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2.07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IPC分类号C12N1/20; C12N1/18; C12N1/14; C02F3/34; C05F17/00; C05G3/00; C12R1/125; C12R1/10; C12R1/865; C12R1/085; C12R1/885; C12R1/645; C12R1/01; C02F101/20; C02F101/30; C02F103/06; C02F103/20; C02F103/34
摘要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处理废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盐重金属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及抗菌除臭的高效JM菌技术。本发明所用JM菌,亦即微生物复合菌剂,包括有Haitobacter sufflavus Tih‑w37、抗辐射不动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木酶菌、苍白杆菌、白地霉、蜡样芽孢杆菌。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菌剂结构稳定,功能广泛,无副作用,是一类高效产酶、易增殖的生态型微生物群,其适用性、针对性比EM菌更高效、更便捷、更快速、更经济,不具毒、不具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包括微生物复合菌剂,包括Haitobacter sufflavus Tih-w37、抗辐射不动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木酶菌、苍白杆菌、白地霉、蜡样芽孢杆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Haitobacter sufflavus Tih-w37、抗辐射不动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木酶菌、苍白杆菌、白地霉、蜡样芽孢杆菌的菌数比例为:(5.4~5.6):(1.9~2.1):(0.4~0.6):(0.3~0.5):(0.4~0.6):(0.2~0.4):(0.2~0.4):(0.1~0.3):(0.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包括Haitobacter sufflavus Tih-w37、抗辐射不动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木酶菌、苍白杆菌、白地霉、蜡样芽孢杆菌和总状毛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Haitobacter sufflavus Tih-w37、抗辐射不动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木酶菌、苍白杆菌、白地霉、蜡样芽孢杆菌和总状毛霉的菌数比例为(5.4~5.6):(1.9~2.1):(0.4~0.6):(0.3~0.5):(0.4~0.6):(0.2~0.4):(0.2~0.4):(0.1~0.3):(0.1~0.3):(0.0~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总有效菌浓度不少于2x108cfu/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还包括活性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剂选自FeCl2或KNO3。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分别各菌的斜面菌种接入各自合适的液体培养基中,在各自合适的培养条件下液体发酵培养,直至各菌在液体发酵液中的菌浓度不少于108cfu/ml;取各菌的液体发酵液按比例混合制得复合微生物菌剂。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在处理有机废水中的用途。
10.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制备液态生态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在发酵装置中,加入有机废水,并加入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菌剂,进行发酵,即可获得含大量有效菌群的液态微生物有机肥;
(2)以步骤(1)中所得液体微生物有机肥作为新的发酵源,添加一定质量的有机废水,发酵一段时间后,取出一定质量发酵好的微生物有机肥作为液态生态有机肥;同时将未取出的发酵好的微生物有机肥作为新的发酵源,再添加一定质量的有机废水,继续发酵,如此循环往复,可以连续不断地实现机械化制备液态生态有机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废水选自垃圾渗沥液、禽畜粪便污水、工业废水或餐余食品蔬菜加工废水。
12.一种液态生态有机肥,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制备获得。
说明书
一种高盐重金属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及抗菌除臭的高效JM菌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处理废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盐重金属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 及抗菌除臭的高效JM菌技术。
背景技术
