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木薯污泥养殖蚯蚓快速技术

发布时间:2019-1-1 13:07:50

  申请日2018.04.22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IPC分类号A01K67/033; C02F11/12; C02F11/04; C02F11/02; A23K50/00; A23K10/26; A23K10/00; C02F103/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木薯污泥养殖蚯蚓的快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床的准备:将新鲜牛粪摊开晾干至水分含量为60%~80%,然后垛堆,再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堆沤发酵,每天测量温度,待温度上升至最高后又开始降低时进行第1次翻堆补水,重复3~5次;然后进行后熟1个月即为发酵腐熟牛粪,并将发酵腐熟牛粪保持pH中性、水分含量60%~80%,作为蚯蚓养殖基床使用;(2)饵料的制备:采用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经预处理与发酵后制得污泥饵料;(3)蚯蚓养殖方式;本发明利用木薯污泥单独作为基料来养殖蚯蚓,具有材料廉价、易得、大宗且本地化等特点,同时有效解决了木薯污泥带来的二次污染,保护了环境,实现变废为宝目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木薯污泥养殖蚯蚓的快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为:

  基床的准备:将新鲜牛粪摊开晾干至水分含量为60%~80%,然后垛堆,再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堆沤发酵,每天测量温度,待温度上升至最高后又开始降低时进行第1次翻堆补水,重复3~5次;然后进行后熟1个月即为发酵腐熟牛粪,并将发酵腐熟牛粪保持pH中性、水分含量60%~80%,作为蚯蚓养殖基床使用;

  饵料的制备:采用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经预处理与发酵后制得污泥饵料;

  选取60 cm×40 cm×25 cm养殖框,框内垫一层纱网,网孔径为0.1cm,每框铺厚度为10~15 cm的腐熟牛粪作为基床,并保持水分含量60%~80%;投放蚯蚓后,每天投放一次饵料,在阴暗的房间养殖,保持养殖温度在20~30℃;同时在养殖过程中每隔3天淋一次菌发酵液,并统计蚯蚓每周的取食饵料量以及每日的产卵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木薯污泥养殖蚯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中,将新鲜牛粪摊开晾干至水分含量为70%,然后堆沤发酵,按一定形状堆垛后覆盖塑料薄膜,每天测量温度,待温度上升至最高后又开始降低时进行第1次翻堆补水,重复3次;然后进行后熟1个月即为发酵牛粪,pH值为7.0,水分含量在60%~70%之间,可以作为蚯蚓基料铺床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木薯污泥养殖蚯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中,所述工业废水为木薯淀粉与酒精生产的废水,将废水先沉淀,清水作为生产用水循环使用,沉淀部分含有木薯渣;取新鲜木薯,加入木薯渣作为膨松剂、调节水分含量为60%~80%、调节pH至中性,堆沤发酵成熟,即制成蚯蚓饵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木薯污泥养殖蚯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3)中,选取4个塑料框,增加透气性并防止蚯蚓外逃;每框铺15cm厚度的发酵牛粪作基床,每日淋水1次,连续3天;3个框内投放1月龄的若蚓,并设置一个框的水为空白对照;饵料为新鲜污泥,取500g污泥平分成10份,制成颗粒直径小于3厘米的饵料喂养,每天1份1次,24小时后将吃剩的污泥取出称重;在阴暗的房间养殖,保持适宜的湿度,维持温度在25℃~30℃之间,养至大部分蚯蚓出现环带进入性成熟阶段为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木薯污泥养殖蚯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3)中,每天所投放的饵料按蚯蚓与污泥饵料的质量比为1∶0.5~1进行;菌发酵液为蚯蚓共生菌和EM菌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使用前均将菌发酵液进行稀释;其中,单一菌发酵液使用时,蚯蚓共生菌或EM菌的发酵原液与水体积比为1∶5~25;混合菌发酵液使用时,蚯蚓共生菌与EM菌发酵液的体积比为1∶1~5,临用前混合菌发酵液与水体积比为1∶5~25;同时在蚯蚓养殖过程中使用菌发酵液喷淋前,采用醋酸与小苏打调节稀释液的pH=6.5~7.0。

  说明书

  一种利用木薯污泥养殖蚯蚓的快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蚯蚓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木薯污泥养殖蚯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身体呈圆筒状(与线形动物的圆柱形区别),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在第十一节以后,每节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没有骨骼,属于无脊椎动物,体表裸露,无角质层。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500多种,1837年被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

