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7.04.09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IPC分类号E04D11/02; E04D13/16; E04D13/15
摘要
本发明属于房屋防水领域,是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①在屋顶铺设屋面板,使屋面板边缘伸出屋顶封檐板,并在屋顶底端封檐板处安装防腐构件;②在屋顶坡谷铺设一层沥青瓦;③在屋顶铺设防水油毡;④在屋顶屋面防水油毡上铺设沥青瓦,使沥青瓦边缘伸出屋面板边缘,并在屋顶侧端封檐板处安装泛水构件,泛水构件位于防水油毡与沥青瓦之间。通过本发明的防水处理工艺可解决屋顶脊梁、屋顶坡谷、组合屋顶连接处的防水问题,综合提高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性能。
権利要求書
1.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屋顶铺设屋面板,使屋面板边缘伸出屋顶封檐板,并在屋 顶底端封檐板处安装防腐构件;
②在屋顶坡谷铺设一层沥青瓦;
③在屋顶铺设防水油毡;
④在屋顶屋面防水油毡上铺设沥青瓦,使沥青瓦边缘伸出屋面 板边缘,并在屋顶侧端封檐板处安装泛水构件,泛水构件位于防水油 毡与沥青瓦之间;
⑤在屋顶坡谷及屋顶脊梁防水油毡上铺设沥青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①中,屋面板边缘伸出屋顶封檐板20~50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中,防腐构件为不锈刚凹槽,屋面板边缘卡入 不锈刚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②中,采用前后重叠搭接的方式铺设沥青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③中,铺设防水油毡时,各片防水油毡相接处至少搭 接10毫米。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③中,屋顶脊梁处,采用双层搭接方式铺设防水 油毡,并用瓦钉固定,瓦钉的间距为1000~1500毫米。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③中,在组合屋顶连接处铺设防水油毡时,将防 水油毡伸入墙板内至少200毫米,再在防水油毡上安装置“L”型不 锈钢固定件,并在不锈钢固定件边缘涂抹两道防水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④中,采用错缝铺设的方式铺设沥青瓦,并用瓦钉固 定,瓦钉钉在沥青瓦的引水槽上口,沥青瓦边缘伸出屋面板边缘20~ 30毫米,泛水构件为一边带有外折边的“L”型铝板,不含外折边的 那一边卡入防水油毡与沥青瓦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④中,屋顶底端封檐板处的沥青瓦采用双层搭接 的方式铺设,并在沥青瓦边缘处涂抹一层防水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其特征 在于:所述步骤⑤中,屋顶坡谷处铺设的沥青瓦边缘涂抹有防水胶。
说明书
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房屋防水领域,具体的说是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 工艺。
背景技术
房屋屋顶的防水处理一直以来都是建筑领域难以解决的问题。房 屋屋顶一般包括平顶与坡顶,由于现在高层建筑大多为平顶,针对平 顶而进行的防水处理方法较多,如专利号为:200610001711.6,专利 名称为:“平房顶防水隔热房顶结构及其施工工艺”的中国专利就提 出了一种平房顶防水处理方法。木结构房屋,尤其是木结构别墅,大 多采用坡顶,其中好多都采用组合屋顶,平房顶的防水处理方法并不 适合于它,而传统方法一般在屋顶设屋面板后,就直接在屋面板上铺 设沥青屋面瓦,防水效果不好。由于房屋结构本身为木结构,其屋顶 覆盖层应该提供一个长久的防水装饰面,使木结构房屋及其构件免受 雨雪之害。通常,屋面覆盖层的安装材料有沥青屋面板、木制屋面板、 手劈木板瓦和沥青屋面瓦、镀锌钢制或铝制屋面等。其中,沥青屋面 瓦,俗称瓦片,由于实际安装简易方便、节约成本等优点,是木框架 房屋建筑中占主导地位的屋顶覆盖层。
