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3.28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IPC分类号C02F3/32; C02F9/14; C02F101/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局部清淤的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铺设于地表面的防渗层和设于湿地区两端的基座,所述湿地区包括置于防渗层上方的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基质层、第二基质层、第三基质层和第四基质层,且所述第一基质层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挡板,所述湿地区的四周设有带开口的围板;所述基座之间通过若干个滑轨连接,所述滑轨的下方均设有若干个伸缩杆,且所述伸缩杆可在滑轨上滑动,所述伸缩杆的下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基座上设有控制器。该系统由围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湿地分为几个部分,设置为可改变流向且方便清淤的模式,改善人工湿地基质堵塞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局部清淤的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于地表面的防渗层和设于湿地区两端的基座,所述湿地区包括置于防渗层上方的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基质层、第二基质层、第三基质层和第四基质层,且所述第一基质层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挡板,所述湿地区的四周设有带开口的围板;所述基座之间通过若干个滑轨连接,所述滑轨的下方均设有若干个伸缩杆,且所述伸缩杆可在滑轨上滑动,所述伸缩杆的下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基座上设有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局部清淤的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质层为带植被的土壤层;所述第二基质层为沸石层;第三基质层为石灰石层;第四基质层为石灰石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局部清淤的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基质层的沸石层厚度为12~18cm,第二基质层的沸石粒径的2.0~3.0mm;第三基质层的石灰石层厚度为28~35cm,第三基质层的石灰石粒径为4~8mm;第四基质层的石灰石厚度为15~25cm,第四基质层的石灰石粒径为8~1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局部清淤的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的开口处设有格栅,且开口的数量为5个,其中位于湿地区左侧的围板的开口数量为3个,位于湿地区右侧的围板的开口数量为2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局部清淤的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长度580~630cm,厚度8~1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局部清淤的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长度80~120cm,厚度8~12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局部清淤的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的数量为3个,将湿地区均分为四个部分,所述湿地区的长度和宽度比为7:5.6~6,且每一各部分的长度和宽度比为7:1.2~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局部清淤的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数量为4个,其左侧布设两个滑轨,右侧布设两个,所述第二挡板包括横板和竖板,且所述横板可与所述开口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局部清淤的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的下端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与所述第二挡板活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可局部清淤的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上端的两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机械手的下端设有与凹槽匹配的凸起。
说明书
一种可局部清淤的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控制工程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局部清淤的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存、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人工湿地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植物死亡和基质堵塞等问题。植物死亡后影响湿地景观;过度的堵塞会导致湿地水力传导系数降低,降低湿地的运行效率,运行寿命缩短以及出水水质不达标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鉴以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局部清淤的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解决湿地区易堵塞影响基质净化水质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局部清淤的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铺设于地表面的防渗层和设于湿地区两端的基座,所述湿地区包括置于防渗层上方的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基质层、第二基质层、第三基质层和第四基质层,且所述第一基质层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挡板,所述湿地区的四周设有带开口的围板;所述基座之间通过若干个滑轨连接,所述滑轨的下方均设有若干个伸缩杆,且所述伸缩杆可在滑轨上滑动,所述伸缩杆的下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基座上设有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质层为带植被的土壤层;所述第二基质层为沸石层;第三基质层为石灰石层;第四基质层为石灰石层。
进一步地,第二基质层的沸石层厚度为12~18cm,第二基质层的沸石粒径的2.0~3.0mm;第三基质层的石灰石层厚度为28~35cm,第三基质层的石灰石粒径为4~8mm;第四基质层的石灰石厚度为15~25cm,第四基质层的石灰石粒径为8~16mm。
进一步地,所述围板的开口处设有格栅,且开口的数量为5个,其中位于湿地区左侧的围板的开口数量为3个,位于湿地区右侧的围板的开口数量为2个。
进一步地,所述围板长度580~630cm,厚度8~15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长度80~120cm,厚度8~12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的数量为3个,将湿地区均分为四个部分,所述湿地区的长度和宽度比为7:5.6~6,且每一各部分的长度和宽度比为7:1.2~1.6。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的数量为4个,其左侧布设两个滑轨,右侧布设两个,所述第二挡板包括横板和竖板,且所述横板可与所述开口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的下端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与所述第二挡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板上端的两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机械手的下端设有与凹槽匹配的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人工湿地区上设有固定的围板、固定的第一挡板和移动的第二挡板,设置为可改变流向且方便清淤的模式,水流呈S型流动,使得在湿地区堵塞时可以在不影响湿地区其它部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下进行部分清淤,节省成本,改善湿地区基质堵塞的问题,使得出水水质达标。
2、和传统的人工湿地相比,本发明的清淤技术操作简单,更换清淤过程较快且不会对湿地区运行造成影响等优点,湿地区部分清淤后,可实现有效快速恢复人工湿地功能的效果,对后期的维护和管理等提供便利。
3、选用一定厚度和粒径的沸石和石灰石协同作为基质填料,选取沸石、石灰石具有多孔道和较大孔穴的优点,能提高水中污染物质离子交换的性能,能有效控制水中污染物的分子大小,且沸石除了能够吸附污水中污染物质外,还能够吸收废水产生的臭气,调节水体pH,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TN及TP,具有针对性,从多方面控制污染物造成的影响。
4、开口处设有格栅起到固定作用,方便第二挡板的抽取与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