  蚯蚓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蚯蚓对环境的依赖一般比恒温动物更为显著,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而且温度也对其他生活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蚯蚓。因此,温度是蚯蚓最重要的生活条件之一。

  广西是我国木薯生产的大省,其木薯的总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60%。木薯主要被用于生产淀粉,据统计,每生产一吨淀粉会产生15-25吨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这些废水已对广西的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木薯淀粉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其CODcr一般在数千mg/L以上,最高可达20000mg/L。

  淀粉废水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也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由于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进入水体后会迅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体因缺氧而影响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的生存,同时还会促使水底的有机物质在厌氧的条件下分解,而产生臭氧,恶化水源,污染环境,以致于损害人体的健康,因此必须进行治理。

  EM菌种由双岐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放线菌、醋酸菌等菌种组成,经混合发酵而形成EM发酵液,广泛使用在蚯蚓养殖过程中,但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EM菌液需要混合发酵且大量使用,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木薯污泥养殖蚯蚓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包括以下步骤为:

  (1)基床的准备:将新鲜牛粪摊开晾干至水分含量为60%~80%,然后垛堆,再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堆沤发酵,每天测量温度,待温度上升至最高后又开始降低时进行第1次翻堆补水,重复3~5次;然后进行后熟1个月即为发酵腐熟牛粪,并将发酵腐熟牛粪保持pH中性、水分含量60%~80%,作为蚯蚓养殖基床使用;

  (2)饵料的制备:采用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经预处理与发酵后制得污泥饵料;

  (3)选取60 cm×40 cm×25 cm养殖框,框内垫一层纱网,网孔径为0.1cm,每框铺厚度为10~15 cm的腐熟牛粪作为基床,并保持水分含量60%~80%;投放蚯蚓后,每天投放一次饵料,在阴暗的房间养殖,保持养殖温度在20~30℃;同时在养殖过程中每隔3天淋一次菌发酵液,并统计蚯蚓每周的取食饵料量以及每日的产卵量。

  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将新鲜牛粪摊开晾干至水分含量为70%,然后堆沤发酵,按一定形状堆垛后覆盖塑料薄膜,每天测量温度,待温度上升至最高后又开始降低时进行第1次翻堆补水,重复3次;然后进行后熟1个月即为发酵牛粪,pH值为7.0,水分含量在60%~70%之间,可以作为蚯蚓基料铺床使用。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述工业废水为木薯淀粉与酒精生产的废水,将废水先沉淀,清水作为生产用水循环使用,沉淀部分含有木薯渣;取新鲜木薯,加入木薯渣作为膨松剂、调节水分含量为60%~80%、调节pH至中性,堆沤发酵成熟,即制成蚯蚓饵料。

  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选取4个塑料框,增加透气性并防止蚯蚓外逃;每框铺15cm厚度的发酵牛粪作基床,每日淋水1次,连续3天;3个框内投放1月龄的若蚓,并设置一个框的水为空白对照;饵料为新鲜污泥,取500g污泥平分成10份,制成颗粒直径小于3厘米的饵料喂养,每天1份1次,24小时后将吃剩的污泥取出称重;在阴暗的房间养殖,保持适宜的湿度,维持温度在25℃~30℃之间,养至大部分蚯蚓出现环带进入性成熟阶段为止。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3)中,每天所投放的饵料按蚯蚓与污泥饵料的质量比为1∶0.5~1进行;菌发酵液为蚯蚓共生菌和EM菌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使用前均将菌发酵液进行稀释;其中,单一菌发酵液使用时,蚯蚓共生菌或EM菌的发酵原液与水体积比为1∶5~25;混合菌发酵液使用时,蚯蚓共生菌与EM菌发酵液的体积比为1∶1~5,临用前混合菌发酵液与水体积比为1∶5~25;同时在蚯蚓养殖过程中使用菌发酵液喷淋前,采用醋酸与小苏打调节稀释液的pH=6.5~7.0。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木薯污泥单独作为基料来养殖蚯蚓,具有材料廉价、易得、大宗且本地化等特点,同时有效解决了木薯污泥带来的二次污染,保护了环境,实现变废为宝目的。

  (2)本发明通过使用对蚯蚓的繁殖有着正向影响的共生菌,不仅不会危害生物体的健康,反而能帮助生物体进行消化、生长和防御病虫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