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3.13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属于工业污水处理领域,其包括相互连通的缺氧区、MBBR泥膜区和活性污泥好氧区,其中,缺氧区是将传统连续流SBR池的缺氧区、厌氧区和沉淀区依次重新定义分割成紧连的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和第三缺氧区;第二缺氧区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一缺氧区连通;而第三缺氧区也是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二缺氧区连通;MBBR泥膜区将传统连续流SBR池的序批区A、主曝气区和序批区B依次重新定义分割成串联的第一MBBR泥膜区、第二MBBR泥膜区和第三MBBR泥膜区。本发明克服连续流SBR生化池的不足,可用于现有连续流SBR生化池进行升级扩容和新设施的建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相互连通的缺氧区、MBBR泥膜区和活性污泥好氧区,其中,缺氧区是将传统连续流SBR池的缺氧区、厌氧区和沉淀区依次重新定义分割成紧连的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和第三缺氧区;第一缺氧区的进水管口设置在本生化池一外侧墙壁中部,并在其这一进水外侧墙壁还设置了污泥回流管口和硝化液回流入口;第二缺氧区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一缺氧区连通;而第三缺氧区也是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二缺氧区连通;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和第三缺氧区内都设置了搅拌器;其中,MBBR泥膜区将传统连续流SBR池的序批区A、主曝气区和序批区B 依次重新定义分割成串联的第一MBBR泥膜区、第二MBBR泥膜区和第三MBBR泥膜区,第一MBBR泥膜区出水处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二MBBR泥膜区连通,第二MBBR泥膜区出水处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三MBBR泥膜区连通,第一MBBR泥膜区、第二MBBR泥膜区和第三MBBR泥膜区都添加有悬浮载体,且它们的底部都设置了MBBR泥膜区功能所需的穿孔曝气系统;所述活性污泥好氧区是从传统连续流SBR池的序批区B分割出的纯活性污泥好氧区,活性污泥好氧区内的底部也设置了穿孔曝气系统,活性污泥好氧区设置了反应后的泥水混合液出水管口;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废水通过进水管口进入第一缺氧区,同时来自活性污泥 好氧区硝化液回流泵系统提升过来的硝化回流通过硝化液回流入口也进入[0031] 2),另外,来自本生化池以外的剩余污泥也通过污泥回流管口流入第一缺氧池;流到第一缺氧区的泥水在搅拌器的混合推动下进行反硝化去除TN;
2) 第一缺氧区的泥水再依次流经第二缺氧区和第三缺氧区,在后两个缺氧区内进一步进行缺氧反硝化去除TN;
3)第三缺氧区出水处至第一MBBR泥膜区的一端头安装了一导流管,第三缺氧区出水口反硝化后的混合液自流到第一MBBR泥膜好氧区的一头端;第一MBBR泥膜好氧区内添加了高效悬浮载体和其底部设置了穿孔管曝气系统,悬浮载体上生长的生物膜和区内的活性污泥一起大大增加了区内的生物量,保证了高氨氮的工业污水的硝化能力;反应后的泥水流过区内出水处设置的拦截筛网,再通过第一MBBR泥膜区与第二MBBR泥膜区之间的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进入第二泥膜好氧区;
4) 第二MBBR泥膜好氧区内也添加了高效悬浮载体和其底部设置了穿孔管曝气系统,悬浮载体上生长的生物膜和区内的活性污泥一起大大增加了区内的生物量,保证了高氨氮的工业污水的硝化能力;在第二MBBR泥膜好氧区反应后的泥水流过区内出水处设置的拦截筛网,再通过第二MBBR泥膜区与第三MBBR泥膜区之间的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进入第三泥膜好氧区;
5) 第三MBBR泥膜好氧区内也添加了高效悬浮载体和其底部设置了穿孔管曝气系统,悬浮载体上生长的生物膜和区内的活性污泥一起大大增加了区内的生物量,保证了高氨氮的工业污水的硝化能力;在第三MBBR泥膜好氧区反应后的泥水流过沿整个区横截面上设置的拦截筛网进入活性污泥好氧区;
6) 泥水在活性污泥好氧区的HRT较短,且区内曝气强度较小,DO可保持在2mg/l以下,保证从该区回流到第一缺氧区的硝化液的DO较低,最后泥水反应后通过出水管口流出生化池外;
7) 硝化液回流泵系统设置在生化池外,并且在活性污泥好氧区出水池壁上设置了硝化液回流出水管口和在第一缺氧区进水端池壁上设置了内回流进口,保证用低扬程的干式泵实现大比例的硝化液通过硝化液回流入口流入第一缺氧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缺氧区出水处至第一MBBR泥膜区的一端头设置了避免短流所需的导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BBR泥膜区与第二MBBR泥膜区之间的连通口前面设置了出水筛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BBR泥膜区与第三MBBR泥膜区之间的连通口前面设置了出水筛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MBBR泥膜区与活性污泥好氧区通过沿整个横截面上设置的出水筛网相连通。
说明书
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属于工业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连续流SBR生化池在结构上结合了AAO、氧化沟和CAST池的特点而开发的连续流序批式生物处理池,该工艺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较好的环境,使有机物的降解、氨氮的硝化、硝态氮的反硝化、磷的释放和吸收等生化过程处于较优的反应状态,生化效率较高。连续流SBR生化池的运行模式是:连续进水和连续出水,两个序批区A和B交替充当沉淀池周期运行;假定序批区A沉淀出水,则序批区B按缺/厌氧、好氧和静止沉淀等过程进行序批生化反应;序批区B在进行缺/厌氧和好氧反应的同时,回流混合液到缺氧区,静沉阶段停止混合液回流;回流混合液在缺氧区内进行反硝化脱氮后,自流进入污泥沉淀区,该区的上清液用泵送至主曝气区,沉淀下来的浓缩污泥自流进入厌氧区与原污水混合,聚磷菌在此进行磷的释放,吸收低分子脂肪酸并以聚β羟基丁酸(PHB)等形式在体内贮存起来;接着废水混合液进入主曝区,聚磷菌分解体内的PHB获得能量,过量地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正磷酸盐,并以聚磷酸盐的形式在细胞内累积;半个周期结束后,序批区A和序批区B的功能交换,剩余污泥在序批区沉淀出水的后期排放。