我国传统的木结构房屋主要以窑制青瓦的交错搭设来防水,这种 措施的防水效果不好,屋顶坡谷、墙体与屋面连接处常会出现漏水现 象,房屋侧墙也较容易渗水。同时,这种措施也不利于房屋屋顶空间 内外气体的流通,不利于木材的防潮、防腐。
由此可见,现有的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仍不能解决如下技术 问题:(1)屋顶脊梁、屋顶坡谷的防水处理;(2)采用何种沥青瓦的铺设 方式来获得更好的防水效果;(3)房屋侧墙的泛水处理;(4)墙体与屋面 连接处即组合屋顶连接处的防水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解决屋顶脊梁、屋顶坡谷、组合屋 顶连接处的防水问题,综合提高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性能的木结构房 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屋顶铺设屋面板,使屋面板边缘伸出屋顶封檐板,并在屋 顶底端封檐板处安装防腐构件;
②在屋顶坡谷铺设一层沥青瓦;
③在屋顶铺设防水油毡;
④在屋顶屋面防水油毡上铺设沥青瓦,使沥青瓦边缘伸出屋面 板边缘,并在屋顶侧端封檐板处安装泛水构件,泛水构件位于防水油 毡与沥青瓦之间;
⑤在屋顶坡谷及屋顶脊梁防水油毡上铺设沥青瓦。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步骤①中,屋面板边缘伸 出屋顶封檐板20~50毫米。
前述的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步骤①中,防腐构件为不 锈刚凹槽,屋面板边缘卡入不锈刚凹槽内。
前述的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步骤②中,采用前后重叠 搭接的方式铺设沥青瓦。
前述的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步骤③中,铺设防水油毡 时,各片防水油毡相接处至少搭接10毫米。
前述的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步骤③中,屋顶脊梁处, 采用双层搭接方式铺设防水油毡,并用瓦钉固定,瓦钉的间距为 1000~1500毫米。
前述的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步骤③中,在组合屋顶连 接处铺设防水油毡时,将防水油毡伸入墙板内至少200毫米,再在防 水油毡上安装置“L”型不锈钢固定件,并在不锈钢固定件边缘涂抹 两道防水胶。
前述的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步骤④中,采用错缝铺设 的方式铺设沥青瓦,并用瓦钉固定,瓦钉钉在沥青瓦的引水槽上口, 沥青瓦边缘伸出屋面板边缘20~30毫米,泛水构件为一边带有外折 边的“L”型铝板,不含外折边的那一边卡入防水油毡与沥青瓦之间。
前述的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步骤④中,屋顶底端封檐 板处的沥青瓦采用双层搭接的方式铺设,并在沥青瓦边缘处涂抹一层 防水胶。
前述的木结构房屋屋顶防水处理工艺,步骤⑤中,屋顶坡谷处铺 设的沥青瓦边缘涂抹有防水胶。
本发明的优点为:本发明充分考虑木结构房屋屋顶屋面水流的特 性和防水要求,采用防水油毡和沥青瓦多层结构的铺设方式,并且沥 青瓦采用错缝铺设,从多方面提高了木结构房屋屋顶的防水效果。屋 顶脊梁处的防水油毡采用双层搭接方式铺设,增强了屋顶脊梁的防水 性能。屋顶坡谷具有沥青瓦-防水油毡-沥青瓦的三重结构,并且沥青 瓦前后重叠铺设,最外一层沥青瓦涂有防水胶,大大提高了屋顶坡谷 处的防水效果。屋顶封檐板处的沥青瓦采用双层搭接的方式铺设,并 在边缘涂有防水胶,提高了屋顶封檐板处的防水性能。另外,屋顶封 檐板处安装有防腐构件,提高了使用寿命。屋顶侧端封檐板处安装泛 水构件,使屋顶水流不会顺着侧墙流下,防止了侧墙渗水,保证了墙 体的干燥。组合屋顶连接处防水油毡上安装有固定件,并涂抹防水胶, 提高了组合屋顶连接处的防水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