高盐重金属深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一直是这个行业的难点。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 水质特点:一是有机物浓度高,COD一般在2000mg/L以上,有的甚至高达几万乃至几十万mg/L,相对而言,BOD较低,很多废水BOD与COD的比值小于0.3;二是成分复杂, 含有毒性物质废水中有机物以芳香族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居多,还多含有硫化物、氮化物、 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三是色度高,有异味,有些废水散发出刺鼻恶臭,给周围环境造成 不良影响;四是具有强酸强碱性;五是盐含量高,一般大于1%,并含重金属,危害大难处 理。
工业产生的超高浓度有机废水中,酸、碱类众多,往往具有强酸或强碱性。一是需氧 性危害:由于生物降解作用,高浓度有机废水会使受纳水体缺氧甚至厌氧,多数水生物将 死亡,从而产生恶臭,恶化水质和环境。二是感观性污染:高浓度有机废水不但使水体失去使用价值,更严重影响水体附近人民的正常生活。三是致毒性危害:超高浓度有机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机物,会在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中不断累积、储存,最后进入人体, 危害人体健康。
垃圾渗滤液水质复杂,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渗滤液中还含有难以生 物降解的萘、菲等非氯化芳香族化合物、氯化芳香族化物,磷酸醋,酚类化合物和苯胺类 化合物等。垃圾渗滤液中CODcr、BOD5浓度最高值可达数千至几万,和城市污水相比, 浓度高得多,所以渗滤液不经过严格的处理、处置是不可以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管道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粗略分为三类:物化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以及生物处理技术。目前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对上述的几种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它们也各有优缺点。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分解废水中的有机化合物,自然界中存在着种 类繁多、数量巨大、依赖各种有机物生存和繁殖的微生物,它们具有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 力而且具有分布范围广、繁殖力强、容易发生变异等特性,因而,应用微生物对污水进行 处理已经成为环境工程的重要研究方向,是废水净化的主要工艺,主要用于处理农药、印 染、制药等行业的有机废水。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分解、转化水体中的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其它各种超标组分的生物技术,降解作用的场所主要是含微生物的活性 污泥、生物膜及其相应的反应器,由此诞生了各类生物处理方法和技术。微生物法不仅经济、 安全,而且处理的污染物阈值低、残留少、无二次污染,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根据微生物呼吸过程的好氧或厌氧需求,主要分为好氧处理或厌氧处理,我们常见的 微生物处理污水又可使用氧化塘法、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这些方法在公开文献中已有 报道,其中氧化塘法是污水或废水经物理处理或化学处理后通入水塘中经自然生物净化的 过程,例如先对污水进行曝气再通到种有浮萍或芦苇的水塘净化,这种方法所需时间长, 占用场地大。目前微生物处理法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大类。
一类是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有好氧活性污泥法和好氧生物膜法。其中好氧活性污 泥法在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它是自然界水体自净的人工模拟,是 对水自净作用的强化,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凝体(Floc)处理有机污水。活性污泥为 300-1000um的不定形细菌的凝集体,无数微小动物则符着在其中,在曝气的作用下,混合 液得到足够的溶解氧并使活性污泥和废水充分接触,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污染物为活性污 泥所吸附并为存活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群体所分解,使废水得到净化。当前,活性污泥法 已成为各类有机污水的主体处理技术。但活性污泥法适用于浓度比较低、毒害程度比较低 的普通污水处理,实际上其首先进行的是吸附,然后慢慢地才被微生物降解,因而带来的 问题是容易饱和,对高盐深浓度难降解毒害废水不适用。
好氧生物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种污水好氧生物处理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使 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育,并在其上形 成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Biofilm)。
但是,好氧生物膜处理本质和污泥法相近,均是将微生物菌群富集于一定区域中,在 时间、空间的生态平衡方面难免会有因密度过高而影响效益的问题。而且生物膜法技术复 杂,目前大规模推广应用比较少。
