格栅滤去较大杂质以及豆皮等大颗粒杂质;

  S2、经格栅池处理后的污水依次通过第一过滤池以及第二过滤池,过滤掉小颗粒杂质,之后处理过的水进入生物反应池;

  S3、水依次经过生物反应池的第一反渗透膜和第二反渗透膜,滤去微生物及好养生物,之后进入消毒装置,经消毒后回收利用。

  说明书

  一种芽菜培育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芽菜培育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芽菜培育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豆芽菜是黄豆芽、绿豆芽、黑豆芽和小豆芽的总称,是中国传统的菜肴。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惟此豆芽白美独异,食后清心养身。古人赞誉它是“冰肌玉质”、“金芽寸长”、“白龙之须”,豆芽的样子又像一把如意,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如意菜。

  传统的豆芽菜生产方法及过程是:选豆→浸豆(浸泡由无根素制备的混合液)→催芽→放置于大规格木桶、瓷缸或水泥池中→淋水管理→喷淋激素、生长素或防腐剂→豆芽菜。

  芽菜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资源,而这些水资源如果不进行回收,则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不利于保护环境。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6%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目前,全世界有1/6的人口、约10亿多人缺水。专家估计,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将超过25亿。

  因此,水资源的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芽菜培育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方法,其能够对芽菜培育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再利用,节约水资源,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芽菜培育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格栅池、第一过滤池、第二过滤池、生物反应池以及消毒装置,

  所述格栅池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入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格栅池的底部设置有泵送装置,所述格栅池内部设置有格栅,

  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出水口之间借助于水管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池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过滤池的高度以使水能够借助于重力由所述第一过滤池流至所述第二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池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装置,

  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生物反应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生物反应池内设置有反渗透膜,反渗透后的水经消毒装置消毒后流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为石英砂过滤芯,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为活性炭过滤芯。

  优选地,所述生物反应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

  优选地,所述反渗透膜包括第一反渗透膜和第二反渗透膜。

  优选地,所述活性炭过滤芯为折叠过滤芯。

  优选地,所述消毒装置内部设置有臭氧和紫外线灯。

  优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芽菜培育水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污水由格栅池的入口进入,通过格栅滤去较大杂质以及豆皮等大颗粒杂质;

  S2、经格栅池处理后的污水依次通过第一过滤池以及第二过滤池,过滤掉小颗粒杂质,之后处理过的水进入生物反应池;

  S3、水依次经过生物反应池的第一反渗透膜和第二反渗透膜,滤去微生物及好养生物,之后进入消毒装置,经消毒后回收利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芽菜培育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方法,其能够对芽菜培育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再利用,节约水资源,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芽菜培育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水处理成果较好,处理后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能够直接再利用,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