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技术

发布时间:2019-1-15 9:24:44

 

   申请日2018.03.09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IPC分类号C02F11/10; C10B53/00; C10B1/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所述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包括碳化罐体,所述碳化罐体内设置若干隔离组件,所述隔离组件将所述碳化罐体内部空间从上到下依次分隔为预热区、加热区、预冷却区和冷却区;所述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还包括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积液箱、进风管、出风管和鼓风机,所述积液箱通过所述出风管和所述碳化罐体的所述预热区连通,所述鼓风机通过所述进风管和所述碳化罐体的所述冷却区连通,所述积液箱和所述鼓风机通过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积液箱、所述进风管、所述出风管、所述鼓风机和所述碳化罐体形成闭合的循环回路,从而实现所述回收装置对碳化过程中焦油等物质的回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化罐体,所述碳化罐体竖直设置,所述碳化罐体的上端固定连接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和所述碳化罐体的连接位置设置进料阀,所述碳化罐体下端设置出料管口,所述出料管口设置出料阀;所述碳化罐体内设置若干隔离组件,所述隔离组件将所述碳化罐体内部空间从上到下依次分隔为预热区、加热区、预冷却区和冷却区,所述预热区、所述加热区和所述预冷却区均独立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还包括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积液箱、进风管、出风管和鼓风机,所述积液箱通过所述出风管和所述碳化罐体的所述预热区连通,所述鼓风机通过所述进风管和所述碳化罐体的所述冷却区连通,所述积液箱和所述鼓风机通过管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设置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设置为套接在所述出风管上的管状件;所述冷凝组件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冷凝剂通过所述进液口进入管状件内并通过所述出液口流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蓝藻污泥 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组件包括隔板和制动装置,所述隔板通过所述制动装置固定在所述碳化罐体的内壁上,所述隔板垂直于所述碳化罐体内壁设置,且所述隔板形状尺寸和所述碳化罐体横截面形状尺寸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碳化罐体内壁上的固定座和设置在所述隔板上固定块,所述固定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槽口,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槽口内;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固定块同轴设置轴孔,转轴同时穿过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固定块的所述轴孔内,所述隔板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回弹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还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块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还包括若干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置为一对对称设置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倾斜固定在所述碳化罐体内壁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箱为设有密闭空间的箱体,所述积液箱设置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出风管连接,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鼓风机连接,所述第三接口设置在所述积液箱的顶部,所述第四接口设置在所述积液箱的底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均设置密封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箱内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倾斜设置在所述积液箱内,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分隔在两侧。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置若干通孔。

  说明书

  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碳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由于蓝藻的大量繁殖,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还会产生MCs(microcystins,微囊藻毒素),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s。MCs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所谓生物质污泥碳化,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使污泥中的水分释放出来,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留污泥中的碳值,使最终产物中的碳含量大幅提高的过程;通过加温加压使得污泥中的生物质全部裂解,通过机械方法将污泥中75%的水分脱除,极大地节省生物质污泥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污泥全部裂解保证了污泥的彻底稳定。污泥碳化过程中使处理后的污泥保留了绝大部分的热值,为裂解后的能源再利用创造了条件。通过将引起绿潮污染的蓝藻进行碳化再利用可达到能源有效利用的目的。

  但现有的蓝藻生物质污泥碳化仅是通过加压加热的方式将蓝藻污泥中的水分脱离,但蓝藻生物质污泥除含大量水分以外在碳化过程中还易产生焦油和废气,废气和焦油排出不及时,会影响蓝藻生物质污泥整体碳化过程的进行。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所述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包括碳化罐体,所述碳化罐体竖直设置,所述碳化罐体的上端固定连接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和所述碳化罐体的连接位置设置进料阀,所述碳化罐体下端设置出料管口,所述出料管口设置出料阀;所述碳化罐体内设置若干隔离组件,所述隔离组件将所述碳化罐体内部空间从上到下依次分隔为预热区、加热区、预冷却区和冷却区,所述预热区、所述加热区和所述预冷却区均独立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还包括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积液箱、进风管、出风管和鼓风机,所述积液箱通过所述出风管和所述碳化罐体的所述预热区连通,所述鼓风机通过所述进风管和所述碳化罐体的所述冷却区连通,所述积液箱和所述鼓风机通过管道连通。

  较佳的,所述出风管设置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设置为套接在所述出风管上的管状件;所述冷凝组件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冷凝剂通过所述进液口进入管状件内并通过所述出液口流出。

  较佳的,所述隔离组件包括隔板和制动装置,所述隔板通过所述制动装置固定在所述碳化罐体的内壁上,所述隔板垂直于所述碳化罐体内壁设置,且所述隔板形状尺寸和所述碳化罐体横截面形状尺寸相同。

  较佳的,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碳化罐体内壁上的固定座和设置在所述隔板上固定块,所述固定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槽口,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槽口内;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固定块同轴设置轴孔,转轴同时穿过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固定块的所述轴孔内,所述隔板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回弹件。

  较佳的,所述固定座还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块的两侧。

  较佳的,所述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还包括若干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置为一对对称设置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倾斜固定在所述碳化罐体内壁上。

  较佳的,所述积液箱为设有密闭空间的箱体,所述积液箱设置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出风管连接,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鼓风机连接,所述第三接口设置在所述积液箱的顶部,所述第四接口设置在所述积液箱的底部。

  较佳的,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均设置密封阀。

  较佳的,所述积液箱内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倾斜设置在所述积液箱内,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分隔在两侧。

  较佳的,所述隔板设置若干通孔。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所述积液箱、所述进风管、所述出风管、所述鼓风机和所述碳化罐体形成闭合的循环回路,从而实现所述回收装置对碳化过程中焦油等物质的回收;2,通过所述隔离组件的设置在保证所述碳化罐体内各反应区域相互隔离,同时生物质污泥从倾斜的所述隔板通过所述间隙滑落,从而实现生物质污泥在所述预热区、所述加热区、所述预冷却区和所述冷却区之间的传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