另一类是厌氧生物处理法。传统的好氧曝气处理方法,当进水BOD5浓度大于1000mg/ L时,常因为浓度过高而导致水中缺氧,最终将影响好氧过程的进行。另外,从能源的角度 看,处理1kgCOD耗电113~118kwh,而从回收能量方面看,好氧处理毫无能量回收,所以 用一般的好氧法进行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存在一些缺陷,不过也有用序批式(SBR)曝气 法处理啤酒废水获得成功的报道。与好氧处理相比,厌氧法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通常 具有以下优点:(1)剩余污泥产生量少;(2)产生的生物污泥易于脱水;(3)需营养少;(4) 不需曝气所需的能量;(5)甲烷作为产物,是一种有用的终产物;(6)能在较高的负荷下 运行;(7)活性厌氧污泥能保存几个月。但是,厌氧处理时间久、规模应用有局限性、产气不稳定、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用微生物处理污水也渐趋针对性,人们力图找出污水中对应微生物与污水中 化学成份的关系,据有的文献报道,先找出一种或几种对某些污水有消除或降解作用的微 生物或混合微生物,将其驯化,使之适应后,扩大培养,然后投入使用,可产生较好的效果,如用氢单胞菌、无色杆菌可分解联苯类化合物;应用肠杆菌、克氏杆菌和假单细胞菌 等细菌降解含三硝基甲苯类废水;应用假单胞菌降解有机农药废水中的甲胺磷。
近年来中国专利也公开报道了一些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如中国专利96112369公 开了造纸黑液处理的新方法,它是在造纸黑液中加入产酸菌,进行微生物酸化处理,再加 入酸性载体,得到木质素。中国专利99121340也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处理污水污泥的方法, 采用森林中腐烂植物中的菌种,经扩大培养后用污泥污水驯化,再将驯化菌种加到污水或 埋到污泥中,循环水体或曝气,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从上述公开的技术资料和专利中看 到,污水处理技术各种各样,但人们也试图找到一些处理过程简单、场地小、设备简单, 效果显著的污水处理方法,来达到对环境保护的更高要求。
好氧生物法除关注微生物集合体比较大的污泥法、生物膜法以及高效微生物作用与菌 群相互协作外,也有许多人注意处理工艺的研究,开发出了一些高效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可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如DSP深井曝气、SBR反应器等。在特定条件下,如场地面 积小,可以考虑应用深井曝气法等方法。
深井曝气法(DSP):常见的深井曝气法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DSP是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皇家化学工业公司在进行利用好氧细菌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时派生出来的一种工艺。它改变了传统生化法处理污水时氧的转移率,增大氧气与液膜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氧的饱和浓度及其利用率,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DSP法利 用深井中的静水压力把氧的转移率从传统曝气法的5%~15%提高到60%~90%。动力效 率很高,处理效果极好。此外,还具有产泥量少,不受气温影响,不产生污泥膨胀,占地面 积小、效能高、能耗低、耐冲击负荷性能好、操作简单、易于管理、投资少等优点。因此, 它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学合成工业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治理,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洗涤剂、染料、溶剂、涂料、农药、食品添加剂、药品等工业。
SBR反应器即序批式活性污泥生物反应器,是早期充排式反应器(Fill-Draw)的一种 改进,比连续流活性污泥法出现得更早,但由于当时运行管理条件限制而被连续流系统取 代。随着自动控制水平的提高,SBR法又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对它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改 进,自1995年我国第一座SBR处理设施在上海吴淞肉联厂投产运行以来,SBR工艺在国内外已用于屠宰、含酚、啤酒、化工试剂、鱼品加工、制药等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 如图2所示,SBR工艺的曝气池,在流态上属完全混合,在有机物降解上,却是时间上的 推流,有机物是随时间的推移儿被降解的。其流程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闲置等5 个基本过程组成,从污水流入到闲置结束构成一个周期,在每个周期里上述过程都是在一个 设有曝气或搅拌的反应器内依次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盐重金属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及 抗菌除臭的高效JM菌技术以及通过对复合微生物菌群的培养使其具有针对性的处理高盐 重金属深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并可资源化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包括Haitobacter sufflavusTih-w37、抗 辐射不动杆菌(Acinetobactyer radioresisten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地衣芽 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木酶菌(Trichoderma sp)、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sp)、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ss)。