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3.27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IPC分类号B01D24/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户式农村污水预处理设施,包括箱体、进水管、圆环形框架、泥炭填料和出水管,箱体的一侧连接进水管,另一侧连接出水管,进水管位于出水管上方且高于圆环形框架,圆环形框架固定安装在箱体底部正中间,圆环形框架的圆环内外侧壁开孔,环内夹层填充泥炭填料;进水管接化粪池出水作为预处理,能够保证后续二级生物处理的正常效果;泥炭填料采用长纤维泥炭,具有较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保证了过滤精度,同时堵塞泥炭通过简易震打清除固形物后可重复利用,且价格低廉;泥炭填料用尼龙网袋装填,一方面减少了泥炭填料流失,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泥炭填料的更换,延长了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分户式农村污水预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进水管(2)、圆环形框架(3)、泥炭填料(4)和出水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连接进水管(2),另一侧连接出水管(5),进水管(2)位置高于出水管(5);圆环形框架(3)固定在箱体(1)底部正中间,圆环形框架(3)环内夹层装填泥炭填料(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户式农村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形框架(3)的内壁和外壁都开孔或开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户式农村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高于圆环形框架(3),末端管口位于圆环形框架(3)正中间上方;所述出水管(5)低于圆环形框架(3),首端管口位于圆环形框架(3)与箱体(1)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户式农村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炭填料(4)为长纤维泥炭,并用尼龙网袋灌装成小袋单元。
说明书
一种分户式农村污水 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户式农村污水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农村地区,单元住宅的污水处理设施一般以化粪池为主,初始作用是储蓄生活污水以及人蓄粪便,截留固形物,污水作农业施肥,外排量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污水量增加,并且污水施肥途径减少,同时农村污水有间歇性排放的特点,造成化粪池瞬时负荷变大,原有的化粪池的处理能力减小,而且容易受冬季气候条件影响,出水水质差,出水中含有大颗粒悬浮物以及大分子有机物,增加了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以及难度。
我国农村地区污水排放存在点源化、分散等特点,难以采用集中处理模式,因此偏远地区、乡村多采用分散式处理模式。对于人口相对聚集的社区等,由于污水量相对较大,一般采用污水集中处理,采取格栅、沉淀措施预处理,再结合后续二次处理。但对于分散农户,分户式处理将作为主要处理方式,但由于水量小,格栅、沉淀池的经济不适用性,大多数是直接利用化粪池处理后直接进行二次处理。由于我国分散农户大多采用简易的或缺乏专人定期维护清理的化粪池,导致出水悬浮物较多,出水水质差,严重影响了二次处理的效果,因此如何提高化粪池出水水质成为重要问题。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改建化粪池用来提高水质途径不适用所有农村地区,而且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知识,维护管理困难,迫切需要简单、廉价的处理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分户式农村污水的预处理,为了提高化粪池出水水质,保证污水二次处理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户式农村污水预处理设施。它利用袋装纤维泥炭填料过滤污水,截留和吸附颗粒物和大分子有机物,提高出水水质,且使用过的泥炭填料可以重复利用,没有二次污染。
2.技术路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户式农村污水预处理设施,它包括箱体、进水管、圆环形框架、泥炭填料、出水管,所述箱体一侧连接进水管,另一侧连接出水管,圆环形框架固定在箱体底部正中间,泥炭填料装在圆环形框架的环内夹层;所述的进水口接化粪池出水,污水进入箱体后通过泥炭填料过滤,再由出水管排出。
优选的,进水管高度高于出水管高度,进水管高于圆环形框架,出水管低于圆环形框架。
优选的,进水管出水口位于圆环形框架正中间上方;出水管进水口处于圆环型框架和箱体之间。
优选的,泥炭填料采用长纤维泥炭,用尼龙网袋装填成小单元后装满填实于圆环形框架环内夹层,圆环形框架内壁和外壁都开槽或开孔。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作为化粪池出水的预处理,能够保证后续二次处理的正常效果,并且成本低廉。
2.本实用新型过滤层采用圆环形设计,增大了过滤面积,降低了滤速,保证了过滤效果。
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长纤维泥炭,具有较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保证了过滤精度,同时堵塞泥炭通过简单振打清理即可恢复的原有性能,实现重复利用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泥炭填料用尼龙网袋装填,一方面减少了泥炭填料流失,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泥炭填料的更换,延长了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