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氨氮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9-1-4 14:16:32

  申请日2018.03.20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IPC分类号C02F9/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氨氮废水处理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由初级过滤组件,及与初级过滤组件相配合使用的氨氮去除组件,及与氨氮去除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催化反应组件组成。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将氨氮氧化生成氮气、水和无机盐,使氨氮彻底无害化、不生二次污染、不产生污泥,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高效稳定,解决现有处理结构所存在净化处理不彻底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初级过滤组件,及与初级过滤组件相配合使用的氨氮去除组件,及与氨氮去除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催化反应组件组成;所述初级过滤组件,包括敞开式储液箱(1),及敞开式储液箱(1)底部的出液口(4),及分别设置在敞开式储液箱(1)内的第一斜过滤板(2)、第二斜过滤板(3);所述氨氮去除组件,包括与出液口(4)连接的第一导液管(5),及设置在第一导液管(5)上的第一抽液泵(6),及与敞开式储液箱(1)相配合使用的立式混合箱(7),及设置在立式混合箱(7)上且与第一导液管(5)连接的进液口(35),及设置在立式混合箱(7)上的轴承密封圈(8),及设置在轴承密封圈(8)内的第一轴承(9),及依次贯穿第一轴承(9)、立式混合箱(7)且位于立式混合箱(7)的混合轴(10),及设置在混合轴(10)上的轴套(11),及由上至下分别设置在轴套(11)上的若干个混合齿(12)、若干个混合板(14)、一组凹形圆形混合圈(15),及设置在轴承密封圈(8)上的第一电机安装箱(16),及设置在第一电机安装箱(16)内的第一驱动电机(17),及分别与混合轴(10)、第一驱动电机(17)连接的轴连接套(18),及设置在立式混合箱(7)一侧的立式混合箱出液口(19),及与立式混合箱出液口(19)连接的第二导液管(36),及设置在第二导液管(36)上的第二抽液泵(20);所述催化反应组件,包括敞开式卧式混合箱(21),及设置在敞开式卧式混合箱(21)底部的敞开式卧式混合箱出液口(22),及对称设置在敞开式卧式混合箱(21)两侧的第一轴承限位圈(23)、第二轴承限位圈(24),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轴承限位圈(23)、第二轴承限位圈(24)内的第二轴承(25)、第三轴承(26),及分别贯穿第二轴承(25)、第三轴承(26)的搅拌轴(27),及设置在搅拌轴(27)上的若干个搅拌齿(28),及设置在第二轴承限位圈(24)一侧且与搅拌轴(27)相配合使用的齿轮箱(29),及设置在敞开式卧式混合箱(21)一侧的第二电机安装箱(31),及设置在第二电机安装箱(31)内且与齿轮箱(29)相配合使用的第二驱动电机(30),及设置在敞开式卧式混合箱(21)一侧的L形灯座安装板(32),及设置在L形灯座安装板(32)上的灯座(33),及设置在灯座(33)内的若干个无极紫外灯(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立式混合箱(7)内的若干个圆形过滤网(13),其中,若干个混合齿(12)的倾斜角度向上。

  说明书

  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氨氮废水处理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适用于对生产时所产生的氨氮废水 进行高效的处理。

  背景技术

  氨氮废水的一般的形成是由于氨水和无机氨共同存在所造成的,一般上PH在中性以上的废水氨氮的主要来源是无机氨和氨水共同的作用,PH在酸性的条件下废水中的氨氮主要由于无机氨所导致。废水中氨氮的构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氨水形成的氨氮,一种是无机氨形成的氨氮,主要是硫酸铵,氯化铵等等,还有一种是以络合状态存在的无机氨氮,如铜氨络合物等。

  氨氮废水常规处理方法,主要有如下处理方法:吹脱法、沸石脱氨法、膜分离技术、MAP沉淀法、化学氧化法、生物脱氮法。常见的高氨氮废水处理工艺的弱点:无论是“蒸氨(汽提)或吹脱+A/O或吹脱+化学沉淀”,都离不开高投资、高运行成本的预处理工艺,“蒸氨”一次性投资太大,“吹脱”动力消耗太大。采用生化法时不仅投资高,而且占地面积大,对预处理出水的要求苛刻(如NH3-N必须小于300mg/l,汽提或吹脱法对超过5000mg/l以上的高浓度氨氮废水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于是只能用成倍的清水稀释);续接化学沉淀法虽然投资和占地面积都比A/O法小,但它药剂的消耗量太大,N:P:Mg之比都在1:1.1-1.2,处理药剂成本太高,反应不彻底,因此出水也不可能达到国家一级或二级排放标准,同时产生大量污泥,污泥处理费用非常高。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其设计结构合理,将氨氮氧化生成氮气、水和无机盐,使氨氮彻底无害化,不生二次污染,不产生污泥,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高效稳定,解决现有处理结构所存在净化处理不彻底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由初级过滤组件,及与初级过滤组件相配合使用的氨氮去除组件,及与氨氮去除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催化反应组件组成;所述初级过滤组件,包括敞开式储液箱,及敞开式储液箱底部的出液口,及分别设置在敞开式储液箱内的第一斜过滤板、第二斜过滤板;所述氨氮去除组件,包括与出液口连接的第一导液管,及设置在第一导液管上的第一抽液泵,及与开式储液箱相配合使用的立式混合箱,及设置在立式混合箱上且与第一导液管连接的进液口,及设置在立式混合箱上的轴承密封圈,及设置在轴承密封圈内的第一轴承,及依次贯穿第一轴承、立式混合箱且位于立式混合箱的混合轴,及设置在混合轴上的轴套,及由上至下分别设置在轴套上的若干个混合齿、若干个混合板、一组凹形圆形混合圈,及设置在轴承密封圈上的第一电机安装箱,及设置在第一电机安装箱内的第一驱动电机,及分别与混合轴、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的轴连接套,及设置在立式混合箱一侧的立式混合箱出液口,及与立式混合箱出液口连接的第二导液管,及设置在第二导液管上的第二抽液泵;所述催化反应组件,包括敞开式卧式混合箱,及设置在敞开式卧式混合箱底部的敞开式卧式混合箱出液口,及对称设置在敞开式卧式混合箱两侧的第一轴承限位圈、第二轴承限位圈,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轴承限位圈、第二轴承限位圈内的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及分别贯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的搅拌轴,及设置在搅拌轴上的若干个搅拌齿,及设置在第二轴承限位圈一侧且与搅拌轴相配合使用的齿轮箱,及设置在敞开式卧式混合箱一侧的第二电机安装箱,及设置在第二电机安装箱内且与齿轮箱相配合使用的第二驱动电机,及设置在敞开式卧式混合箱一侧的L形灯座安装板,及设置在L形灯座安装板上的灯座,及设置在灯座内的若干个无极紫外灯。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立式混合箱内的若干个圆形过滤网,其中,若干个混合齿的倾斜角度向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将氨氮氧化生成氮气、水和无机盐,使氨氮彻底无害化、不生二次污染、不产生污泥,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高效稳定,解决现有处理结构所存在净化处理不彻底的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