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污水处理板

发布时间:2019-3-4 14:42:08

  申请日2017.08.15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IPC分类号B01D29/01; B01D29/5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刷污水处理板。通过输液道、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第三过滤腔和排液道的配合设置,使污水可通过依次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和第三过滤腔进行逐步过滤,除去污水中的杂质,通过带有网栏的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的配合设置,可承接过滤留下的颗粒,并使污水通过,并方便装设过滤芯以对污水进行过滤,通过固定支脚和可调支脚的设置便于支撑板体,且调节可调支脚套筒可以适当调节板体的工作角度,通过卡扣座与卡扣的配合设置,方便在不使用时将固定支脚和可调支脚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对印刷污水的过滤效果较好,在处理相对较少的污水时使用起来比较节省时间,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印刷污水处理板,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上表面设有输液口(2),所述输液口(2)螺纹连接有输液口盖(3),所述输液口(2)内设有过滤片(4),所述板体(1)的下表面设有排液口(5),所述排液口(5)螺纹连接有排液口盖(6),所述输液口(2)与所述排液口(5)之间依次连通连接有输液道(7)、第一过滤腔(8)、第二过滤腔(9)、第三过滤腔(10)和排液道(11),所述板体(1)的右侧壁上从上至下与所述第一过滤腔(8)、所述第二过滤腔(9)和所述第三过滤腔(10)对应的位置通过固定螺钉(12)分别安装有第一过滤层框架(13)、第二过滤层框架(14)和第三过滤层框架(15),所述第一过滤层框架(13)、所述第二过滤层框架(14)和所述第三过滤层框架(15)内均卡接有上固定片(16),所述第一过滤层框架(13)、所述第二过滤层框架(14)和所述第三过滤层框架(15)的底部均卡接有下固定片(17),所述上固定片(16)和所述下固定片(17)内均设有网栏(18),所述上固定片(16)和所述下固定片(17)之间均卡接有过滤芯(19),所述板体(1)的前侧壁上与所述排液道(11)对应的位置贯穿设有酸碱度检测探头(20),所述板体(1)的后侧壁下端左右对称铰接有固定支脚(21)的上端,所述板体(1)的后侧壁上端左右对称铰接有可调支脚套筒(22)的上端,所述可调支脚套筒(22)的下端均螺纹连接有可调支脚(23)的上端,所述固定支脚(21)与所述可调支脚套筒(22)的外侧壁靠近所述板体(1)的一侧均设有卡扣(24),所述板体(1)的后侧壁上左右对称设置有卡扣座(25),所述卡扣座(25)与所述卡扣(24)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污水处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层框架(13)、所述第二过滤层框架(14)和所述第三过滤层框架(15)的右端均设有拉环(26),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所述过滤芯(19)分别采用过滤棉、石英砂和活性炭填充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污水 处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前侧壁上端设有提手(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污水处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脚(21)与所述可调支脚(23)的下端均固定设有防滑垫(28),所述防滑垫(28)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说明书

  一种印刷污水处理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印刷污水处理板。

  背景技术

  在印刷行业中,会产生较多的污水,而对于印刷污水的处理普遍不够好,使大量水源被浪费,成为污水被直接排放到外界对环境造成污染。目前一般对于印刷污水的处理方式对于印刷污水的过滤普遍效果不够好,另外处理印刷污水的装置普遍体积过大,在处理相对较少的污水时使用起来比较费时,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污水处理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污水处理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上表面设有输液口,所述输液口螺纹连接有输液口盖,所述输液口内设有过滤片,所述板体的下表面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螺纹连接有排液口盖,所述输液口与所述排液口之间依次连通连接有输液道、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第三过滤腔和排液道,所述板体的右侧壁上从上至下与所述第一过滤腔、所述第二过滤腔和所述第三过滤腔对应的位置通过固定螺钉分别安装有第一过滤层框架、第二过滤层框架和第三过滤层框架,所述第一过滤层框架、所述第二过滤层框架和所述第三过滤层框架内均卡接有上固定片,所述第一过滤层框架、所述第二过滤层框架和所述第三过滤层框架的底部均卡接有下固定片,所述上固定片和所述下固定片内均设有网栏,所述上固定片和所述下固定片之间均卡接有过滤芯,所述板体的前侧壁上与所述排液道对应的位置贯穿设有酸碱度检测探头,所述板体的后侧壁下端左右对称铰接有固定支脚的上端,所述板体的后侧壁上端左右对称铰接有可调支脚套筒的上端,所述可调支脚套筒的下端均螺纹连接有可调支脚的上端,所述固定支脚与所述可调支脚套筒的外侧壁靠近所述板体的一侧均设有卡扣,所述板体的后侧壁上左右对称设置有卡扣座,所述卡扣座与所述卡扣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框架、所述第二过滤层框架和所述第三过滤层框架的右端均设有拉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所述过滤芯分别采用过滤棉、石英砂和活性炭填充制成。

  优选的,所述板体的前侧壁上端设有提手。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脚与所述可调支脚的下端均固定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输液道、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第三过滤腔和排液道的配合设置,使污水可通过依次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和第三过滤腔进行逐步过滤,除去污水中的杂质,通过固定螺钉的设置便于分别对第一过滤层框架、第二过滤层框架和第三过滤层框架进行固定,也便于拆卸,通过带有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的配合设置,可承接过滤留下的颗粒,并使污水通过,并方便装设过滤芯以对污水进行过滤,通过酸碱度检测探头的设置,便于对污水的酸碱度进行检测,通过固定支脚和可调支脚的设置便于支撑板体,且调节可调支脚套筒可以适当调节板体的工作角度,通过卡扣座与卡扣的配合设置,方便在不使用时将固定支脚和可调支脚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对印刷污水的过滤效果较好,在处理相对较少的污水时使用起来比较节省时间,使用方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