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4.28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IPC分类号C02F1/5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包括罐体、设于罐体内且用于将河湖污水引入罐体的底部的筒体、与筒体的连通且用于向筒体内输送河湖污水的溢流管、与溢流管连通且用于添加絮凝药剂以使得河湖污水在罐体内絮凝沉淀的加药管、与罐体的底部连通且用于将沉淀在筒体的底部的污泥排出的泥浆排出管以及与罐体的顶部连通且用于排出罐体内经絮凝沉淀后的上层清水的排水管。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净化罐,河湖污水可在罐体内有效地沉淀,絮凝沉淀后的污泥在罐体的底部并通过泥浆排出管排出,浊度降低后的上层清水则从排水管排出。本发明通过净化罐对河湖污水的预处理,有效地降低了污水浊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设于所述罐体内且用于将河湖污水引入所述罐体的底部的筒体、与所述筒体的连通且用于向所述筒体内输送河湖污水的溢流管、与所述溢流管连通且用于添加絮凝药剂以使得所述河湖污水在所述罐体内絮凝沉淀的加药管、与所述罐体的底部连通且用于将沉淀在所述筒体的底部的污泥排出的泥浆排出管以及与所述罐体的顶部连通且用于排出所述罐体内经絮凝沉淀后的上层清水的排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上端呈开口状,所述罐体的开口端内侧与所述罐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溢流槽,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溢流槽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且位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减缓所述河湖污水的水流的反射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筒体的底端相连;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连的第二连接杆,所述反射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相连。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上部倾斜分布有多个斜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斜管的倾斜角度设为58~62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斜管连接为一体;多个所述斜管的横截面呈蜂窝状分布。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设于所述罐体的中心;所述筒体包括与所述罐体的内壁平行设置的竖直筒段以及与所述竖直筒段连接的扩口筒段,所述扩口筒段由所述竖直筒段朝向所述罐体的底端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端设为倒锥形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排出管连接有集泥池,所述排水管连接有清水池,所述泥浆排出管与所述集泥池之间设有用于将沉淀在所述罐体内的污泥输送至所述集泥池中的泥浆泵。
说明书
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
背景技术
我国现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这种模式下我们的生存环境面对着严峻的考验,我国的内陆河、湖、水库等水资源污染严重。环保疏浚是治理重污染水体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污染底泥的疏浚,可清除污染水体的内源污染物。传统的疏浚工程由于其疏浚泥浆主要是无机颗粒,且密度较大,选用自然沉降方法就可以实现高效的泥水分离。
而现有技术中,河湖污水往往具有较大的浊度,在进行水处理时,因而需经过多级净化处理。而多级净化处理的过程中,受净化设备的结构限制,仍然存在着浊度较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旨在解决河湖污水浊度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包括:罐体、设于所述罐体内且用于将河湖污水引入所述罐体的底部的筒体、与所述筒体的连通且用于向所述筒体内输送河湖污水的溢流管、与所述溢流管连通且用于添加絮凝药剂以使得所述河湖污水在所述罐体内絮凝沉淀的加药管、与所述罐体的底部连通且用于将沉淀在所述筒体的底部的污泥排出的泥浆排出管以及与所述罐体的顶部连通且用于排出所述罐体内经絮凝沉淀后的上层清水的排水管。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上端呈开口状,所述罐体的开口端内侧与所述罐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溢流槽,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溢流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内且位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减缓所述河湖污水的水流的反射板。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板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筒体的底端相连;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连的第二连接杆,所述反射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上部倾斜分布有多个斜管。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斜管的倾斜角度设为58~62度。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斜管连接为一体;多个所述斜管的横截面呈蜂窝状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设于所述罐体的中心;所述筒体包括与所述罐体的内壁平行设置的竖直筒段以及与所述竖直筒段连接的扩口筒段,所述扩口筒段由所述竖直筒段朝向所述罐体的底端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底端设为倒锥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泥浆排出管连接有集泥池,所述排水管连接有清水池,所述泥浆排出管与所述集泥池之间设有用于将沉淀在所述罐体内的污泥输送至所述集泥池中的泥浆泵。
本发明通过罐体的设计,先将河湖污水通过溢流管输送至筒体,并通过筒体将河湖污水引入罐体的底部,河湖污水经过筒体进入罐体的底部,可有效降低罐体内的水体扰动,利于沉淀,同时,加药管可以向溢流管内添加絮凝药剂,助于河湖污水在罐体内絮凝沉淀,絮凝沉淀后的污泥在罐体的底部并通过泥浆排出管排出,浊度降低后的上层清水则从排水管排出,如此,通过净化罐对河湖污水进行预处理,有效地降低了污水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