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3.20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膜法水处理设备,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的右侧设有膜生物反应池,所述膜生物反应池的右侧设有中水池,所述膜生物反应池的内部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右侧设有第一膜生物反应器和第二膜生物反应器,所述第二膜生物反应器的右侧设有自吸泵,所述自吸泵的右侧设有回流泵,本实用新型带有调节池、膜生物反应池和中水池三个水池,三个水池既可集中式布置,又可分置布置,布局灵活,调节池主要对来水进行初步拦污,膜生物反应池内设有第一膜生物反应器和第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效果较好,高效的固液分离能力使出水水质良好,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中水池能够为添加消毒剂提供条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膜法水处理设备,包括调节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的右侧设有膜生物反应池(2),所述膜生物反应池(2)的右侧设有中水池(3),所述膜生物反应池(2)的内部设有第一挡板(8),所述第一挡板(8)的右侧设有第一膜生物反应器(9)和第二膜生物反应器(10),所述第二膜生物反应器(10)的右侧设有自吸泵(11),所述自吸泵(11)的右侧设有回流泵(12),所述膜生物反应池(2)的右侧设有风机(14),所述风机(14)上连接有第一水管(13),所述第一水管(13)的左端设置于第一膜生物反应器(9)和第二膜生物反应器(10)的下侧,所述自吸泵(11)的上侧连接有第二水管(7),所述第一膜生物反应器(9)的上部与第二水管(7)连通,所述第二膜生物反应器(10)的上部与第二水管(7)连通,所述回流泵(12)的上侧连接有第三水管(6),所述第三水管(6)的左端贯穿于膜生物反应池(2)左上部,所述自吸泵(11)的右侧连接有第四水管(5),所述第四水管(5)的右端与中水池(3)连接,所述调节池(1)内设有液位控制器(15),所述液位控制器(15)的右侧设有潜污泵(16),所述潜污泵(16)的上侧设有第五水管(4),所述第五水管(4)的右端与膜生物反应池(2)的右侧连接,所述中水池(3)的内部设有罐体(19),所述罐体(19)的右侧设有第二挡板(17),所述罐体(19)上连接有第六水管(18),所述第二挡板(17)的右侧设有水泵(21),所述水泵(21)的上侧连接有第七水管(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法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水管(20)的上端贯穿于中水池(3)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法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水管(5)的右端贯穿第二挡板(17),所述第六水管(18)的右端贯穿第二挡板(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法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的左上侧设有滤网,所述第一膜生物反应器(9)和第二膜生物反应器(10)内均设有中空纤维超滤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法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13)的左下侧上设有曝气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法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8)的高度小于膜生物反应池(2)的高度。
说明书
一种膜法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 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膜法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通常是指受到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排出的废水。污水处理,是指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694980.4,申请日:2015.10.22,专利名称为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组件的发明,解决了目前的污水净化不彻底的问题,但是该装置结构由于太过复杂,并且对污水净化效率并不高,无法满足现今更高的污水净化技术要求为此,我们推出一种膜法水处理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法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膜法水处理设备,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的右侧设有膜生物反应池,所述膜生物反应池的右侧设有中水池,所述膜生物反应池的内部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右侧设有第一膜生物反应器和第二膜生物反应器,所述第二膜生物反应器的右侧设有自吸泵,所述自吸泵的右侧设有回流泵,所述膜生物反应池的右侧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上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左端设置于第一膜生物反应器和第二膜生物反应器的下侧,所述自吸泵的上侧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一膜生物反应器的上部与第二水管连通,所述第二膜生物反应器的上部与第二水管连通,所述回流泵的上侧连接有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的左端贯穿于膜生物反应池左上部,所述自吸泵的右侧连接有第四水管,所述第四水管的右端与中水池连接,所述调节池内设有液位控制器,所述液位控制器的右侧设有潜污泵,所述潜污泵的上侧设有第五水管,所述第五水管的右端与膜生物反应池的右侧连接,所述中水池的内部设有罐体,所述罐体的右侧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罐体上连接有第六水管,所述第二挡板的右侧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上侧连接有第七水管。
优选的,所述第七水管的上端贯穿于中水池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四水管的右端贯穿第二挡板,所述第六水管的右端贯穿第二挡板。
优选的,所述调节池的左上侧设有滤网,所述第一膜生物反应器和第二膜生物反应器内均设有中空纤维超滤膜。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管的左下侧上设有曝气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的高度小于膜生物反应池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带有调节池、膜生物反应池和中水池三个水池,三个水池既可集中式布置,又可分置布置,布局灵活,调节池主要对来水进行初步拦污,膜生物反应池主要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膜生物反应池内设有第一膜生物反应器和第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效果较好,高效的固液分离能力使出水水质良好,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中水池能够为添加消毒剂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