MBBR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MBBR工艺兼具传统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悬浮载体处于流化状态,进而形成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通过采用MBBR工艺可对序批式生物处理池进行升级,挖潜现有序批式生物池的处理能力,保证COD、BOD5、氨氮及TN在生物池内稳定达到更高的标准。
连续流SBR生化池虽然在脱氮除磷和占地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但当其用于某些高氨氮、高TN和低TP的工业污水,特别是一些高氨氮的制药废水时,按其池结构运行的硝化和反硝化方式和功能就不能满足其出水氨氮和TN的要求,需要对其结构进行改进,以满足制药废水进水氨氮和TN负荷容量增大的需要,即在保持原连续流SBR生化池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重新设置其结构形状,增加制药废水进水氨氮和TN负荷的处理量,也就是间接满足了扩容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连续流SBR生化池技术的不足,克服连续流SBR生化池在降解高氨氮、低总磷的制药废水方面效果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不但对现有连续流SBR生化池进行升级或处理规模进行扩容,也可应用于高氨氮、低总磷的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新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对连续流SBR池改良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包括相互连通的缺氧区、MBBR泥膜区和活性污泥好氧区,其中,缺氧区是将传统连续流SBR池的缺氧区、厌氧区和沉淀区依次重新定义分割成紧连的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和第三缺氧区;第一缺氧区的进水管口设置在本生化池一外侧墙壁中部,并在其这一进水外侧墙壁还设置了污泥回流管口和硝化液回流入口;第二缺氧区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一缺氧区连通;而第三缺氧区也是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二缺氧区连通;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和第三缺氧区内都设置了搅拌器;其中,MBBR泥膜区将传统连续流SBR池的序批区A、主曝气区和序批区B 依次重新定义分割成串联的第一MBBR泥膜区、第二MBBR泥膜区和第三MBBR泥膜区,第一MBBR泥膜区出水处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二MBBR泥膜区连通,第二MBBR泥膜区出水处通过隔墙侧端竖向长条开孔与第三MBBR泥膜区连通,第一MBBR泥膜区、第二MBBR泥膜区和第三MBBR泥膜区都添加有悬浮载体,且它们的底部都设置了MBBR泥膜区功能所需的穿孔曝气系统;所述活性污泥好氧区是从传统连续流SBR池的序批区B分割出的纯活性污泥好氧区,活性污泥好氧区内的底部也设置了穿孔曝气系统,活性污泥好氧区设置了反应后的泥水混合液出水管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缺氧区出水处至第一MBBR泥膜区的一端头设置了避免短流所需的导流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MBBR泥膜区与第二MBBR泥膜区之间的连通口前面设置了出水筛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MBBR泥膜区与第三MBBR泥膜区之间的连通口前面设置了出水筛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MBBR泥膜区与活性污泥好氧区通过沿整个横截面上设置的出水筛网相连通。
优选的,硝化液回流泵系统将活性污泥好氧区的硝化液从硝化液回流出口提升回流到第一缺氧区的硝化液回流入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有益效果:
1) 本发明将传统的连续流SBR生化池的缺氧区、厌氧区和沉淀区改成了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和第三缺氧区,系统反硝化HRT显著增加,大大增强了对进水总氮浓度较高的工业污水总氮的去除能力。
2) 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连续流SBR生化池的运行方式,可按AO泥膜混合工艺或AAO泥膜混合工艺的运行方式运行,所有区都是在连续恒水位下运行,不需要滗水器,运行控制简单可靠,提高了池的容积利用率。
3) 本发明在第三缺氧区出水处至第一MBBR泥膜区的一端头安装了一导流管,可方便地将反硝化后的混合液自流到第一MBBR泥膜好氧区的一头端,使泥水流过整个反应区,避免短流现象的发生。
4) 本发明在三个MBBR泥膜好氧区内添加了高效悬浮载体,悬浮载体上生长的生物膜和区内的活性污泥一起大大增加了区内的生物量,保证了高氨氮的工业污水的硝化能力。
5) 本发明在末尾区设置了活性污泥好氧区,该区HRT较短且区内曝气强度较小,DO可保持在2mg/l以下,保证了从该区回流到第一缺氧区的硝化液的DO较低,强化了缺氧区的反硝化去除TN的能力。
6) 本发明的硝化液回流泵设置在池外,并且在活性污泥好氧区出水池壁上设置了硝化液回流出水管口和在第一缺氧区进水端池壁上设置了内回流进口,这样保证了用低扬程的干式泵就可完成大比例的硝化液内回流,降低了能耗,运行维护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