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9-2-17 9:40:17

  申请日2018.12.03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本体、脚轮及安装在本体上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本体内部分为沉淀池和好氧池,在沉淀池的左下方设有第一空腔,好氧池的正下方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安装有电机,电机驱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又分别带动搅拌桨、第一齿轮和转轮转动,第一齿轮进一步带动第二齿轮和进料盘转动,最终完成污水的净化处理工作。本发明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易维护,可灵活移动处理不同场地的农村生活污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移动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本体、脚轮及安装在本体左侧壁上的进水管和右侧壁上的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部左右两侧通过竖直隔板分为沉淀池和好氧池,所述隔板靠近好氧池底部设有连通管,在所述沉淀池的左下方设有第一空腔,所述好氧池的正下方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右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隔板并向左延伸至第一空腔内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二空腔内的第三转轴上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相啮合;在所述好氧池底部安装有通过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五锥齿轮连接的转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的第三转轴上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上下两侧分别啮合有第四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一刮泥板;所述第四锥齿轮上连接有沿纵向方向向上延伸至所述本体的顶面并与所述本体的顶面可旋转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搅拌桨和第一齿轮;所述本体顶端安装有试剂罐,所述试剂罐底部开有水平空腔,所述水平空腔向右延伸并在右侧与所述试剂罐的腔体相连通,所述水平空腔内安装带有数个进料口的进料盘,所述进料口沿纵向贯穿进料盘,并在进料盘的右侧与试剂罐的腔体相对应,在进料盘的左侧与贯穿试剂罐底面和本体顶面纵向向下延伸的进料管上端相对应,所述进料管下端与第一齿轮上的进料孔相对应,所述进料盘通过第四转轴与第二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侧并与第一齿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农村 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上的进料孔靠近第一齿轮中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延伸至第一齿轮上方并纵向朝下对准进料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盘上的进料口沿中心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内在第一空腔的上方设有斜板,所述斜板斜向右下角方向,且其倾斜度为0-6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内还安装有用于支撑第二齿轮的支撑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左侧外壁的下端还安装有储泥罐,所述储泥罐的进泥口与刮泥板相配合。

  说明书

  一种可移动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移动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应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处理技术比较多,名称也多种多样,但从工艺原理上通常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处理系统,利用土壤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又称为生态处理系统;第二类是生物处理系统,又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是新农村污水处理中最常用的一种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众多,所采用的设备也不尽相同,各有优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本发明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易维护,可灵活处理不同场地的农村生活污水。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移动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本体、脚轮及安装在本体左侧壁上的进水管和右侧壁上的出水管,所述本体内部左右两侧通过竖直隔板分为沉淀池和好氧池,所述隔板靠近好氧池底部设有连通管,在所述沉淀池的左下方设有第一空腔,所述好氧池的正下方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右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隔板并向左延伸至第一空腔内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二空腔内的第三转轴上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相啮合;在所述好氧池底部安装有通过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五锥齿轮连接的转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的第三转轴上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上下两侧分别啮合有第四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一刮泥板;所述第四锥齿轮上连接有沿纵向方向向上延伸至所述本体的顶面并与所述本体的顶面可旋转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搅拌桨和第一齿轮;所述本体顶端安装有试剂罐,所述试剂罐底部开有水平空腔,所述水平空腔向右延伸并在右侧与所述试剂罐的腔体相连通,所述水平空腔内安装带有数个进料口的进料盘,所述进料口沿纵向贯穿进料盘,并在进料盘的右侧与试剂罐的腔体相对应,在进料盘的左侧与贯穿试剂罐底面和本体顶面纵向向下延伸的进料管上端相对应,所述进料管下端与第一齿轮上的进料孔相对应,所述进料盘通过第四转轴与第二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侧并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试剂罐中装填的试剂为絮凝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上的进料孔靠近第一齿轮中心设置。进料孔靠近第一齿轮中心设置,使试剂罐中的絮凝剂先进入到第一齿轮中的进料孔,通过第一齿轮转动时所受到的离心力作用,使絮凝剂能够沿水平面均匀的分布,缩短了污水与絮凝剂相互作用的时间,从而不仅提高污水絮凝沉淀的作用效果,同时节约了设备的占地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延伸至第一齿轮上方并纵向朝下对准进料孔。通过进水管的出水口对准进料孔设置,使高浓度的污水直接先与絮凝剂在进料孔中进行作用,结合进料孔的设置位置,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盘上的进料口沿中心对称设置。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为漏斗形设置,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以便试剂罐中的絮凝剂能够及时快速的进入到进料口中,而往外泄漏或者进料不畅。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内在第一空腔的上方设有斜板,所述斜板斜向右下角方向,且其倾斜度为0-60度。所述斜板的设置,使得污水经过絮凝沉淀作用后的污泥更好的集中流向沉淀池的右下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内还安装有用于支撑第二齿轮的支撑件。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左侧外壁的下端还安装有储泥罐,所述储泥罐的进泥口与刮泥板相配合。通过刮泥板使沉淀池右下方收集的污泥输送至储泥罐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在第二空腔内的电机驱动,带动絮凝剂往沉淀池添加,并在第一齿轮和搅拌桨的作用下,使絮凝剂与污水充分混合进行絮凝作用,然后经过沉淀后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池中的上层清水进入好氧池在转轮的作用下曝气后进行生物处理,最后得到的净化水流出污水处理装置;本发明无需输送泵及其管道作为中间转输设备,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易维护,可灵活移动处理不同场地的农村生活污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