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12-27 11:41:02

  申请日2018.03.27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IPC分类号C02F3/32; C02F3/3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对河道内的污水进行净化,该河道的左部具有堤岸,该堤岸内设有污水管,城市污水从该污水管内从左向右的排至该河道内,所述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初级处理单元、强制处理单元、补救单元。该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系统综合采用了多种污水处理的方式,且多种方式有机配合,能够达到较好的综合处理效果。同时,多种处理方式并非同时运行,而是根据情况间歇性或集中性的启动,从而针对性较强,较为节能,以避免了较大的损耗。

  


  权利要求书

  1.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对河道(100)内的污水进行净化,该河道(100)的左部具有堤岸(200),该堤岸(200)内设有污水管(300),城市污水从该污水管(300)内从左向右的排至该河道(100)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初级处理单元、强制处理单元、补救单元;

  其中:

  该初级处理单元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流水坡道(410)、第一暂存渠(420)、连通渠(430)、第二暂存渠(440);该流水坡道(410)左高右低,且该流水坡道(410)从上至下依次铺设素土层(411)、黄泥和碎石混合而成的混合层(412)、混凝土层(413),该混凝土层(413)上一体成型有若干向上延伸从而上端凸出于该素土层(411)的上方的水泥倒棱(4131),水泥倒棱(4131)呈上边在左、下边在右的倾斜状,且每个水泥倒棱(4131)的根部的左方设有尽量靠近该水泥倒棱(4131)的曝气装置(4132),该素土层(411)内种植有第一水生植物(4111);该第一暂存渠(420)内设有喷水管(421),喷水管(421)的进水口位于该第一暂存渠(420)的底部、喷水口朝上且喷出的水喷至该流水坡道(410)的左部,同时,喷水管(421)的进水口通过纱网予以包裹;该连通渠(430)连通该第一暂存渠(420)和该第二暂存渠(440),且该连通渠(430)内设有卡槽(431),卡槽(431)内卡设有能够取出的框体(432),框体(432)内设有生物膜(433);该第二暂存渠(440)内设有若干投菌喷头(441),投菌喷头(441)连接有菌箱,菌箱内具有光合细菌和/或硝化细菌,同时,投菌喷头(441)配有开关,开关受控于位于该第一暂存渠(420)内的第一检测部件;

  该强制处理单元包括若干上部开口的存水坑(510),存水坑(510)内设有回水管(511),回水管(511)的出水口连接至一城市污水 深度处理单元(512),该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单元(512)处理后水质达到再生水一级标准的A标准,同时,该回水管(511)上设有抽水泵(5111),抽水泵(5111)受控于位于该第二暂存渠(440)内的第二检测部件;

  该补救单元包括若干补水泵(610),补水泵(610)位于深水井内,且补水泵(610)的出水口位于该河道(100)内;

  以及:

  该河道(100)的底部具有200—300mm的淤泥层(110),该淤泥层(110)内混杂有火山岩碎块(111),且淤泥层(110)内种植有第二水生植物(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4132)包括曝气管,曝气管为双层结构从而具有内管(41321)和外管(41322),内管(41321)和外管(41322)均连接有气源,内管(41321)内气体的压力大于外管(41322)内气体的压力,内管(41321)上部设有内孔(413211)、外管(41322)的下部设有外孔(413221),外孔(413221)的孔径小于内孔(413211)的孔径。

  说明书

  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污水日益增多。不少城市的生活污水均排放至城市中的河流中,从而对河流造成了污染。但是,常见的对河道中的污水进行处理的方式,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且浪费了较多的能源和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它具有处理效果较好,且较为节能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对河道内的污水进行净化,该河道的左部具有堤岸,该堤岸内设有污水管,城市污水从该污水管内从左向右的排至该河道内,

  所述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初级处理单元、强制处理单元、补救单元;

  其中:

  该初级处理单元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流水坡道、第一暂存渠、连通渠、第二暂存渠;该流水坡道左高右低,且该流水坡道从上至下依次铺设素土层、黄泥和碎石混合而成的混合层、混凝土层,该混凝土层上一体成型有若干向上延伸从而上端凸出于该素土层的上方的水泥倒棱,水泥倒棱呈上边在左、下边在右的倾斜状,且每个水泥倒棱的根部的左方设有尽量靠近该水泥倒棱的曝气装置,该素土层内种植有第一水生植物;该第一暂存渠内设有喷水管,喷水管的进水口位于该第一暂存渠的底部、喷水口朝上且喷出的水喷至该流水坡道的左部,同时,喷水管的进水口通过纱网予以包裹;该连通渠连通该第一暂存渠和该第二暂存渠,且该连通渠内设有卡槽,卡槽内卡设有能够取出的框体,框体内设有生物膜;该第二暂存渠内设有若干投菌喷头,投菌喷头连接有菌箱,菌箱内具有光合细菌和/或硝化细菌,同时,投菌喷头配有开关,开关受控于位于该第一暂存渠内的第一检测部件;

  该强制处理单元包括若干上部开口的存水坑,存水坑内设有回水管,回水管的出水口连接至一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单元,该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单元处理后水质达到再生水一级标准的A标准,同时,该回水管上设有抽水泵,抽水泵受控于位于该第二暂存渠内的第二检测部件;

  该补救单元包括若干补水泵,补水泵位于深水井内,且补水泵的出水口位于该河道内;

  以及:

  该河道的底部具有200—300mm的淤泥层,该淤泥层内混杂有火山岩碎块,且淤泥层内种植有第二水生植物。

  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曝气管为双层结构从而具有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均连接有气源,内管内气体的压力大于外管内气体的压力,内管上部设有内孔、外管的下部设有外孔,外孔的孔径小于内孔的孔径。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处理效果较好,且较为节能。本发明的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系统综合采用了多种污水处理的方式,且多种方式有机配合,能够达到较好的综合处理效果。同时,多种处理方式并非同时运行,而是根据情况间歇性或集中性的启动,从而针对性较强,较为节能,以避免了较大的损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