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污水处理环保设备

发布时间:2019-1-16 13:10:55

  申请日2018.04.11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设备,涉及污水设备技术领域,从前往后依次设有沉淀池、净化池一、净化池二、精滤池、消毒池及缓冲池,进水泵的末端位于沉淀池内,沉淀池内设有挡坝与挡堰,净化池一内设有填料层,净化池一与净化池二之间设有溢流墙一,净化池二中设有陶粒层,净化池二与精滤池之间设有供水泵,精滤池内设有复合过滤机构,精滤池与消毒池之间通过水阀二相连接,消毒池内设有至少一组紫外线消毒器。本实用新型中,设备简单高效,运行成本低廉,对污水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非常适合在污水排放分散的地区使用。另外,挡坝与挡堰的设计,可以加快沉淀池的沉淀速度,提高沉淀池的使用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从前往后依次设有沉淀池、净化池一、净化池二、精滤池、消毒池及缓冲池,进水泵的末端位于沉淀池内,沉淀池内设有挡坝与挡堰,净化池一与沉淀池之间通过水阀一连接,净化池一内设有填料层,填料层内放置有活性污泥,净化池一与净化池二之间设有溢流墙一,净化池二中设有陶粒层,陶粒层放置有生物菌,净化池二与精滤池之间设有供水泵,精滤池内设有复合过滤机构,精滤池与消毒池之间通过水阀二相连接,消毒池内设有至少一组紫外线消毒器,消毒池与缓冲池之间设有溢流墙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堰位于沉淀池内靠近进水泵的一侧,挡堰安装在沉淀池内,挡堰的两端和底部分别与沉淀池的侧壁和底部固定连接,且挡堰的高度低于沉淀池内液面的高度,挡坝安装在沉淀池内远离进水泵的一侧,挡坝的两端均与沉淀池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挡坝的底部与沉淀池的底部设有一定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泵,气泵的出口连接有导气支管,导气支管的末端位于净化池二内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支管的数量为多根,且相互之间并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支管的位于净化池二内的末端设置有气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阀一位于沉淀池的侧壁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泵的入口位于净化池二的底部,供水泵的出水口位于精滤池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过滤机构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粗砂滤层、第一滤板、细砂滤层、第二滤板、超细砂滤层和第三滤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阀二位于精滤池的侧壁的底部。

  说明书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有些房屋、低层建筑、别墅、旅游区等污水排放相对分散的地区仍缺乏污水接收处理系统,主要原因是建设污水处理站成本及污水处理设备维护运行费用均较高,另外,铺设长距离的市政管道施工较难、费用较高。

  但是不经过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将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现在日益严厉的环保要求。

  经检索,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720056986.3,公开了一种混合型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有并排设置的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的右侧设置有生物降解池,生物降解池的顶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轴,转轴上连接有若干个加热丝,生物降解池的右侧设置有紫外线消毒池,紫外线消毒池的右侧设置有石英砂过滤池,石英砂过滤池的右侧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池,活性炭过滤池的右侧设置有无纺布过滤池,无纺布过滤池的右侧设置有清水池。使用时污水先经过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沉降,去掉颗粒性的杂质,之后进入到生物降解池进行发酵,让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充吸收,之后进入到紫外线消毒池中进行消毒,最后进行过滤,可以充分去掉污水中的杂质,处理效果好,使用成本低。

  但是其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设备需要占用较大的占地面积,处理能力有限和处理效果一般等。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设备,致力于解决前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设备,从前往后依次设有沉淀池、净化池一、净化池二、精滤池、消毒池及缓冲池,进水泵的末端位于沉淀池内,沉淀池内设有挡坝与挡堰,净化池一与沉淀池之间通过水阀一连接,净化池一内设有填料层,填料层内放置有活性污泥,净化池一与净化池二之间设有溢流墙一,净化池二中设有陶粒层,陶粒层放置有生物菌,净化池二与精滤池之间设有供水泵,精滤池内设有复合过滤机构,精滤池与消毒池之间通过水阀二相连接,消毒池内设有至少一组紫外线消毒器,消毒池与缓冲池之间设有溢流墙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挡堰位于沉淀池内靠近进水泵的一侧,挡堰安装在沉淀池内,挡堰的两端和底部分别与沉淀池的侧壁和底部固定连接,且挡堰的高度低于沉淀池内液面的高度,挡坝安装在沉淀池内远离进水泵的一侧,挡坝的两端均与沉淀池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挡坝的底部与沉淀池的底部设有一定的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气泵,气泵的出口连接有导气支管,导气支管的末端位于净化池二内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导气支管的数量为多根,且相互之间并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导气支管的位于净化池二内的末端设置有气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水阀一位于沉淀池的侧壁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供水泵的入口位于净化池二的底部,供水泵的出水口位于精滤池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复合过滤机构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粗砂滤层、第一滤板、细砂滤层、第二滤板、超细砂滤层和第三滤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水阀二位于精滤池的侧壁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设备简单高效,运行成本低廉,对污水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非常适合在污水排放分散的地区使用。另外,挡坝与挡堰的设计,可以加快沉淀池的沉淀速度,提高沉淀池的使用效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