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包括Haitobacter sufflavus Tih-w37、抗辐射不动杆菌 (Acinetobactyer radioresisten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木酶菌(Trichoderma sp)、苍白杆菌 (Ochrobactrum sp)、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ss)和总 状毛霉(Mucor racemosus racemosus)。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Haitobacter sufflavus Tih-w37已于2004年9月10日保藏在中国典 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为CCTCC),保藏编号:CCTCC NO:M204056,保藏地点: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武汉大学校内。
较佳的,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Haitobacter sufflavus Tih-w37、抗辐射不动杆菌 (Acinetobactyer radioresisten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木酶菌(Trichoderma sp)、苍白杆菌 (Ochrobactrum sp)、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ss)的菌 数比例为:(5.4~5.6):(1.9~2.1):(0.4~0.6):(0.3~0.5):(0.4~0.6):(0.2~ 0.4):(0.2~0.4):(0.1~0.3):(0.1~0.3)。
较佳的,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Haitobacter sufflavus Tih-w37、抗辐射不动杆菌 (Acinetobactyer radioresisten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木酶菌(Trichoderma sp)、苍白杆菌 (Ochrobactrum sp)、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ss)、总 状毛霉(Mucor racemosus racemosus)的菌数比例为:(5.4~5.6):(1.9~2.1):(0.4~ 0.6):(0.3~0.5):(0.4~0.6):(0.2~0.4):(0.2~0.4):(0.1~0.3):(0.1~ 0.3):(0.0~0.2)。
更优的,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Haitobacter sufflavus Tih-w37、抗辐射不动杆菌 (Acinetobactyer radioresisten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木酶菌(Trichoderma sp)、苍白杆菌 (Ochrobactrum sp)、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ss)、总 状毛霉(Mucor racemosus racemosus)的菌数比例为:5.5:2:0.5:0.4:0.5:0.3:0.3:0.2: 0.2:0.1。
较佳的,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总有效菌浓度不少于2x108cfu/ml。一般为2x108~4 x108cfu/ml。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还包括活性剂。
优选地,所述活性剂选自FeCl2或KNO3。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分 别将Haitobacter sufflavus Tih-w37、抗辐射不动杆菌(Acinetobactyerradioresistens)、枯草 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木酶菌(Trichoderma sp)、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sp)、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ss)、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 racemosus)的斜 面菌种接入各自合适的液体培养基中,在各自合适的培养条件下液体发酵培养,直至各菌 在液体发酵液中的菌浓度不少于108cfu/ml,一般为2x108~4x108cfu/ml;取各菌的液体发 酵液按比例混合制得复合微生物菌剂。
当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还包括活性剂时,可包括步骤:取各菌的液体发酵液按比例 混合后,加入活性剂,即得复合微生物菌剂。
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可配制完成后立即使用,也可4℃保存以待日后使用。
