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高浓度渗滤液收集系统

发布时间:2019-2-22 9:02:31

     申请日2017.08.30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IPC分类号E03F1/00; B09B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高浓度渗滤液的收集系统。收集系统包括回灌系统以及与回灌系统相连的高浓度渗滤液收集池,回灌系统包括主管道和多根与主管道连通的支管道,主管道设于垃圾填埋场的作业平台上,支管道设于垃圾填埋场的作业坡面上,多根支管道沿作业坡面的周向间隔设置;支管道上开设有若干孔。该收集系统收集到的渗滤液CODcr明显提高,碳氮比和可生化性均可满足生化系统的稳定运行,极大的节约了成本,避免了碳源使用对膜处理的影响,提高了渗滤液处理的稳定性和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垃圾填埋场高浓度渗滤液的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系统包括回灌系统以及与回灌系统相连的高浓度渗滤液收集池(8),所述回灌系统包括主管道(2)和多根与主管道(2)连通的支管道(3),所述主管道(2)设于垃圾填埋场的作业平台上,所述支管道(3)设于垃圾填埋场的作业坡面上,多根支管道(3)沿作业坡面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支管道(3)上开设有若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高浓度渗滤液的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道(3)为开孔花管,每米长的支管道(3)上开设3~5个孔;所述支管道(3)的开孔形状为圆形或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高浓度渗滤液的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2)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调节池(6)相连,所述高浓度渗滤液收集池(8)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系统(10)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填埋场高浓度渗滤液的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2)通过第一输送泵(7)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调节池(6)相连,或者,所述主管道通过运输车辆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调节池(6)相连;所述高浓度渗滤液收集池(8)通过第二输送泵(13)和输送管道(9)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系统(10)相连,或者,所述高浓度渗滤液收集池通过运输车辆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系统(10)相连。

  说明书

  垃圾填埋场高浓度渗滤液的收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高浓度渗滤液的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处理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各大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处理已有10多年历史,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均采用成熟的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工艺,利用微生物降解渗滤液中的各类有机污染物。为了确保处理系统内微生物脱氮达到国家标准,根据微生物脱氮反应原理,一般设计要求进水碳氮比≥4。而目前国内较早一批集中填埋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主要表现为原水CODcr(化学需氧量)偏低、氨氮含量高、可生化性较差,碳氮比<2,严重影响生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处理效果。

  为了解决渗滤液老龄化的问题,目前各渗滤液处理厂主要采取外加碳源的方式,提高原水碳氮比,所用的碳源主要为葡萄糖和甲醇。长期使用葡萄糖,对采用膜深度处理工艺的渗滤液厂也存在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膜通量下降快,容易造成堵膜;而甲醇易燃、有毒,危险系数较大,无论是葡萄糖还是甲醇,都明显增加了运营成本,给渗滤液厂的稳定运营带来极大的压力。

  鉴于以上情况,各填埋场开始在垃圾填埋作业现场收集高浓度渗滤液以改善进水水质,由于各填埋场填埋方式和导渗系统设置不同,有效收集高浓度渗滤液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稳定高效、可显著提高渗滤液CODcr、碳氮比和可生化性的垃圾填埋场高浓度渗滤液的收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填埋场高浓度渗滤液的收集系统,所述收集系统包括回灌系统以及与回灌系统相连的高浓度渗滤液收集池,所述回灌系统包括主管道和多根与主管道连通的支管道,所述主管道设于垃圾填埋场的作业平台上,所述支管道设于垃圾填埋场的作业坡面上,多根支管道沿作业坡面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支管道上开设有若干孔。

  上述的垃圾填埋场高浓度渗滤液的收集系统中,优选的,所述支管道为开孔花管,每米长的支管道上开设3~5个孔;所述支管道的开孔形状为圆形或矩形。

  上述的垃圾填埋场高浓度渗滤液 的收集系统中,优选的,所述主管道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调节池相连,所述高浓度渗滤液收集池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系统相连。

  上述的垃圾填埋场高浓度渗滤液的收集系统中,优选的,所述主管道通过第一输送泵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调节池相连,或者,所述主管道通过运输车辆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调节池相连;所述高浓度渗滤液收集池通过第二输送泵和输送管道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系统相连,或者,所述高浓度渗滤液收集池通过运输车辆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系统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系统中,所述垃圾填埋场为已填埋时间≥5年的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调节池中储存有低浓度渗滤液。将低浓度渗滤液输送至垃圾填埋场的作业现场,通过布管和开孔漫灌的回灌方式,收集得到高浓度渗滤液,低浓度渗滤液的CODcr≤4000mg/L,碳氮比<4,反应可生化性的比值B/C≤0.2,高浓度渗滤液的CODcr≥8000mg/L,碳氮比≥4,反应可生化性的比值B/C≥0.5。收集得到的高浓度渗滤液输送至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系统。

  CODcr:化学需氧量,指示水质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

  氨氮: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碳氮比:废水中碳元素与氮元素总量的比值,适当的碳氮比,才能维持废水生化反应的稳定运行,本实用新型所述碳氮比特指CODcr与总氮的比值。

  B/C:BOD5与CODcr的比值,反映废水可生化性的指标。

  开孔花管:开了孔的管道/管材,主要用于施工建筑行业中水、气的排出或收集,其开孔形状、尺寸、孔间距等根据设计需求而定,本实用新型对开孔形状没有严格要求。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

  (1)解决填埋年限较久(≥5年,可优选5~15年)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新鲜渗滤液收集问题。

  (2)收集高浓度渗滤液,解决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碳氮比不足的问题。

  该问题采用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的主要原因是:垃圾填埋时间越久,其堆体越厚,新鲜渗滤液越难以进入垃圾堆体内底部涵管。渗滤液在渗流的过程中发生了厌氧降解,导致其通过涵管进入处理系统时碳素偏低、氨氮较高,碳氮比不足,难以直接进行生化系统处理。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主要在于:

  (1)通过回灌的方法收集高浓度渗滤液;

  (2)采用在垃圾作业坡面布管、开孔漫灌的回灌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系统,收集到的渗滤液CODcr明显提高,碳氮比和可生化性均可满足渗滤液处理生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完全取代了外加碳源的使用,极大的节约了成本,同时避免了碳源使用对膜处理系统带来的影响,提高了渗滤液处理的稳定性和效率。

  (2)采用低浓度渗滤液模拟降雨回灌至堆体,无需采购其他辅料,一方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利用该收集系统处理了部分渗滤液,减少渗滤液处理系统压力。

  (3)本实用新型系统设置在垃圾填埋现场,无需占地,所用设施为水泵和管道,操作简便,收集效率高,适用性强,有利于老龄填埋场的渗滤液稳定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