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之再利用處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27 9:12:13

 

   申请日2003.11.12

  公开(公告)日2011.01.11

  IPC分类号C05F7/00

  摘要

 

  權利要求書

  一種污泥之再利用處理方法,其為含有:使污泥藉由通過污泥分解促進層而與含有屬於鏈黴菌屬(Streptomyces)之放線菌(Actinomyces)之微生物群作為有效成分之污泥分解劑接觸,進行該污泥之分解,將已分解後之污泥分離成固體成分及液體成分,由前述液體成分產生再利用水的步驟之污泥之再利用處理方法,其特徵為該污泥分解促進層係具有磚、天然石、木炭及沸石的各基材之推積(packing)或多層構造,其表面上附著該污泥分解劑,於好氣性氣體環境與嫌氣性氣體環境之間歇性環境中進行分解。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污泥之再利用處理方法,其中該污泥分解劑係含有使沸石與含有屬於鏈黴菌屬之放線菌之微生物群接觸而得到之沸石-微生物群複合物作為有效成分。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污泥之再利用處理方法,其中該沸石-微生物群複合物再含有1種或1種以上選自耐熱放線菌(Thermoactinomyces)、奴卡菌(Nocardia)、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叢毛單胞菌(Comamonas)、鞘氨醇單胞菌(Sphingomonas)、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亞硝化單胞菌(Nitrosomonas)、硝化桿菌(Nitrobacter)、硫化桿菌(Thiobacter)、固氮菌(Azotobacter)之微生物。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污泥之再利用處理方法,其中該沸石為絲光沸石系沸石。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第4項中任一項之污泥之再利用處理方法,其中該天然石為白色花崗石,木炭為備長炭。

  一種製造具有優異的肥料效果、脫臭效果的再利用水之方法,其特徵係採集由藉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第4項中任一項之污泥之再利用處理方法處理的污泥所產生的液狀成分。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第4項中之任一項之污泥之再利用處理方法,其中該污泥分解劑更含有光合成細菌。

  一種污泥之再利用處理裝置,其為含有:至少具有底部之污泥處理槽、運送污泥至該槽內之手段、自該槽內排出經由污泥分解所產生的水之手段、配置於該槽內部之污泥分解促進層、配置於該槽內的底部之曝氣手段、運送空氣至該曝氣手段之鼓風器的污染之再利用處理裝置,其特徵為該污泥分解促進層係具有由磚、天然石、木炭及沸石所成的基材的堆積或多層構造,該各基材上配置含有沸石與屬於鏈黴菌屬之放線菌之污泥分解劑。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污泥之再利用處理裝置,其中該污泥分解劑係使沸石與含有屬於鏈黴菌屬之放線菌之微生物群接觸而得到的沸石-微生物群複合物。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污泥之再利用處理裝置,其中於污泥分解操作中,該槽內再含有可交互設定好氣性氣體環境的期間與嫌氣性氣體環境的期間之手段。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污泥之再利用處理裝置,其中該沸石為絲光沸石系沸石。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污泥之再利用處理裝置,其中該天然石為白花崗石,木炭為備長炭。

  說明書

  污泥之再利用處理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排出大量污泥之有效再利用處理方法及再利用處理裝置。

  公共下水處理場、屎尿處理場、農業匯集排水處理設施等,污水係以活性污泥處理法等之生物的處理法處理,但由此處理系統產生大量污泥則有處理困難的問題。又,污泥以往係由沈澱槽等排出所沈澱之污泥,以脫水裝置進行脫水,焚燒,或以掩埋處理。但是,如此之處理,需要大量的勞力及時間,運輸或焚燒等之成本高,不僅如此,考慮環境問題時,陸續排出之大量化污泥之廢棄場所自然而然的受到限制,最近的將來,各地方自治體亦恐有難於確保污泥之廢棄場所。

  又,向來所報告之污泥之減量方法,不適用於大量處理,實際上幾乎所有的污泥以掩埋的方式處理而尚未達到不必要掩埋場所的程度。又,殘存之污泥之再利用方法尚在摸索,尚未發見有用之手段。

  又,日本特開2000-342670號公報(專利文獻1),記載污泥及有機物之有效處理方法,顯示高污泥減量率。但是,有關殘存之污泥之處理至今尚無發現解決方法。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0-342670號公報

  有關日本長野縣木島平淨化中心之下水處理設施,為利用同處理設施內之槽,進行如以下般所述之由儲存污泥生成再利用水。

  於槽內底部設置污泥分解劑(ALL DASH MALT)後再導入約10m3之污泥,由鼓風器以0.12kg/cm3之比例導入空氣,每隔週重複曝氣,於15℃以上進行4週。污泥分解前之污泥濃度為3700mg/L,污泥分解後為120mg/L,污泥約略完全被分解。由分解污泥所得之再利用水中之微生物群以放線菌專用之SUBRO洋菜培養基(日本榮研股份有限公司製)及一般細菌培養基之SCD洋菜培養基(日本榮研股份有限公司製),各自使用鎳線圈(內徑1 mm)塗敷0.1ml,於35~37℃培養24小時,測定微生物群之菌數。其結果,放線菌為5.0×104/ml,一般細菌數為4.0×106/ml。更進一步,於已分解之污泥上導入約10m3之污泥,以同樣的條件進行污泥分解。將此操作再重複2次,藉由合計4次之污泥分解,得到約40m3之再利用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