Haitobacter sufflavus Tih-w37、抗辐射不动杆菌(Acinetobactyerradioresistens)、枯草 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木酶菌(Trichoderma sp)、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sp)、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ss)、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 racemosus)均可 利用现有技术进行液体发酵培养。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在处理废水中的用途。
进一步地,所述废水为有机废水。
再进一步地,所述废水为高盐重金属深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
优选地,所述有机废水选自垃圾渗沥液、禽畜粪便污水、工业废水或餐余食品蔬菜加 工废水。
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菌剂能够起到抗菌除臭的作用。
经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菌剂无害化处理后的有机废水可用作生态有机肥。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制备液态生态有机肥的工艺方法,包括下列 步骤:
(1)在发酵装置中,加入有机废水,并加入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菌剂,进行发酵,即可获得含大量有效菌群的液态微生物有机肥;
(2)以步骤(1)中所得液体微生物有机肥作为新的发酵源,添加一定质量的有机废水,发酵一段时间后,取出一定质量发酵好的微生物有机肥作为液态生态有机肥;同时将未取出的发酵好的微生物有机肥作为新的发酵源,再添加一定质量的有机废水,继续发酵,如此循环往复,可以连续不断地实现机械化制备液态生态有机肥。
较佳的,步骤(1)中,所述有机废水选自垃圾渗沥液、禽畜粪便污水、工业废水或餐余食品蔬菜加工废水。
较佳的,步骤(1)中,发酵前,先对有机废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较佳的,步骤(1)中,发酵过程中,溶解氧≥6mg/L。温度保持在28~32℃。pH保持在7.0~7.2。
较佳的,步骤(2),按照已投放有机废水质量的2-5‰的比例补加微生物复合菌剂。这 样循环往复,即可连续不断地获得液态生态有机肥。
其特点在于:将微生物复合菌剂添加到有机废水中,进行毒害物降解的无毒害化好氧 发酵,恶臭、氨氮、硫化氢去除,形成无毒害的发酵产物液态生态有机肥料。然后将有机 废液发酵菌群错时地添加到需要发酵的新废液中,充分地好氧发酵,形成液态生态有机肥 料。
这种工艺技术充分发挥腐熟部分高浓度菌剂的多数量对新鲜部分有机废液的少数量发 酵效用,称为一种腐熟性灌流加式发酵工艺,使菌群效率作用发挥极致,实现高效便捷快 速降解毒害物、除臭、去除重金属影响制备有机肥等可在利用资源。
为了使用及商业化方便,可以将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称之为JM菌,是居知园微生 物(jziy microorganism)的英文缩写。这种JM菌适用于深井曝气法(DSP)处理工艺的应用,也 适合于SBR反应工艺使用。
由此可见,在本发明中,可先将渗沥液或废液等有机废水放到调节池,进行初步沉淀, 如工业废水酸性较强,可适当加碱中和,如果废水碱性强,可适当用酸调节,然后将预调 节及初步沉淀的污水放到生化池中,在生化池中加入本发明的“JM菌”扩大菌液,然后进行 曝气处理,一般10小时后污水就会变浊、臭味消除,需要降解的有机物就会降解为细胞体、 各种酶CO2、H2O等,通过菌群产生氧化还原酶、带负电荷的细胞等,使重金属离子还原或结合固化呈现中性状态(一是还原为低价态或者0价或者和带负电荷的细胞吸附等等),成为不易于游离于水中的状态,而易于沉淀的、易于过滤掉的体积比较大、比重比较大的微粒,然后静置沉淀去除沉淀,也可以通过离心分离等方法进行固液分离,可以按固液浊度情况进行多步分离,最后再通过过滤膜(≦0.2μm)对水进行过滤,注意必须及时反冲膜面, 就可以得到可以排放的清水,可以回用。
在此过程中,如果是单从处理重金属废水或者无机毒害物废水(如亚硝酸盐),如果废 水中作为碳源的有机物不足,需要添加可溶性有机物,目的给“JM菌”提供碳源使其能够细 胞增殖生产还原酶、细菌细胞体,实现重金属的去除。
本发明人找到了如何用当地来源丰富,成本低,效果好的培养“JM菌”扩大菌种培养基 的方法,这种“JM菌”扩大菌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在有能储存液体的容器或者坑、池的培 养液中放入培养基,然后加入JM菌,按比例混合均匀,然后自然培养,如果需要快一点则 进行曝气,保持温度15-35℃,pH4-10,最佳温度30度,pH7,培养8-20小时,其中夏天8 小时,冬天20小时,菌液呈均匀的乳浊,有香味略带酸味,为成熟菌液,即得到“JM”扩大 液菌。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由前述方法制备获得的生态有机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菌剂结构稳定,功能广泛,无副作用,是一类高效产酶、易增殖的生态型微生物群,其适用性、针对性比EM菌更高效、更便捷、更快速、更经济, 不具毒、不具盐。
(2)使用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菌剂不仅效果好,成本不高,操作工艺简单,而且能够 处理高盐重金属深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及对其快速的抗菌除臭,并对一些可被利用的处理 后发酵液能够进行资源化处理。
(3)本发明在处理高盐重金属深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包括含有垃圾渗沥液、禽畜粪 便污水、工业废水、餐余食品蔬菜加工废、抗生素、重金属等难处理的废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找到了一些简单的方法,能迅速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发挥出它综合处理各种污水的能力。利用这些新型高效的微生物群消灭腐败菌、恶臭菌而使污染水净化。