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倾倒车厢顶升技术及分拆式污泥运输车

发布时间:2019-1-7 13:16:09

  申请日2018.04.17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IPC分类号B60P1/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倾倒的车厢顶升装置及分拆式污泥运输车,属于环保设备领域。防倾倒的车厢顶升装置,用于在分拆式的车头和车厢中实现车厢顶升,其包括支撑柱、弧形顶盘、限位栓、升降杆、球形顶器、凹槽;车厢厢体上平行固定有两条支撑柱,支撑柱上方固定有开口朝下的弧形顶盘;所述的球形顶器位于所述弧形顶盘的内凹腔中,且球形顶器的竖向移动范围被限制于弧形顶盘和支撑柱之间;所述的升降杆穿过两条支撑柱之间夹持形成的通道且端部与球形顶器固定。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倾斜的储存污泥厢体与牵引车头能够紧密地连为一体,彻底克服了储存污泥厢体因倾斜而导致的失稳和卸完污泥厢体无法恢复水平状态的问题,从而确保了卸污过程的顺利完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倾倒的车厢顶升装置,用于在分拆式的车头和车厢中实现车厢顶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202)、弧形顶盘(203)、限位栓(204)、升降杆(205)、球形顶器(206)、凹槽(207);车厢厢体(201)上平行固定有两条支撑柱(202),支撑柱(202)上方固定有开口朝下的弧形顶盘(203);所述的球形顶器(206)位于所述弧形顶盘(203)的内凹腔中,且球形顶器(206)的竖向移动范围被限制于弧形顶盘(203)和支撑柱(202)之间;所述的升降杆(205)穿过两条支撑柱(202)之间夹持形成的通道且端部与球形顶器(206)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倒的车厢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条支撑柱(202)上表面至少固定有一条限位栓(204);所述的球形顶器(206)底面上开设有一条与所述限位栓(204)匹配的凹槽(207),当球形顶器(206)在所述的竖向移动范围内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的限位栓(204)卡入凹槽(207)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倒的车厢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条支撑柱(202)上表面各自固定有一条限位栓(204),所述球形顶器(206)位于升降杆(205)两侧各自开设一条所述的凹槽(20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倒的车厢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栓(204)与固定有支撑柱(202)的车厢厢体(201)侧壁垂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倒的车厢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形顶器(206)在弧形顶盘(203)和支撑柱(202)之间具有竖向移动行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倒的车厢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杆(205)末端固定于所述车头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倒的车厢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杆(205)由液压油缸驱动升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倒的车厢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栓(204)高度为5-10毫米,所述的凹槽(207)的深度为5-10毫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倒的车厢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顶盘(203)下边缘与支撑柱(202)之间的缝隙宽度设置应满足使球形顶器(206)无法从其中脱离。

  10.一种分拆式污泥运输车,包括分拆式的牵引车头和污泥运输车厢,牵引车头和污泥运输车厢之间通过牵引钩可拆卸式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运输车厢上设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车厢顶升装置。

  说明书

  一种防倾倒的车厢顶升装置及分拆式污泥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倾倒的车厢顶升装置及分拆式污泥运输车。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通过机械脱水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在80%左右,因含有大量的游离水而呈半流体状态,在污水处理厂的脱水车间,当污泥积累到一定程度,通常由一个车头带一个装载污泥车厢的运输车辆,将污泥运往污泥处理地点,这种传统的污泥运输方式,基本设施投资大,人力资源的成本也高。

  针对我国污泥运输领域存在的上述问题,已发明了“污泥专运方法及其系统”,利用分拆式污泥输送车,通过一个牵引车头负责牵引多个具有污泥储存功能和防渗防泄的车厢,不仅节省了污泥运输成本,而且因优化污泥长距离运输收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申请号为201510681984.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分拆式污泥输送车及其方法,利用分拆式污泥输送车,通过一个牵引车头负责牵引多个具有污泥储存功能和防渗防泄的车厢,不仅节省了污泥运输成本,而且因优化污泥长距离运输收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然而,此类污泥输送车在使用时,车厢通常放置于污泥装运车间中,而当车厢中装满污泥时,才调用相应的牵引车头来将其拖运至污泥处理点。此类运输车通过牵引车头升降器上的球形顶器支顶于车厢的半圆形顶盘上,使储存污泥厢体倾斜而卸泥。但在该过程中,容易发生车厢的重量失衡,导致车厢后翻,不仅无法完成卸泥过程,而且即使卸完了泥,但储存污泥厢体无法还原至水平状态。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稳定装置,从而保证了分拆式污泥运输车能够顺利完成卸泥过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分拆式污泥运输车卸泥过程中容易发生倾覆的技术问题,并提供一种防倾倒的车厢顶升装置。

  防倾倒的车厢顶升装置,用于在分拆式的车头和车厢中实现车厢顶升,其包括支撑柱、弧形顶盘、限位栓、升降杆、球形顶器、凹槽;车厢厢体上平行固定有两条支撑柱,支撑柱上方固定有开口朝下的弧形顶盘;所述的球形顶器位于所述弧形顶盘的内凹腔中,且球形顶器的竖向移动范围被限制于弧形顶盘和支撑柱之间;所述的升降杆穿过两条支撑柱之间夹持形成的通道且端部与球形顶器固定。

  作为优选,两条支撑柱上表面至少固定有一条限位栓;所述的球形顶器底面上开设有一条与所述限位栓匹配的凹槽,当球形顶器在所述的竖向移动范围内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的限位栓卡入凹槽内。

  作为优选,两条支撑柱上表面各自固定有一条限位栓,所述球形顶器位于升降杆两侧各自开设一条所述的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栓与固定有支撑柱的车厢厢体侧壁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的球形顶器在弧形顶盘和支撑柱之间具有竖向移动行程。

  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杆末端固定于所述车头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杆由液压油缸驱动升降。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栓高度为5-10毫米,所述的凹槽的深度为5-10毫米。

  作为优选,所述的弧形顶盘下边缘与支撑柱之间的缝隙宽度设置应满足使球形顶器无法从其中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拆式污泥运输车,它包括分拆式的牵引车头和污泥运输车厢,牵引车头和污泥运输车厢之间通过牵引钩可拆卸式连接,其中的污泥运输车厢上设有如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车厢顶升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牵引车头升降杆和储存污泥厢体上分别设计了球形顶器与弧形顶盘,从而可以方便地使储存污泥厢体内的污泥得到倾卸。

  2.本实用新型在支撑柱上设计了凸出平面的限位栓,在球形顶器左右两边设计了向内凹进的凹槽,使倾斜的储存污泥厢体与牵引车头能够紧密地连为一体,彻底克服了储存污泥厢体因倾斜而导致的失稳和卸完污泥厢体无法恢复水平状态的问题,从而确保了卸污过程的顺利完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