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9-3-6 11:16:52

  申请日2018.12.07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IPC分类号C02F1/44; C02F9/04; C02F103/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装置包括陶瓷废水水箱,过滤器,与过滤器相连通的输入管、回流管,设置于输入管、回流管的水泵,所述陶瓷废水水箱通过输入管与过滤器相连通,所述过滤器通过回流管与陶瓷废水水箱相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水管连接净水箱;所述过滤器包括密封的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微滤膜。处理方法包括S1、向陶瓷废水水箱中的原液中加入调理剂,使陶瓷废水水箱中的杂质离子絮凝沉淀;S2、经过絮凝沉淀的原液由水泵抽出经输入管送入过滤器中过滤;S3、经过滤器过滤的预处理水由水泵抽出经回流管送入陶瓷废水水箱;经过过滤器过滤的静水由水泵送入到净水箱。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陶瓷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废水水箱,过滤器,与过滤器相连通的输入管、回流管,设置于输入管、回流管的水泵,所述陶瓷废水水箱通过输入管与过滤器相连通,所述过滤器通过回流管与陶瓷废水水箱相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水管连接净水箱;所述过滤器包括密封的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微滤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滤膜为孔径小于0.5微米的微滤膜;或为孔径12微米的微滤膜;或为孔径在3到8微米的微滤膜;或为孔径在1到2微米的微滤膜;或为孔径在0.6到0.8微米的微滤膜;或为孔径0.45微米的微滤膜;或为孔径0.2微米的微滤膜;或为孔径在0.01到0.03微米的微滤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废水水箱中设置有搅拌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废水水箱外接加药泵,所述加药泵连接加药水箱,所述加药水箱中加入有调理剂。

  5.一种陶瓷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方法的步骤是:

  S1、向陶瓷废水水箱中的原液中加入调理剂,使陶瓷废水水箱中的杂质离子絮凝沉淀;

  S2、经过絮凝沉淀的原液由水泵抽出经输入管送入过滤器中过滤;

  S3、经过滤器过滤的预处理水由水泵抽出经回流管送入陶瓷废水水箱;经过过滤器过滤的静水由水泵送入到净水箱。

  说明书

  一种陶瓷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废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水资源紧缺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话题。而对于污水的处理以及回用则是其必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微滤膜技术在污水处理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微滤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在处理废水的时候也能够回收很多有用物质。膜分离技术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膜,通俗来说可以是一种过滤的物质,更确切地讲是半透膜,它是一种薄层物质。当有一定的推动力作用于膜的两侧,它能按照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使该物质分离。常见的膜技术有微滤、超滤、反渗透、透析、电渗析、纳滤膜等,还有些相关分离方法的出现大大地促进了膜技术在分离领域的应用。这些膜技术已在废水处理,海水淡化、食品保鲜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的微滤工艺将水中的细菌和大于0.2微米的杂质除去,再经过反渗透脱盐工艺处理,可以十分有效截流包括钠和氯离子在内的所有物质,因此微滤加反渗透的工艺甚至可以去除微生物病毒。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离子交换膜技术的开发,到如今国产膜技术的开发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进入21世纪后,微滤膜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开发和大规模应用的热门课题。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水资源缺乏和膜技术的高效能已经有机会地结合在了一起。膜技术与其他技术的集成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目前的传统分离技术,达到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水回用的核心科技,膜技术在工业废水的处理应用和发展越发显出其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陶瓷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利用微滤膜,提高处理废水过滤的效率,达到理想的出水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陶瓷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陶瓷废水水箱,过滤器,与过滤器相连通的输入管、回流管,设置于输入管、回流管的水泵,所述陶瓷废水水箱通过输入管与过滤器相连通,所述过滤器通过回流管与陶瓷废水水箱相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水管连接净水箱;所述过滤器包括密封的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微滤膜。

  进一步的,所述微滤膜为孔径小于0.5微米的微滤膜。

  进一步的,所述微滤膜为孔径12微米的微滤膜。

  进一步的,所述微滤膜为孔径在3到8微米的微滤膜。

  进一步的,所述微滤膜为孔径在1到2微米的微滤膜。

  进一步的,所述微滤膜为孔径在0.6到0.8微米的微滤膜。

  进一步的,所述微滤膜为孔径0.45微米的微滤膜。

  进一步的,所述微滤膜为孔径0.2微米的微滤膜。

  进一步的,所述微滤膜为孔径在0.01到0.03微米的微滤膜。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废水水箱中设置有搅拌器。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废水水箱外接加药泵,所述加药泵连接加药水箱,所述加药水箱中加入有调理剂。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废水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的步骤是:

  S1、向陶瓷废水水箱中的原液中加入调理剂,使陶瓷废水水箱中的杂质离子絮凝沉淀;

  S2、经过絮凝沉淀的原液由水泵抽出经输入管送入过滤器中过滤;

  S3、经过滤器过滤的预处理水由水泵抽出经回流管送入陶瓷废水水箱;经过过滤器过滤的静水由水泵送入到净水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经往原液中加入调理剂,其作用是使原液中的杂质容易聚在一起,从而降低过滤阻力,再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较之前没有加入调理剂的实验结果有明显的改善。可见微滤膜在处理废水中加入化学剂能有效提高过滤的效率,使出水达到理想的效果。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当前的建陶生产是一个高资源及能源消耗、重环境污染的过程,在消耗大量自然矿物资源、能源和水资源的同时,伴随着严重的污染物排放问题。而陶瓷废水的污染问题的解决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处理陶瓷废水中,微滤膜技术比起传统的工艺在处理水污染时更加简洁,处理的出水效果更好。减少消毒剂的加入。微滤膜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地处理废水,达到废水的排放标准,还可以回收部分原料,提高水的利用率。但是微滤膜也有不足的一面,膜经过长期的使用,污垢的形成会导致膜孔的堵塞,影响微滤膜的过滤效率。但是科学是不断的进步的,以前发展的微滤膜多为均匀结构膜,现在随着不对称微滤膜的开发,就可以解决微滤膜堵塞的问题。因为不对称微滤膜具有分离皮层孔小,支撑层孔大的特点,因此粒子或胶体仅在膜的表面被截留,透过分离层的粒子不会在膜里面被吸留或堵塞,这一研制成果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