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氨氮低COD废水综合利用系统

发布时间:2019-3-5 8:52:16

  申请日2017.08.14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16; C02F103/3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氨氮低COD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其中,煤气化装置工艺污水来水管连接隔油沉淀池,隔油沉淀池连接混凝气浮池,混凝气浮池连接综合调节池,综合调节池连接序批式IMC生物反应器,序批式IMC生物反应器连接絮凝沉淀池,絮凝沉淀池连接臭氧接触及缓冲池,臭氧接触及缓冲池连接BAF曝气生物滤池,BAF曝气生物滤池连接回用水槽,回用水槽连接多介质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连接循环水系统。本实用新型减少污水排放,达到工业废水综合利用,降低用水成本,提高工业用水效率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氨氮低COD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煤气化装置工艺污水来水管(1)连接的隔油沉淀池(2),隔油沉淀池(2)通过管道连接混凝气浮池(3);混凝气浮池(3)通过管道连接综合调节池(6),综合调节池(6)通过管道连接序批式IMC生物反应器(7),序批式IMC生物反应器(7)通过管道连接絮凝沉淀池(10),絮凝沉淀池(10)通过管道连接臭氧接触及缓冲池(13),臭氧接触及缓冲池(13)通过管道连接BAF曝气生物滤池(15),BAF曝气生物滤池(15)通过管道连接回用水槽(16),回用水槽(16)通过管道连接多介质过滤器(18),多介质过滤器(18)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水系统(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低COD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气浮池(3)上设置有聚合氯化铝投加管(4)和聚丙烯酰胺投加管(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低COD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序批式IMC生物反应器(7)上设置有甲醇投加管(8)和碱液投加管(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低COD废水 的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沉淀池(10)上设置有聚合氯化铝投加管(11)和聚丙烯酰胺投加管(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低COD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臭氧接触及缓冲池(13)同时连接有臭氧发生器(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低COD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用水槽(16)同时连接有次氯酸钠投加管(17)。

  说明书

  一种高氨氮低COD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水多级处理综合利用系统,具体为一种高氨氮低COD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年水量只有2710m3,约为世界人均年水量的1/4,人均水资源不足。在全国600多个建制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130多个严重缺水。再加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立节水型社会,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造成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重要原因是用水效率低下和污水排放量大。我国工业用水的取水量占全国取水量的20%以上,全国污废水排放总量约620亿m3,其中工业废水约占66%。统计表明,我国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 ~ 1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为50%,而发达国家已达85%,这也显示出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低下。

  U-GAS煤气化废水是使用U-GAS气化技术煤制煤气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水质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废水中煤尘、盐分及正磷、总磷含量较高,并含有少量油类、氰化物和大量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其特点为高氨氮低COD,属较难处理和回收利用的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对煤气化废水的处理及回收利用,单纯靠物理,物理化学,化学的方法进行处理,难以达到目的,往往需要通过由几种方法组成的处理系统,才能达到回收利用要求的程度。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处理,且对环境污染较小的U-GAS煤气化废水处理系统,挖掘工业废水处理再利用的潜力,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将工业废水作为新的水资源予以开发,已经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U-GAS煤气化过程产生的废水,能够将高氨氮、低COD煤气废水处理至满足国标要求排放,并达到循环利用条件的煤气化废水处理综合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氨氮低COD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包括与煤气化装置工艺污水来水管 1连接的隔油沉淀池 2,隔油沉淀池 2通过管道连接混凝气浮池 3;混凝气浮池 3通过管道连接综合调节池 6,综合调节池 6通过管道连接序批式IMC生物反应器7,序批式IMC生物反应器7通过管道连接絮凝沉淀池 10,絮凝沉淀池 10通过管道连接臭氧接触及缓冲池 13,臭氧接触及缓冲池 13通过管道连接BAF曝气生物滤池 15,BAF曝气生物滤池 15通过管道连接回用水槽 16,回用水槽 16通过管道连接多介质过滤器18,多介质过滤器18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水系统19;

  所述的混凝气浮池 3上设置有聚合氯化铝投加管 4和聚丙烯酰胺投加管 5;

  所述的序批式IMC生物反应器7上设置有甲醇投加管 8和碱液投加管 9;

  所述的絮凝沉淀池 10上设置有聚合氯化铝投加管 11和聚丙烯酰胺投加管 12;

  所述的臭氧接触及缓冲池 13同时连接有臭氧发生器 14。

  所述的回用水槽 16同时连接有次氯酸钠投加管17。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各种物化处理单元有机组合,能够将U-GAS煤气化工艺产出的高氨氮、低COD废水处理后排放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类污染物的一级标准,并进行综合利用,减少污水排放,降低用水成本,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工业用水效率,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且社会、环保效益显著,技术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