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系统中高效沉淀池

发布时间:2019-3-1 14:15:52

  申请日2017.08.17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IPC分类号B01D2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高效沉淀池,包括污水池、防浮板阵列和多个相互平行的上清液槽;上清液槽顶端与污水池液面相接;上清液槽两侧槽壁上部设有滤栅,滤栅由多个尖端向上的三角形拦阻板水平向相连而成,相邻的拦阻板之间形成滤缝;各上清液槽的滤缝距沉淀池液面的高度相同;沉淀池池底处设有防浮板阵列,防浮板阵列由若干均匀分布于池底且斜向设置的防浮板组成;当对新入污水进行沉淀作业时,沉淀池液面在新入污水流入时上升,液面上端的污水经滤缝流入上清液槽内,池底防浮板对池底沉积物进行拦阻以防止其受新入污水冲击而上浮;本产品能防止池底沉积物被输入污水冲力荡起,而且具备一定的过滤流量自调节能力,能应对突发的污水流量。

 


  权利要求书

  1.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包括污水池、防浮板阵列和多个相互平行的上清液槽;所述上清液槽顶端与污水池液面相接;上清液槽两侧槽壁上部设有滤栅,所述滤栅由多个尖端向上的三角形拦阻板水平向相连而成,相邻的拦阻板之间形成滤缝;各上清液槽的滤缝距沉淀池液面的高度相同;所述沉淀池池底处设有防浮板阵列,所述防浮板阵列由若干均匀分布于池底且斜向设置的防浮板组成;当对新入污水进行沉淀作业时,沉淀池液面在新入污水流入时上升,液面上端的污水经滤缝流入上清液槽内,池底防浮板对池底沉积物进行拦阻以防止其受新入污水冲击而上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浮板相互平行;防浮板与池底成锐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各上清液槽的槽底均向同一方向倾斜,各上清液槽的出液端相连形成汇流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浮板的板体延展方向朝向污水输入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清液槽内设有污水处理药物容置装置。

  说明书

  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高效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 处理领域,尤其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高效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污水处理中的常用设备,当沉淀池需处理的污水流量很大时,新输入污水的冲力很容易把沉淀池底部的沉积物荡起,而且容易造成过滤能力与输入污水量之间的不匹配,直接影响沉淀池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高效沉淀池,能防止池底沉积物被输入污水冲力荡起,而且具备一定的过滤流量自调节能力,能应对突发的污水流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高效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包括污水池、防浮板阵列和多个相互平行的上清液槽;所述上清液槽顶端与污水池液面相接;上清液槽两侧槽壁上部设有滤栅,所述滤栅由多个尖端向上的三角形拦阻板水平向相连而成,相邻的拦阻板之间形成滤缝;各上清液槽的滤缝距沉淀池液面的高度相同;所述沉淀池池底处设有防浮板阵列,所述防浮板阵列由若干均匀分布于池底且斜向设置的防浮板组成;当对新入污水进行沉淀作业时,沉淀池液面在新入污水流入时上升,液面上端的污水经滤缝流入上清液槽内,池底防浮板对池底沉积物进行拦阻以防止其受新入污水冲击而上浮。

  所述防浮板相互平行;防浮板与池底成锐角设置。

  各上清液槽的槽底均向同一方向倾斜,各上清液槽的出液端相连形成汇流结构。

  所述防浮板的板体延展方向朝向污水输入方向。

  所述上清液槽内设有污水处理药物容置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沉淀池包括污水池、防浮板阵列和多个相互平行的上清液槽;所述上清液槽顶端与污水池液面相接;上清液槽两侧槽壁上部设有滤栅,所述滤栅由多个尖端向上的三角形拦阻板水平向相连而成,相邻的拦阻板之间形成滤缝;各上清液槽的滤缝距沉淀池液面的高度相同;该设计使得沉淀池能应对突发污水流量,当污水流量突然增大时,三角形栏阻板处滤缝宽度也随液位的上升而扩大,从而能在短时间内强化滤栅的过流能力,防止污水漫过滤栅,而且三角形栏阻板以宽边相连固定上清液两侧槽壁处,使得滤栅具备较好的抗冲击能力,能防止滤栅在突发污水流量的冲击下损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浮板阵列由若干均匀分布于池底且斜向设置的防浮板组成;所述防浮板相互平行;防浮板与池底成锐角设置;所述防浮板的板体延展方向朝向污水输入方向;该设计使得沉淀池池底的水流环境更为稳定,不易因污水输入形成乱流,而且对池底污物形成良好的限位,能更有效地防止污物在输入污水冲力下浮起,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沉淀池的污水处理效果和效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