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废水中微量金属离子和自动pH调节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27 17:20:44

  申请日2003.12.30

  公开(公告)日2005.02.16

  IPC分类号C02F1/56; C02F1/42; C02F1/66

  摘要

  一种去除废水中微量金属离子和自动pH调节的方法,涉及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废水处理技术,该方法是将离子交换技术和pH控制技术相结合,成为一体化的技术,有效解决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微量超标及终端pH调节的问题,使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権利要求書

  1.一种去除废水中微量金属离子和自动pH调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离 子交换技术和pH控制技术相结合,成为一体化的技术,有效解决金属离子 的微量超标及终端pH调节的问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技术包括为防止离子交换树脂饱和失效 而导致金属离子泄漏超标,在离子交换器出口安装在线pH或电导率或电 阻率传感器,当测量数据达到再生控制点时发出报警信号,进入自动再生 过程或提示进行人工再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H控制技术,其特征在于采用了管道式的反应 器和与P(比例)或PD(比例微分),或PID(比例微分积分)技术的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交换技术 是通过特定的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需处理金属离子,使之达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技术包括PLC或计算机,或时间继电器, 或机械阀控制的自动再生技术以及人工控制再生技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技术包括利用处理过的废水进行再生后 的再生剂置换和淋洗。

  说明书

  一种去除废水中微量金属离子和自动pH调节的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废水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去除 废水中微量金属离子,同时又使pH值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后级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电镀行业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络合剂,使得废水中络合 状态的金属难以采用传统的化学中和沉淀法除去,从而导致电镀废水经过 化学法处理后仍有部分金属离子超过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排放标准。另 外,废水化学中和沉淀法经常发生pH值超标现象。目前相当数量的企业在 废水处理系统的终端因缺乏有效的金属浓度控制和pH调控手段而对水环境 造成污染,同时也遭受环保部门的罚款处理。

  目前对于去除废水中微量络合态金属的主要技术是在废水中加入人工 合成的金属捕集剂和无机硫化物。该方法利用S2-与金属形成难溶沉淀物的 原理将金属去除。该方法的缺点是:

  1.处理效果不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保证金属离子始终低于排 放标准;

  2.废水处理成本明显提高,企业难以接受;

  3.硫化物的气味影响周围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健康。

  此外也有少数单位采用简单的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金属,以降低 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含量。其主要缺点是,树脂的交换容量小,再生频繁和 吸附能力差,容易泄漏,导致金属离子超标排放。

  在废水处理终端pH监控方面,绝大多数企业采用人工方法测量和控制, 无法有效达到控制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电镀废水前级化学处理的基础上,应用离子交换与pH自动 控制组合技术有效解决了金属离子的微量超标及终端pH调控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设计制作特殊的离子交换设备,选择对多种金属离子具有吸附作用 的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经前级化学处理后残存在废水中的金属离 子(一般浓度在5mg/l以下),使金属离子的浓度下降到环保部门限制的浓 度以下(一般在0.1~3.0mg/l);

  2.树脂饱和后用盐酸进行再生,利用处理过的废水对再生后的离子交 换树脂进行置换和淋洗;

  3.为了防止离子交换树脂饱和失效,而导致金属离子泄漏超标,在离 子交换器口安装在线pH或电导传感器,当测量数据达到控制点 便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进入再生状态;

  4.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可以采用人工方式操作也可以采用PLC或计算 机控制的自动方式操作;

  5.为了保证离子交换设备的有效工作;避免树脂污染,在离子交换器 前设置砂或碳过滤器;

  6.少量的再生洗脱液返回前级化学处理系统,进行化学处理;

  7.由于离子交换树脂在H+形态下使用,在与金属离子交换过程中氢离 子被交换下来,进入废水,导致废水的pH值下降,呈酸性。为使废水的pH 值达到排放标准(6~9pH),本发明采用管道式反应器,应用P(比例)、或PD (比例微分)、或PID(比例微分积分)技术对废水的pH值进行自动调节。

  应用本发明技术可以使电镀废水处理系统终端排水的金属离子浓度 和pH值同时达到排放标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