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废水比电磁阀

发布时间:2018-12-26 12:47:37

  申请日2018.02.06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IPC分类号F16K31/06; F16K7/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废水比电磁阀,括有阀体和电磁驱动机构,阀体包括有内腔,内腔中设置有封水口以及与封水口配合密封的隔膜组件,隔膜组件由电磁驱动机构驱动运动,隔膜组件将内腔分隔为进水室、出水室以及背压室,阀体上设置有分别与进水室和出水室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上相对于进水室的管壁上设置有节流细孔,所述隔膜组件上设置有随隔膜组件运动的捅针,捅针的一端与隔膜组件相对固定,捅针的另一端活动穿设在节流细孔中,节流细孔内壁与捅针之间留有供水流通过的间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防止节流细孔堵塞,使用效果更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堵废水比电磁阀,包括有阀体和电磁驱动机构,阀体包括有内腔,内腔中设置有封水口以及与封水口配合密封的隔膜组件,隔膜组件由电磁驱动机构驱动运动,隔膜组件将内腔分隔为进水室、出水室以及背压室,阀体上设置有分别与进水室和出水室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上相对于进水室的管壁上设置有节流细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组件上设置有随隔膜组件运动的捅针,捅针的一端与隔膜组件相对固定,捅针的另一端活动穿设在节流细孔中,节流细孔内壁与捅针之间留有供水流通过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防堵废水比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压室中设置有能够在电磁阀关闭时将隔膜组件压紧于封水口处的压紧弹簧,该压紧弹簧抵于背压室内壁和隔膜组件之间,所述捅针由压紧弹簧朝向隔膜组件的一端弯折形成,隔膜组件上开设有供捅针穿至进水室中的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防堵废水比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组件上设置有联通进水室和背压室的升压孔,所述插孔由升压孔构成,插孔和捅针之间留有供水流通过的间隙。

  说明书

  防堵废水比电磁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堵废水比电磁阀。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废水比电磁阀,正如申请号为200920124238.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废水比电磁阀,其包括有阀体,所述的阀体上设置有密封圈以及挡水盘将阀体分成进水室、背压室、出水室,所述的阀体上设置有分别与进水室和出水室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上相对于进水室的管壁上设置有节流细孔。当电磁阀关闭时,水流从进水管进入,并通过设置于出水管上的节流细孔节流排出;当电磁阀打开时,水流从进水管进入,经过出水室再通过出水管流出。

  现有技术的废水比电磁阀长期使用后其节流细孔容易出现异物堵塞,使用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堵废水比电磁阀,结构简单,能够防止节流细孔堵塞,使用效果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堵废水比电磁阀,包括有阀体和电磁驱动机构,阀体包括有内腔,内腔中设置有封水口以及与封水口配合密封的隔膜组件,隔膜组件由电磁驱动机构驱动运动,隔膜组件将内腔分隔为进水室、出水室以及背压室,阀体上设置有分别与进水室和出水室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上相对于进水室的管壁上设置有节流细孔,所述隔膜组件上设置有随隔膜组件运动的捅针,捅针的一端与隔膜组件相对固定,捅针的另一端活动穿设在节流细孔中,节流细孔内壁与捅针之间留有供水流通过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捅针的一端与隔膜组件相对固定,捅针的另一端活动穿设在节流细孔中,隔膜组件每次随废水比电磁阀的启闭而运动时,能够带动设置于隔膜组件上的捅针运动。运动的捅针会将节流细孔中的堵塞物清除,防止节流细孔堵塞。由于节流细孔内壁与捅针之间留有供水流通过的间隙,使水流能够从节流细孔内壁与捅针之间的间隙流过,不妨碍节流细孔的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能够自动清理节流细孔中的堵塞物,从而能够有效保持节流细孔的畅通,使用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背压室中设置有能够在电磁阀关闭时将隔膜组件压紧于封水口处的压紧弹簧,该压紧弹簧抵于背压室内壁和隔膜组件之间,所述捅针由压紧弹簧朝向隔膜组件的一端弯折形成,隔膜组件上开设有供捅针穿至进水室中的插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压紧弹簧的设置使废水比电磁阀关闭时其隔膜组件能够紧密地压紧在封水口处,提高密封能力;由于所述的捅针由压紧弹簧的一端弯折形成,且捅针通过插孔穿设在进水室中,压紧弹簧和捅针一体成型,便于捅针的加工和装配。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膜组件上设置有联通进水室和背压室的升压孔,所述插孔由升压孔构成,插孔和捅针之间留有供水流通过的间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为了使进水室的水流能够流入到背压室中,隔膜组件上一般设置有联通进水室和背压室的升压孔。由于所述插孔由升压孔构成,隔膜组件上不需要另外设置插孔,保证了隔膜组件密封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